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性化别太狭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9-22 09:1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纽约市政府和“9·11”遇难者家属最近发生了点争执,争执的原因也许有点小题大做的感觉。
    事情是这样的:纽约市有关方面准备在世贸中心遗址上建造一个“9·11”纪念馆,纪念馆里将建两个象征双塔楼的水池,围绕水池的石栏上将刻上2979名遇难者的姓名。纽约市政府的意思是,遇难者在哪幢楼内死亡就将其名字刻于相对应的水池石栏上。但遇难者家属认定,这样的做法过于“冷漠和随意”,认为应该在遇难者名字后面相应地刻上出生年月以及工作职位等信息,否则就是对死者的不敬。纽约市政府自然不愿兜进这样的责难,于是反过来指责遇难者家属“只注重自己的感受”。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要不要在遇难者名字后面刻上详细信息,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纽约市政府和遇难者家属就此发生争执,却多少有些嚼头。美国一直将自己标榜成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有些时候毫无疑问有吹嘘、拔高的成分,但的确也应该看到,美国社会有其人性化的一面。以此次争论来讲,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但争论本身已是彰显出美国社会对“人”的重视,讲到底历史是由一个个普通人创造的,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贡献与牺牲才是历史的精神所在。在纪念馆里刻上遇难者名字是对他们曾经付出的最好肯定,也让这段冷冰冰的历史有了跳动的脉搏,这不是所有国家或民族能够想得到的,值得尊敬。
    美国社会的这种人性关怀是有历史传统的。二次大战的时候,美国将军约翰·马汉在一次海战中击退日本军队,并成功救出两艘受伤的美国军舰,事后他被授予荣誉勋章。日本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时普遍觉得非常困惑,原因是美国在嘉奖马汉的公告中称,“马汉将军救出了两艘受伤战舰,他的英勇行为应当被牢记”。当时《读卖新闻》有篇文章中说道,“真奇怪,美国人嘉奖马汉不是因为他击败了我们,公告中甚至只字未提,而是因为他救出了受伤的战舰,这真是一个思维奇特的民族”。很小一件事,但足以说明问题。
    可惜的是,美国社会这种具有历史传统的人性关怀有时却过于狭隘了。他们的确重视个人的感受、尊重个人的付出、在乎个人的存亡,但,在上述所有的“人”前通常得加上一个限定性的名词“美国”。而当面对一个并非“美国”的人时,一切往往就变了。于是我们看到了发生在伊拉克令人发指的虐囚、发生在伊拉克、阿富汗、前南斯拉夫等地区狂轰滥炸的野蛮、发生在无论大小几乎所有国际事务中的霸道行为。

    布什总统最近在检讨和调整其伊拉克政策,其实估计他本人也应该已意识到增派部队、加派航母未必会对当地局势带来多大转变,大棒带来的只能是反抗,这已经是无数次被证明过的真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人性化匀出一点点,一切或许就不一样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7:0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