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科学需要提倡百家争鸣,让不同意见得以发表,通过争鸣最后明辨是非,得出科学真理。我在2000年写过一篇文章,论述发展科学需要提倡百家争鸣(邹承鲁:《发扬学术民主、开展百家争鸣》,《人民日报》,2000年7月21日)。百家争鸣是针对科学上的不同意见而言。但是,当前却有不少借科学之名推销假货的事情发生。例如,伪造数据发表论文,伪造学历、经历,自封博士、教授、所长,伪造事实,推销假货等等。这些活动与百家争鸣风马牛不相及,与创新也没有关系,而是必须彻底揭发,予以坚决打击的。
在科学上打假,是否会影响创新?这似乎是“提倡文化创新”作者的顾虑。我认为这一顾虑完全没有必要。真正的创新是打不垮、压不住的。至于像水变油、永动机那样的“创新”,需要的不是争鸣,而恰恰是揭露和打击。
我不能同意“科技期刊只不过是一些科学家用于宣传和保护自己科研成果的展览馆,任何与这些科学家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对手,都会受到拒绝和排斥”(见《科学时报》2001年11月29日文章《文化创新刻不容缓》)的这种荒诞的说法。科学真理是有客观标准的。我从事科学研究超过半个世纪,又曾经担任过国际上影响因子从2到14的多种刊物的编委前后共20年,想借此机会对青年朋友说几句话。全世界有上万种科学期刊,我不否认某些人的论文在某些刊物上有时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控制所有期刊,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是不可能被封杀的。仅在生命科学领域内,2001年我国就有2篇在国内完成的论文在Science上发表就是例证。至于在国外工作的华裔科学家在Nature 或Science发表论文更是多得不可胜数。我们如果自己有一篇论文被某一著名刊物拒绝接受,首先应该从自己论文的立意是否新颖,内容是否重要,数据是否可靠,论据是否充分等方面找原因,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水平。Nature 或Science以外的重要期刊还有很多很多,我国科学家在Nature 或Science以外的其他重要期刊发表的文章也有很多。真正有意义的工作,我深信一定可以在好的期刊上发表。固步自封,怨天尤人,对自己没有好处;假借编辑部对中国作者的歧视,戴上爱国主义的帽子,为自己的论文被拒绝找借口,只能是欺骗自己,欺骗领导,欺骗公众。
我深信,为了我国科学健康发展,既要创新,也必须打假,而打假尤为重要。只有在科学界清理出的一片干净土地上,才有原始性创新大展身手的舞台;否则,真假不辨,良莠不分,对于将决定我国科学前途的广大青年学子,让他们何去何从?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02年1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