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年版国际关系考研红宝书(论述题)前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7-11-5 23:4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   言

   我们生活在中国崛起的时代,中国崛起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无法回避的新现实。在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的过程中,除了物质力的坚强支撑外,更需要思想、观念等“软实力”要素提供精神力的护航。无论如何,在中国崛起的时代,青年人的思想、观念、眼光和见识都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精神力。因此,中国崛起的新现实迫切需要更多具有宽广世界眼光和敏锐洞察力的青年才俊致力于国际关系的学习和研究。惟有如此,我们快速成长的中国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而这才是滋润中国健康成长并最终长大成人、实现中国真正崛起的关键所在。
    对于选择把国政、国关和外交专业作为考研奋斗目标的各位朋友,我确信大都是有着很强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对于“中国往何处去?”这样的疑问绝不仅仅来自某些西方人,它更是许许多多喜欢国际关系、学习国际关系并把它作为自己学术追求的中国青年学子们时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作为“80后”的我们是绝不甘心平庸的一代,我们无法容忍自己思想浅薄、碌碌无为、一无是处,我们很多人有着不平常的使命感,把思考中国的未来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也更加充满了期待。
    选择报考国关专业,就是选择了一种对待自己和祖国的态度,而如果国关专业选择了你,它给予你的绝不仅仅是国关理论、历史和现实的知识,它带给你的是一种眼光和见识。不管我们以后做出怎样的职业选择,我相信国关专业的学习都会让我们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具有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敏锐思想、独特眼光的人!
    各位朋友拿在手中的这本书就是《国际关系考研实用手册(名词解释)》(红宝书)的姊妹篇——论述题卷。相信经常上国际关系论坛的朋友,早就听说了我们编写此书的消息。这本书自开始酝酿编写到现在初稿成型经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赶进度,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一拖再拖直到现在才定下初稿。其实,书稿进展缓慢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怀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情在编写这本书,因为我们不仅要对自己的文字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为国关专业考研努力拼搏的每一位朋友负责。这样的态度使我们一再放慢速度,对题目反复酝酿、推敲,对答题思路不断调整、更改,对答题内容不断增删、完善。我们觉得为了保证书稿的质量牺牲一点速度是值得的,但是,在此我们还是要对书稿的姗姗来迟向各位朋友深表歉意!
    这本书的编写来自国际关系论坛白鹤的建议和委托,由白鹤负责统筹,我和另两位国际关系学院06级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高奕和郭浩负责搜集材料并编写书稿,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书只有我们几个人负责编写,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几个人是在闭门造车;相反,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仍然通过各种渠道从北大、清华、人大、外院等兄弟院校国关专业的研究生那里获得了相关试题、课堂讲义、出题规律、答题思路以及相关的备考建议,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来源的广泛性以及本书的适用范围。
    作为《国际关系考研实用手册(名词解释)》的姊妹篇,论述题卷省却了各大高校国关考研攻略等相关介绍性内容,增加了北京大学和国际关系学院国关专业两位研究生的考研心得,希望这能对大家的考研复习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另外,我们想指出的是,这本书并非万能宝典,虽然它帮你系统总结了各高校国关专业国关史的历年考研真题以及各高校国关史的期末考试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放弃对参考书目的仔细阅读和认真归纳。我们认为,只有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你考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总结各位国关考研过来人的共同经验,我们的结论是:红宝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红宝书真的是万万不能的!
    最后,需要特别对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给我们提出中肯建议和提供大力帮助的各位老师说声感谢。他们是: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赵晓春老师、朱素梅老师、研究生处林宏宇老师以及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孙学峰老师。另外,也要对国际关系论坛、白鹤及兄弟院校的朋友们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支持表示真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的失误和错漏在所难免,真诚地希望各位朋友提出批评、指正和修改的建议,我们会在以后的日子里遵照大家的意见对书稿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你们的批评和建议将是我们不断努力并取得进步的强大动力!
                                                                                                                           时 波
                                                                                                                  2007年11月1日

[ 本帖最后由 dr.shi 于 2007-11-5 23:43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6 22:5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