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外交的新路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9-9 09:0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冯富珍的当选,拉开了中国外交新的一幕。这一幕,在我看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为中国外交谱写新的乐章,给中国外交的多元化战略增加一丝新的亮点。
  事实上,这次陈冯富珍的当选,也是经过了激烈的竞争得来的,虽然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人选更多的是个人的经验,个人的组织管理技术乃至个人的道德品德的考量,但背后也渗透了代表者国家实力乃至国家形象的考量。在这次竞选中,陈冯富珍的最大竞争对手尾身茂,这个来自日本的代表在第三轮投票结果中因获得最少的票数而退出,直接增加了陈冯富珍的胜算。尽管我们不能将中日之间所有的竞争都加上某种“实力”对比的袈裟,但是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或者隐藏在背后的国家实力证明了中国的能耐,这也是中国外交的成功。
  这次陈冯富珍的当选,在我看来, 意义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世界卫生总干事”的头衔而已,而是中国外交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寻找的一个新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由陈冯富珍启动,给中国外交带来了一定的经验,也给未来中国的优秀人才提供了一个出口,进而带动中国外交的发展,带动中国的形象建设。用一些学者的话说是,利用中国的实力加上香港的人才,促进中国外交的新发展,也促进香港在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新地位。以前香港的众多人才,更多的是投身政协等政治部门,而今,香港的人才借助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建构的平台而走出了国门,服务世界,这对香港来说,对中国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中国的外交战略,虽然更多的要为经济服务,但是也不能局限于为经济服务。外交本身也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外交是为国家的利益服务,国家利益并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利益。国家利益是更大的范畴,它还涉及到国家的形象建构问题,文化的完整性乃至独立性的问题,也涉及到政治制度的完整性独立性问题。因此,中国的外交需要打开新的视野,新的路子实现多元化的战略,实际上,无论是经济上的外交战略,还是文化上的外交战略,形象建构等软权力的外交战略也好,相互之间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并行不悖的。那么,在外交多元化战略的前提下,中国可以通过类似的策略将更多的中国代表推向世界组织的领导者或者决策者的位置上去,让中国成为一个更加负责任的大国,也让中国的形象建构实现增量,更主要的是让中国的软实力得到提升——在政治议题的确定权乃至制定权上,在国家利益的合法化问题上更多的加入中国的份量,中国的声音,让我们的利益得到更加清晰的表达,进而达到利益的巩固。无论是世界人权组织委员会,无论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等组织,无论是奥林匹克委员等非政治性的组织,中国都可以利用自己的实力,利用香港澳门乃至海外的人才,参与到世界组织的决策者乃至领导者人选的角逐中去,我个人觉得,这也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益的外交战略。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对于陈冯富珍来说,她不仅仅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的代表。这不仅仅涉及到她个人的形象问题,也涉及到中国的形象问题。她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举一动,都很有可能会被某些别有用心者解读为中国的外交意图甚至出现扭曲的事实也是很有可能存在的。尽管陈冯富珍承诺要更加“独立”的办事,但是这个过程也免不了国家感情的羁绊。尽管她自身没有这种想法,但是外界也会对此进行解读,所以说,这不仅是对其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乃至独立能力的考验,也是中国外交的新考验,中国的外交中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推选者,更要保护自己的外交多元战略不被打乱。任何事物都是双面的,当我们只看到好的一面时,我们或许也将陷入失败的陷阱中,成功往往也是失败之母。
  总之,曲径通幽处,尽管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是陈冯富珍的成功当选也证明了中国外交战略未来多元化的可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1 23:0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