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老家是素有“小江南”之称的吉林省集安,与朝鲜慈江道的满浦隔江相望。大学毕业后,我定居在特区,已经有4年没有回老家了。看见坛子上的网友写的类似文章,也想跃跃欲试。\r<br>
<br>集安是中朝边境上重要的口岸,相对于丹东和图们,因为两地均比较靠海,接近美军舰载飞机攻击范围,且接近于鸭绿江和图们江的入海口,江面比较宽阔,不利于迅速架设浮桥,因此集安藏在长白山脉的腹地,有铁路和公路与朝鲜相连,是重要的入朝据点。我的小姨夫曾在驻扎在丹东的舟桥团服役,而著名的雷锋团(工兵团)在冷战期间曾长期驻扎在集安,且在现有地图上有一条没有标出的铁路通往集安市的热闹乡,那里除驻有一个师级单位(因为我上高中的时候,该部队2号首长的公子与我同学,我见过他父亲的军衔)该部队主要是贮存了大量的油料,曾经在10年前左右,该部队一个油料库发生大爆炸,美国卫星还以为是爆炸了一枚核弹,
<br>
<br>东北的基础设施建设得益于日本,相对于江西、湖南、甚至广东,东北的铁路网都是密集的,锦州一天可火车抵达,尽管只是一条单轨铁路,但是运力不可小觑。\r<br>
<br>每天中午一列从满浦抵达的国际客车,下午1点从集安返回,两国的列车、司机、乘务人员隔一天换一班,我们这里大概8年前换代为东风4内燃机车,可朝鲜还是乌黑锃亮、5个大红色轮子的蒸汽机车,两国的国徽都会悬挂在相应的机车头上,偶尔我们的还会同时悬挂共青团团徽。\r<br>
<br>原先两国互动的人员很少,后来我们这里搞了朝鲜3日游,5日游,7日游之后,不少国人经我们那儿出国,也来了不少韩国人,到我们这里隔江相望,老人都会流泪,那一刻,我很能理解骨肉分离的心情。由于历史上的集安是高句丽的国都,因此我们这里有大量的高句丽古墓、壁画、和王陵,我从小就把这一切看成是古代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遗迹,尽管这里有不少北魏、唐朝军队失败于此的战场遗迹,但是我从来没把这里看成是朝鲜的故土,相反我认为朝鲜也应该象新疆一样成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一个自治区。不管是南北朝鲜,他们亡我故土的心不死,据说早年毛周时代曾经就集安的归属于老金有过争论,后来在我们这里出土了筷子,而朝鲜是用勺子的,所以才没有划归朝鲜,否则我现在可就惨了。可是还是有不少韩国人觊觎我们那里的壁画,毕竟那是人家的历史遗迹,我们这的一个博物馆长经受不注金钱,类似外国人盗窃我们的敦煌壁画的手段,将不少古墓壁画盗窃到韩国,当时谁都不知道,因为好些古墓是不对外开放游览的,直到韩国搞了一个什么文化节展出了壁画,我们的大使馆才将情况通报国内,那个博物馆长后来挨了枪子。活该~
<br>
<br>早年没有有限电视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用“鱼骨形”的电视天线收看,我小时候还是家家户户聚集在一起看《上海滩》、《霍元甲》的时代,知道85年我们家才有了自己的电视。但是只能受到清楚的吉林电视台,每天的新闻联播之后是吉林新闻,随后就是4集上海滩或者霍元甲、陈真、霍东阁,而我们可以清楚的收到4个朝鲜台,主要是放反映朝鲜解放独立战争(抗美援朝)的电影和电视剧,有名的一部是什么金**,反映的一个美丽的女人民军战士打入联合国军反谍报司令部,充当机要秘书,情节扣人心魄,新闻除了老金或小金挺着肚子市场人民军或者矿山、或者工厂、后者小学的图片,要不就是人民会议,全体代表有万人吧,集体起立,有节奏的鼓着掌,欢迎老金和小金的步入主席台,最有取的就是反映南朝鲜大学生示*游*于军警发生冲突,再配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解说,真的是很有煽动力。可能朝鲜民族感情特别外露,他们特别容易激动,泪水特别容易涌出,特别愿意游*,也特别愿意与军警发生冲突,就是现在,只有有个.大的事情,韩国特别容易爆发游*,比如前几天美国要撤走驻韩美军的一部分,也有大批的人示*,如果不撤走,也会有大批的人游*。\r<br>对了,说一个记忆深刻的事情,89年赵××访问朝鲜,朝鲜特意安排了十万群众在街道两旁欢迎,我在朝鲜电视的画面上看到,热烈的群众晃动着花束,身体前顷,如果没有隔离带,似乎特别想冲向车队的感觉,除一手晃动花束外,另一手也举起来,用力挥动甚至还带动了身体,各几里地,就有一排群众传着汉族的传统服装,跳南泥湾,或者茉莉花,赵××好像也深受感动,看来**时我们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的手段的确很容易满足客人的虚荣心。\r<br>结果没隔几个月,因为赵××下台,似乎老金担心达成的协议不算数,江××再次到朝鲜,夹道欢迎仪式就再搞了一次,如果我没有记错,那应该是江××第一次作为总书记出国。\r<br>
<br>朝鲜出名的物产有两个,名太鱼又叫大头鱼,学名我不知道叫什么,反正是寒带海鱼之一,另一个就是木材,这几年,我们的国际列车运过去的全是一车一车的玉米,反正吉林的玉米产量已经超过了贮存能力,而国人又不象墨西哥喜欢吃玉米,我小时候,觉得玉米唯一的用途就是用来崩爆米花。大概是95、96年吧东北降雨特大,发大水,后来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度过了难关,可朝鲜就没那么好运了,水利设施冲毁后,又无力重建,因此从那以后就总是吃不饱了。饥饿逼迫他不得不稍微开开国门,我们只要他们满山的红松来换粮食,当时小金还鼓励城里的职工到农村去开荒,种马铃薯,开荒和滥砍滥伐造成的结果本来郁郁葱葱的群山就一个一个秃了。秃的特快,每年暑假回家,都会发现对面的山秃的速度真让人惊心。\r<br>
<br>山秃了可树立在山坡上的大型标语牌可更明显了,伟大的金正日将军万岁!战无不胜的主体思想万岁!\r<br>
<br>改革开放之前,朝鲜似乎比我们富裕,我们有穷的没有裤子的时候,可朝鲜的化纤工业还比较发达,鲜艳的头巾,可是走私的抢手货。说是走私,其实不过是这边的朝鲜族探亲带回来的东西,记忆里,他们还愿意带朝鲜糖,棕色的光腚糖,苦苦的,一点都不好吃。\r<br>没几年,我们这边就发达了,总是我们这边往那边带,一开始是味精很抢手,他们都不舍的用,后来就是金银首饰了,人民币官方根朝鲜币的比较是2:1,所以给人民币也没有,还是硬通货可以实实在在的换点粮食。\r<br>
<br>朝鲜人不少跑过来,由于东北农村姑娘外出“服务业打工”的多,农村的爷们光棍不少,朝鲜姑娘除了胸平,脸也平之外,没有别的缺点,所以挺受欢迎,当地的村支书也不太管,后来生了孩子,承包了土地,成了中国朝鲜族,再回国探亲,往这边带亲戚。只要有朝鲜人冲击大使馆,武警就严一严,搜一搜,就跟国民党抓庄丁一样,那个生离死别,真让人心酸,送过江的据说,当场就将铁丝穿过锁骨,穿成一串,还有的更邪乎,说是抓回去,就全家送到集中营,不过有的朝鲜人可三番五次的过来,看来要不就是集中营形同虚设,要不就是传说信不得,也有的说,抓回去之前,他们都会往肛门塞钱,然后行贿人民军,然后再逃跑。不知是真是假。\r<br>
<br>对了再回头说古墓的事情,我们那里要申报联合国文化遗产,据说南北朝鲜联合起来杯隔,可我们天朝大国毕竟是天朝大国,据内传,我们8月份就要过了。\r<br>
<br>我父亲是60年代的边防军,后来转业后,成了军管会的一员,并在当地娶了我母亲,生了我和我妹妹。我父亲所在的军,军长据说是林彪的某某金刚之一,913后,该军也撤编了,熟悉军史的,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r<br>
<br>在说点内部消息吧,96年朝鲜核危机的时候,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王克就是后来的总后勤部部长,曾经作直升机视察了那个神秘的基地,据说飞机就降落在那个乡的小学.场上,我们的市委书记想见一面,都不给面子,也是这不是自讨没趣吗!\r<br>
<br>吉林的官员可能是穷极了,后来军方考察了我们的公路,认为地基不好,拨了巨款修了一条高等级的从丹东到我们那里的公路,解果当地官员中饱私囊,把那条路修成了豆腐渣,甭说走60顿,就是30顿,开春的时候 水泥都裂纹,军方大为恼火,可是还是又播了巨款再修了通化到集安的公路,看来是磨刀霍霍啊!前些天,网上不是说15万大军驻防中朝边境吗,昨天我还跟我父亲通电话聊,他说的确是修了不少营区,象生活小区一样,都是5层楼5层楼的房子,漂亮极了。不过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在边界驻军,毕竟从锦州一天火车就到,何必那么靠近前沿呢,要不就是中央想作出一个姿态?也未可知。\r<br>
<br>朝鲜的公路修在江边,全是土路,屈指可数的汽车夏天再看一过便尘土飞扬,路上有苏联老式的吉普,中国的解放、还有苏联的嘎斯车,我们那的人管电石(乙炔石)也叫嘎斯(可能是gas的译音),只是不清楚那种车是烧乙炔,还是品牌名就叫嘎斯,一天大概有两班长途汽车吧,其余的时候就很少有车了,朝鲜人都习惯走路。你在江边向他们挥挥手,他们也很有礼貌的回你,日头毒的时候,他们就把上衣脱下来戴在脑袋上,很象无头骑士。\r<br>
<br>我青春期的时候,很愿意借一个望远镜,在江边看对面的姑娘洗澡,因为她们总是赤身裸体的下江游泳,一点也不害羞。我们边防管的也不严,抱个轮胎就过去了,上岸后晒个太阳再回来,是我小时候的家常便饭,所以我对出国一点也不感冒,没觉得出国这么样。偶尔中朝关系紧张的时候,他们边防军也会搞点事,抓几个小孩,非得兴师动众的送到平壤中国大使馆,再遣送回来,那样的话,就得挨学校的处分了。长大后,我想他们可能是故意截获几个孩子,想招募他们成为间*。\r<br>
<br>说起朝鲜人的虚荣,他们边防军的军服的确不错,全是笔挺的呢子和皮鞋,而武警你也知道,皱皱巴巴的咔叽和解放鞋,可你仔细注意就会发现,他们没有袜子,真的是光脚穿皮鞋。还有就是在集安的上游江面更近,朝鲜修了一条厂区铁路,他们特意进口了一台德国内燃机车,向我们炫耀。真是只要面子不要里子,可能所有儒家文明的国家都一样吧,我们也愿意家丑不可外扬,也愿意勒紧裤腰死要面子,比如上海亚太地区领导人峰会的那个烟火表演,我就很不以为然。朝鲜最崇高的两个职业是教师和军人,免费医疗,小学到大学不收取任何费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朝鲜的男人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少,好多重活都是朝鲜女人在干,比如我们沿江修了两个水库兼发电,当然其中一个是日本人修的,但是另外一个,施工可全是朝鲜人,我们只出图纸和监理工程师,好多艰难的隧洞据说死了不少朝鲜女人,朝鲜工人的形象是穿一身深蓝色的帆布工作服,带一个树藤编的安全帽一个大头鞋,一副老保手套,根我们的煤矿工人穿戴很像。\r<br>
<br>这几年,作边贸的发小财的机会是这样,以一包烟的代价行贿朝鲜海关官员,他们在量往这边运的木材的体积的时候,可以往少里算,很多人问我,朝鲜不是盛产高丽参,其实虽说盛产,其实量也不多,他们可以把那个看作屈指可数换外汇的东西,找到的基本上也都上交国家了,很少能私下里运到中国,只是这红松,满山遍野都是,可木材在中国可是宝,特别是这几年国内抓环保比较严,国有林场都关门了,全靠朝鲜进口的木材了,印象里朝鲜另外一个出口的东西是水泥,水泥工业是个污染工业,我们这里的都限制发展,可国内基建又多,作边贸水泥生意的也发了一些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