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圳大部制改革后31个部门将集体揭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9-4 10:3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树辉
  深圳政府机构改革进入最后冲刺,各部门编制方案次第出台。
  在完成定主要职责、定内设机构、定人员编制的“三定”方案后,深圳大部制改革后的31个部门将于9月8日集体揭牌运作。目前,改革后人员编制总量变化不大,但有些部门的业务处室削减比例最高达60%。
  业务处室削减明显
  此次堪称自2001年起中编办开始在深圳试点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改革。从8月31日开始,深圳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连续三天前往各个行局公布相关局级领导干部的任命方案。当地媒体援引深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穗明的话称,深圳此次机构改革将消化近百名局级干部,这些局级干部或在新的领导岗位予以任用,或保留待遇不再任用。
  外界普遍关注的,仍然是大部制的建立带来机构合并和人员调整。
  按照改革方案,深圳改革后将设置31个工作部门,比以前减少15个机构,机构精简幅度达到了1/3。单位领导职数一般配备2~4名,少数任务繁重、编制较多的部门可适当多配,但原则上不超过5名。
  一些被撤并的机构领导,在新组建的机构或者交流到其他部门任职的,行政级别没有变化。多个部门出现了副职普遍超配。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马敬仁在接受CBN采访时表示,改革的过渡期也许会出现暂时性的机构肿胀,短时间内局级岗位的总量不会减少,副局级岗位包括执行部门还会有一定的增量。“但随着政府部分事务的不断剥离和机构改革深入,政府机构和人员将会相应减少。”
  相对局级部门的调整,各部门处室的合并力度更大。
  根据深圳新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兼深圳市编办主任王敏介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业务处室削减比例是60%。新成立的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一共合并了五个部门,涉及合并的公务员420多人,处级干部就达28位,合并之后至少三分之一的处级领导要被分流。
  在已公布的部分局级领导任命中,还出现了党组书记和局长职位分离的情况。
  王穗明就此专门解释,这次有四个局设了双一把手,局长和党组书记由两人分别担任,两个一把手的关系是:在政府部门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在日常工作上以行政首长为主,重大事项要提交党组集体讨论研究,党组书记做好保障。
  39天定局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向CBN记者表示,此次深圳市政府机构改革的最大亮点在于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大板块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原则,初步建立起政府内大部门格局,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合并市场管理部门。
  不过,精简人员并不属于此次改革的主要任务,其原则是“确保改革后人员编制总量不突破”。王穗明表示,深圳30年中搞了七次机构调整,我们的干部很精简了,是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的三分之一,深圳的公务员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
  整个机构改革前后只用39天,深圳党政领导机构的决心堪称史无前例。

  “用一个月零八天时间,就把框架定了。”根据王穗明介绍,7月31日中编办把方案定下来,当天深圳就召开了动员大会;8月4日确定新部门一把手;8月5日,人大常委会通过16个政府组成部门一把手的任命;8月6日,政府机构改革中涉及到调整、整合的56个部门正职领导也正式亮相;8月27日,深圳市委常委会研究了本次机构改革的各行局班子配备,并一次性通过了283个干部的任命。9月8日,全部31个单位将揭牌。
  汪玉凯认为,接下来,各司其责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大板块之间能否建立有效的衔接,并保证政府机构的流畅、高效运行,将事关整个深圳机构改革大局的成败。
  马敬仁则认为,深圳大部制的建立还需要上位授权和相关配套改革,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部门的业务流程重组和再造,这都需要一个制度安排将它们固定下来,才能形成一种全新的机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02:1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