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T社评:称亚洲经济V型复苏为时尚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8-28 01:3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金融时报》7月27日的社评称,亚洲开发银行(ADB)预计会出现真正的V型复苏。在将东亚地区(不包括日本)2009年增长预期从去年的6%下调一半,至3%后,亚行如今预计该地区经济增幅2010年将反弹至6%。

考虑到东亚地区赖以发展的全球贸易的崩溃,这种预期没有什么太大的可疑之处。在每年两度的报告中,亚行以出口广泛的(虽仍有些迟疑的)复苏、生产状况好转和股Shi上涨为由,认为甚至与几个月前相比,东亚的经济前景亦有所改善。这种说法是受欢迎的,但就此宣称V型复苏还为时尚早。

保持谨慎的理由在报告本身中就能找到。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物理学定律。如果你把某样东西扔到地板上,它就会弹起来。上周,韩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录得五年多来最快增长,但这只是相对于过去几个季度的糟糕表现而言。作为亚洲复杂供应链的领头羊,台湾第一季度GDP降幅达到惊人的10.2%。台湾将需要许多个季度(如果不是数年)的强劲增长,才能收回失地。

保持谨慎的另一个理由存在于经济刺激方案中。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以及韩国等其它国家规模较小的刺激方案,似乎发挥了作用。但各国政府只是用公共投资代替了日渐减少的出口和私人投资。除非他们打算一个接一个地不断推出财政刺激方案——随之带来产能过剩、资产价格膨胀和金融体系遭到破坏等明显的危害——否则就需要为他们的经济找到新的增长引擎。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内需实现了结构上的增长。

另外,中国也没有像某些人所幻想的那样,已准备好取代美国和欧洲成为亚洲的最后购买者。亚行的报告显示,包括中国在内,东亚地区本身仅占亚洲最终出口需求的22%。2009年上半年,中国并未能填补缺口,其进口反而下降了四分之一。

尽管许多亚洲国家口头上说需要使经济恢复平衡,但他们给人的印象,是在等待西方需求回归“正常”。不过“正常”已不复存在。除非亚洲经济体能够创造出更多自己的需求,否则其复苏仍将是脆弱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1:0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