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邓家设灵堂接受各界人士悼念卓琳(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7-31 16:4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日,米粮库胡同,亲友及各界人士抬着花圈前往邓家大院悼念。本报记者 韩萌 摄


  本报讯 (记者刘泽宁 徐春柳 实习生李莎莎)昨日上午,卓琳同志的亲友及各界人士前往景山后街米粮库胡同的邓家住所进行悼念。7月29日12时30分,邓小平夫人卓琳在京逝世,享年93岁。
  吊唁者进院先核对身份
  位于米粮库胡同的这处四合院是邓小平一家居住了多年的旧居,卓琳也是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昨日,这里已经设置了灵堂,但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只接受亲友悼念,不向公众开放。
  昨早7时许,米粮库胡同东口停着警车,有交警在路口巡逻,但并不限制行人出入。
  邓家大院门口站着多名身着黑衣、臂挽黑纱的工作人员。
  从早上7时许,陆续有吊唁的车辆驶进邓家大院,每有车辆抵达,工作人员都会上前询问吊唁者的姓名、身份,核对后才予放行。
  上午9时30分许,中国科协副主席齐让驱车进入邓家大院,代表中国科协敬献花圈。邓小平和卓琳的女儿邓楠现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

  上午11时许,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前来吊唁,他身着黑色西服,面色凝重,他看着工作人员从车上卸下花圈后进入大院。
  下午3时左右,大院隔壁的武警中队全体战士和工作人员列队进入大院集体悼念。
  灵堂非常肃穆低调
  有些前来吊唁的亲友将车停在胡同口,抬着花圈徒步进入大院,并在大院门口将挽联挂上。
  一位孙姓女士在进入邓家大院悼念后表示,卓琳是一位杰出的女性,是女性的榜样。
  她说,晚年的卓琳对待生和死的问题非常坦然,多次和子女讨论身后事。据她了解,卓琳很早就填写了角膜捐献志愿书。
  前来悼念的葛先生称,整个灵堂非常肃穆、低调。摆放的遗像,是改革开放后卓琳在美国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演讲时的照片。卓琳手拿着讲稿,神采奕奕,很好地体现了她的风范。
  各地悼念
  卓琳老家一日两场悼念活动
  云南宣威市民缅怀家乡人;重庆市人民小学连夜赶写唁电
  本报讯 昨日上午11时,云南宣威市机关干部、卓琳的家属代表等,在宣威市浦在廷故居举行悼念卓琳活动。200多名宣威市民自发来到浦在廷故居,表达对这位家乡人的哀思。
  下午5时,另一场悼念活动在卓琳的老家———宣威市双龙街道办事处浦山小学展开。
  此外,昨日一大早,重庆市人民小学将连夜写好的唁电送到重庆市委办公厅托其转交北京。该校负责人表示,唁电最晚今天就能送到卓琳家中。卓琳曾是该校(**中央西南局人民小学)首任校长。
  综合《都市时报》、《重庆时报》供稿
  网友留言
  相伴伟人一生,不离不弃,患难与共,德高望重!
  一位优秀的中华女性,她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不朽奉献!
  生于乱世,救国救黎;信念诚笃,巾帼英杰;伴佐邓公,随落随起;一生不易,矢志不移;心宅仁厚,察民体恤;乘鹤西游,不垂卓琳!
  一路走好,您见证了中国的辉煌,您为人低调,您是我们永远爱戴的老人,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 相关阅读:  卓琳晚年看京剧听评书 坦然对待生死[/url]
  邓小平夫人卓琳一生充满曲折(组图)[/url]
  卓琳曾陪邓小平下放江西自己酿酒开荒地[/ur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0 17:1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