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切尼曾令CIA向国会隐瞒秘密反恐行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7-14 15:1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网7月13日讯,据英国《泰晤士报》7月13日报道,美国会众议院的一位官员12日称,美国前副总统切尼曾下令中情局(CIA)向国会隐瞒秘密反恐行动。这一隐瞒行为持续的时间长达8年之久。
推荐阅读

富爸用直升机送子上学
这样的场景在周星驰电影中曾出现,而且东莞东华中学也证实有人坐家里的直升机来校。
新疆制止一起暴力案件 击毙两嫌犯
[资讯] 网友称电击治网瘾让人生不如死
[资讯] 贵州获救矿工树皮吃到胃痛得生还

[财经] 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组图)
[科技] 全球未解神秘怪物大搜寻(图)
[健康] 12个生活习惯让你远离糖尿病
[健康] 15个饮食习惯可让你受益终生
日称将抗议我东海油气田作业
[旅游] 惊艳!撩起面纱的中东美女(图)
[旅游] 街拍!真实的韩国街头(组图)
[读书] 血性土匪与日寇的浴血奋战:匪地
[历史] 新中国历史上的40个“第一”
[汽车] 能出手的22款血降巨跌车型汇总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成员沙科夫斯基向记者透露,美国中央情报局曾瞒着国会进行一项极有争议的秘密项目长达8年之久。而中情局现任局长帕内塔直到今年6月才得悉这一项目,随后便立即命令将其中止,并向国会做了报告。知情人士说,让中情局对这一事件闭口不言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切尼。切尼作为布什政府的副总统,主管全美的情报工作,与中情局的关系异常密切。在得知切尼可能与此事有关后,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的成员们感到非常吃惊。但目前切尼本人没有对这一消息作出任何评论,不少媒体试图通过官方途径甚至是切尼的亲属寻求切尼的回应,但都没有成功。中情局一名官员由表示,中情局前局长海登在实施这项秘密计划时,并没有跟布什和切尼进行过任何交流。据他所知,海登也从来没有从切尼那里得到在向国会作证时不要提及这一计划的指示。

  在美国国会的强烈要求下,美国司法部、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和国家情报总监部门的5名高级官员日前联合撰写调查报告,称在911恐怖袭击后,根据布什签署的一项行政命令,美国情报部门展开“前所未有的搜集情报活动”。报告没有说明这一计划的细节,但称其中使用了“非常规”的情报收集手段,其中包括大规模的窃听行动。报告说,仅有极少官员了解这一被称之为“总统监视计划”的广度和深度。前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直到2004年3月才了解“监视门”的本质。5名检察长在调查过程中询问了200多名政府和非政府人士,但5名前布什政府官员拒绝接受询问,其中包括前中情局局长乔治-特尼特、前白宫办公厅主任安德鲁-卡德以及前副总统切尼的助手戴维-阿丁顿等政府关键人物。

  2009年6月,美国新任中情局局长帕内塔公开承认,中情局在过去的8年时间内可能一直误导国会。而在切尼可能卷入瞒报事件曝光之后,要求对中情局进行调查的呼声不断高涨。目前,已经有6名民主党议员呼吁对这一系列瞒报事件一查到底,称布什政府对国会隐瞒情况的做法违法了法律。反应最强烈的是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该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参议院黛安娜-范斯坦说,国会对此应该一查到底,因为这一事件可能会“涉及到一些非法的举动”。目前,国会方面没有公布所隐瞒的秘密情报搜集计划到底是什么,但许多人怀疑,这一计划可能和虐囚事件有关。范斯坦还对中情局的瞒报事件表示极端不满。她表示,她能够理解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中情局需要采取一些更加有效的情报搜集手段,但瞒住国会并且私下行动则是不能容忍的。

  但布什政府迄今承认的唯一搜集情报行动是“窃听门”事件。布什政府2005年承认,在911恐怖后,政府曾秘密授权美国家安全局不经法庭许可即能在美国境内监听国际长途电话、截阅电子邮件等,以查找与恐怖活动有关的线索。这当时曾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社会舆论普遍谴责该计划侵犯公民权利。(周翔)

http://himg2.huanqiu.com/ad/yihaineiyongye58060.sw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17:3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