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部门确认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参与了抢救乘客
遇难的25人中,男性10人,女性15人,10人确认身份
市政府两年来安排专项资金7亿元新购1200余辆公交车
昨日下午4时30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6·5”公交车燃烧事故第四次新闻发布会,对事故最新进展情况进行通报。
市交委·关于车辆及驾驶员情况
事前检查配置齐全
事后司机曾参与救人
市交委主任胡庆汉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事故车辆的有关情况和当事驾驶员的有关情况。
事后油箱剩油107升
事故车车牌号为川A49567,该车系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蜀都牌”公交车,配置雷诺柴油发动机。该型号车报废条件为使用10年或行驶50万公里。该车于2005年2月投入营运,目前运行26.8万公里。2009年5月25日进行了一级保养、5月30日小修三缸油管、中冷管及撑杆等,经检验合格,准予出厂。胡庆汉介绍,该车油箱可装油180升。6月4日加油137升,到6月5日行驶160多公里,事发后油箱剩油107升,发动机皮带尚存。
胡庆汉介绍,当事驾驶员罗佩,男性, 45岁,金牛区天回镇人,2001年调公交北星公司工作(合同工)。初次领证时间为1994年1月26日(A证),驾照有效期:2010年1月26日,其驾龄为15年,有8年公交车驾驶经验,安全驾驶5年,是北星公司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经岗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无违章违法行车记录。
事前检查安全配置齐全
据当天该车上的乘客的反映、媒体相关报道和公安部门确认,该司机参加了抢救乘客。关于该车灭火器、安全锤的配备,胡庆汉介绍,该车配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具,后置发动机舱自动灭火器1套。6月4日该车收班时护场人员对车辆灭火器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为齐备。该车在今年端午节安全专项检查时,备有3只安全锤,公司技术人员报告,在事故现场已发现3只。胡庆汉说,事故原因还需进一步调查论证。
政府近年来重视公交车更新
胡庆汉表示,公交车具有不能拒载,且站站停靠的营运特点,客观上难于控制载客人数,特别是在客流高峰。公交拥挤问题主要靠增加车辆、改善供求关系解决。胡庆汉说,市政府对公交运力投放和车辆更新非常重视,采取很多措施,加大公交投入力度,改善公交营运条件。近两年共安排7亿多元专项资金,新购1200余辆公交车,今年还将再新增1000辆,并通过设置公交专用道,采用智能调度系统,优化公交线路等方式满足公众出行需要。
市卫生局·关于伤员救治和身份确认
70名伤员明确身份
54名伤员病情稳定
市卫生局副局长沈传勇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止到新闻发布会时,没有新增危重伤员,除20名危重伤员外,其余54名伤员病情稳定。目前,70名伤员已明确身份。截至6月6日12时,此次事故受伤的74名伤员仍留院接受积极治疗,比此前公布的73名的住院人数增加了1名,这是因为在成都军区总医院门诊处置的伤员曾詹吉,背部皮肤擦伤经治疗后已于前天下午出院,但前天深夜因感不适再度返回医院被留院治疗,因此,住院伤员总数为74名。其中,危重伤员20名,极危重伤员因病情变化由昨日的4名增加为6名。
市民政局·关于赔偿、安抚
党和政府全力保障
伤亡者的合法权益
市民政局副局长陈翔军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事件伤亡人员善后工作最新进展情况。
10名遇难者确认身份
经市公安局法医鉴定,遇难的25人中,男性10人,女性15人。目前,市公安局已将25名遇难人员比对DNA样本全部提取完毕,正加班加点开展DNA的比对工作。截至昨日下午2时,已有10名遇难者比对成功,确认了身份。这10人中,包括金牛区5人、成华区、新都区、隆昌、剑阁、岳池各1人。目前正在通知家属到市公安局办理确认手续,在办理确认手续后前往市殡仪馆办理相关手续。相关部门将及时向社会公布遇难者名单。
目前,还有15名遇难者身份没有确认,请尚未采样的遇难者家属尽快前往市公安局公布的地点进行血清采样,以便及时确认遇难者身份,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多部门研究赔偿方案
关于伤亡人员的赔偿问题,陈翔军介绍,前天下午,市政府召集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安监局、市法制办、市交委和市公交集团,就伤亡人员赔偿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对有关赔偿的法律法规依据进行了汇集,但具体的赔偿办法需要根据事件调查的定性结论而定;需要根据事件定性结论而确定赔偿主体和依照的法律法规。目前,事故的调查结论尚不明确。一旦事件调查有明确的结论,市民政局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确定赔偿办法。陈翔军表示,党和政府一定会妥善处理好伤亡人员的赔偿问题,全力保障伤亡者的合法权益。本报记者 黄颖
抢救镜头
按照惯例,病人心跳骤停后30分钟救不回来医生一般可以放弃,然而昨天——
心脏停跳38分钟
医生把他拉回人间
自“6·5”重大事故发生后,市二医院全院上下总动员,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本次事故的伤员。
据介绍,市二医院共收治了本次事故的14名伤员,其中两名危重伤员已于5日晚转至华西医院,而剩下的这12名伤员中,其中一位叫刘琦的17岁男生据专家会诊评估是本次事故中伤势最重的伤员,95%的三度烧伤,他的全身只有肚脐下面以及前脚掌处有半个巴掌大的面积能看到自己的皮肤,同时,还有中到重度的吸入性损伤,这在烧伤科算是特重型伤势了。从入院到现在,他出现了两次心跳骤停的紧急情况。尽管如此,所有医护人员并没有放弃哪怕一线生机。据ICU重症监护室的李主任介绍,ICU专门为刘琦设置了单人层流病房,医生护士寸步不离地守在他的身边,市里还派来了华西医院以及第三军医大学的专家多次为他会诊,并专门指派了华西医院的一名ICU专家过来指导工作。
“昨天上午10点零两分,病人又一次出现了心跳骤停的情况,按照惯例,如果30分钟救不回来就可以放弃,但是经过38分钟的努力,患者在10点40分重新恢复了心跳。目前,患者生命体征比较平稳,但伤势依然不容乐观。”主治医生说。正是依靠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市二医院对伤员的抢救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主治医生告诉记者,烧伤病人营养丢失严重,必须鼓励他们尽早进食,而进食必须建立在病情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经过我们全体抢救人员的努力,从前天傍晚开始,已经有11名伤员能进食了,他们能进食,我们也感到非常欣慰。”不过主治医生告诉记者,烧伤病人的休克关在48小时至72小时,“目前他们病情相对稳定,如果能度过休克关,我们就能进入第二期治疗。”本报记者 邓晓洪 实习记者 曹吟
成都军区总医院
15重伤员生命体征平稳
截至6月6日上午9时,成都军区总医院共收治伤员45名,其中13名中度烧伤伤员,在普通外科接受治疗,17名中重度烧伤伤员在烧伤科接受治疗,15名重度烧伤伤员在普外科的重症监护病房接受重点监护。成都军区总医院院长曹勇介绍说,从5日早上被送入医院后,有4名特别危重的伤员几次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为此,医院专家组成员为伤员进行了无间断的通宵急救。截至昨日下午5点,经过30多个小时的奋力抢救,几名重伤员各项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本报记者 吴丹
四川省人民医院
4重伤员度过首个“24小时”
6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烧伤科,在602和608病房里住着4名重伤员。据介绍,遭遇大型创伤后的头三天是休克期,要极力避免伤者出现休克症状,只有平稳度过这72小时,伤者才能够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清创、植皮等。目前4名伤员已经平稳度过了第一个“24小时”,情况都比较稳定,意识也很清醒,昨日上午开始,部分伤者已经可以进食流食了。本报记者 吴丹
回放镜头
现场目击者透露感人瞬间——
5路人双手扳开滚烫车门
“事故无情,人间有爱!在危急的关头,众人携手,同赴危难的勇气,将这份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回忆昨天的那一幕,亲历事故现场的卖菜师傅钟方顺感慨万分。作为参与救人的一分子,钟师傅在感受事故可怕的同时,也体会着来自救援群众的勇气和智慧。
救人者:钟方顺
他在窗口一伸手 3个人出来了
昨天早晨,钟师傅像往常一样,和自己的幺舅一道,骑三轮车到附近的学校去送菜。走到川陕立交桥附近时,前方冒起的黑烟让他有了不祥的预感,“直到走到立交桥下桥处时,才发现一辆9路车内浓烟滚滚,呼救声不断传来。”钟师傅说,当他赶到现场的时候,已经有大约10个市民正在现场救人,不少人被他们从车窗里拉了出来。
站在路边,钟师傅告诉记者,当时他立即下车,从路边找来一块砖头,对着车头右侧的车窗就是一阵乱砸,好不容易将车窗砸碎,“这时,有很多人向我伸手求助,我赶紧拉住一个中年男子的手就向外拽,结果有三个人同时涌了出来,把我压在最底下。”钟师傅说,因为救援及时,这三人的伤势都不重,并且对他表示了感谢。
亲历者:商店老板
“一二一” 路人们扳开车门
回忆昨天的那一幕情景,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店女老板仍然心有余悸,她告诉记者,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扳开前门救人的5个市民,当时他们把双手搭在前门上,喊着“一二一”的号子拉开车门,大约七到八名乘客从这里得以逃生。“前前后后,至少有20多名市民自发参与到救人的行动中来,他们不顾自身的危险,冒着浓烟和烈火,挽救回不少的生命,最后却悄悄地离开。”这位女老板告诉记者。
伤员:舒小姐
他们拔下电瓶车软锁来了
在事故中受轻伤的舒小姐回忆说,事发的当时,她正坐在汽车的前排,突然之间闻到一股异味,车厢里也很快闪出了火光。“当时,车里的气氛迅速紧张起来,大家都显得比较慌乱,想赶快出去。”舒小姐说,当时,车外已经有很多前来救人的市民,因为身处前排,在大家的帮助下,她很快从驾驶室的窗户跳车脱身。舒小姐回忆说,就在她跳车的同时,立交桥附近的居民和过往的路人见状,也纷纷上前施以援手。一些骑电瓶车和摩托车路过的群众见到发生事故,立即停下车加入到救援的行列中来,甚至有人拔下电瓶车上的软锁就砸向车窗,希望能打破玻璃,还有人就从车上拿出修车的工具,加入到救援工作中来……“在现场,先逃出来的伤员都得到了帮助,大家相互搀扶,有的出租车还主动运送伤员,使大家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舒小姐说。本报记者 杨甦 摄影 杨永赤
DNA比对结果陆续出台
警方提醒:最好是父母双亲或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前往进行血清样本提取
本报讯(记者 宗原如)“6·5”重大事故发生后,成都市公安局立即在市局及5个城区分局抽调125名现勘警力,对遇难者遗体进行勘验。昨日下午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已有21户家庭前往公安局进行了血清样本提取工作,准备进行DNA比对。
据了解,事发后,成都警方共出动300余名警力,包括消防、巡警、交警、刑警和特警等警种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并维护现场秩序、疏导伤员和现场群众、安抚家属,同时积极开展现场勘验工作。事发当天下午2时许,便有一户家庭进行了血清样本提取。
据成都市公安局刑侦局刑事技术处李处长介绍,DNA比对结果从昨日下午开始陆续出台。警方提醒准备前来进行DNA比对的市民,最好是父母双亲或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前往进行血清样本提取。如果经过DNA比对、确认亲人为遇难乘客,便可到公安局开具死亡证明。
公交车残骸勘察结束
本报讯 (记者 周海波)公交车燃烧事故发生后,省消防总队长高雨祥、市消防支队政委田国勇等随即到达现场指挥救援,组织火场调查。省消防总队防火部技术处会同市消防支队防火处成立了火灾事故调查组,组成六个讯问组、一个现场勘察组、一个火灾统计组,五个外围走访组。目前,已讯问了50人,提取了50份笔录,提取物证15份,其中5份已送省公安厅刑侦局作技术鉴定。昨日中午,记者在勘察公交车的现场看到,大规模的公交车残骸勘察已经结束,国家、省、市多级消防部门的火灾调查专家正在根据勘察的一些线索进行探讨总结。在几乎被拆成一个空壳的川A49567残骸旁,另外一辆9路车停靠在一旁,以便于火场勘察人员进行比对判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