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52|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科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大纲(国际政治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7-3-31 16:0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无聊啊无聊啊无聊啊,就一直在研究这个东东,大家没事也看看吧。[s:2][s:2][s:2]
社科院国际学部的基本上都全了呵呵~~

世界经济与政治系

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 ? ? ? ? ? ? ? ? ? ? ? ? ? ? ?
一、培养目标
1、? ? 能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 ?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良好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3、? ? 身体健康。
二、培养方式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研究方向,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合理安排学位课程学习。要求研究生积极参与研究所的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建立学生与导师每月不少于一次的见面交流制度,检查和指导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鼓励并帮助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三、研究方向
1、国际政治理论
国际政治学是国际问题研究的二级学科。国际政治学研究可以大体分为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两部分。这两部分有所区别,但也相互联系,因为研究国际政治理论,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实证分析,而研究现实问题,也离不开理论层面的综合与概括。就国际政治理论的研究方向而言,侧重点是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范式和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论,并且会结合现实问题,研究国际冲突与合作理论、国际安全理论以及有关各种全球问题的基本理论。
2、当代全球问题
? ? 主要涉及全球政治理论和全球性问题两大部分。“全球政治”是一个新兴起的研究领域,它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有交叉之处,但又不相同。国际政治主要涉及主权国家间的关系,以国家权力和利益为核心。全球政治则是全球层次的政治学,简言之,即站在全球角度,超越国家主权和边界,研究全球性问题和全球各种行为者之间的关系。其研究对象除主权国家外,还包括大量非国家行为体,如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社会运动等。重点在于研究各种全球行为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它们在全球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世界政治版图的变化和趋势。全球利益、全球安全、全球治理及超越国界的各种全球性问题都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象。
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1、公共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 ? ? ? ? ? ? ? ? ? ? ? ? ?? 3学分
②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 ? ? ? ? ? ? ? ? ? ? ? ?? 3学分
(2)外国语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 3学分
2、专业基础课
(1)国际关系前沿(必修)? ? ? ? ? ? ? ? ? ? ? ? ? ? ? ? ?? 3学分
(2)国际政治经济学(必修)? ? ? ? ? ? ? ? ? ? ? ? ? ? ? ?? 3学分
3、专业课
(1)国际政治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4学分
(2)国际战略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4学分
(3)国际安全概论? ? ? ? ? ? ? ? ? ? ? ? ? ? ? ? ? ? ? ? ?? 4学分
(4)中国外交?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学分
(5)当代全球问题概论? ? ? ? ? ? ? ? ? ? ? ? ? ? ? ? ? ? ?? 4学分
4、选修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学分
5、社会实践 (必修)? ? ? ? ? ? ? ? ? ? ? ? ? ? ? ? ? ? ? ?? 2学分
六、中期筛选考核
1、硕士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要对自己入学以来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写出实事求是的自我鉴定,认真填写《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登记表》。班级进行评议,班委会和班主任填写评语。
2、由导师审核硕士生入学后的全面表现,写出导师意见。
3、由系主任、导师等组成的系考核小组,在听取或审阅硕士生的科研报告(内容以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为主),以及根据硕士生的综合情况,签署系考核等级(合格和不合格)。
4、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对考核小组的意见进行审议,通过后报研究生工作处和教务处。
5、对经研究生院批准的,考核为不合格者,按照相关规定做出处理。
七、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选题应有学术意义、现实意义或实用价值。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并注重学术规范。
3、硕士研究生用于写作学位论文的时间,应不少于1学年,一般在三万字左右。
4、论文初稿要求第五学期期末完成,通过资格审查后,参加当年的答辩。
八、其他
1、导师应在硕士生入学三个月内完成制定硕士生的个人培养计划。
2、硕士生的公共必修课和研究生院内开设的学部课程要求在第一学年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第二学年完成。
? ? ? ? ? ? ? ? ? ? ? ? ??
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 ? ? ? ? ? ? ? ? ? ? ? ?
一、培养目标
1、能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良好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3、身体健康。
二、培养方式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研究方向,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合理安排学位课程学习。要求研究生积极参与研究所的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建立学生与导师每月不少于一次的见面交流制度,检查和指导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鼓励并帮助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三、研究方向
1、国际关系理论
要求学生系统研读理论关系理论文献,打下进行学术研究的坚实基础,能够较好地应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在学习中,应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对主要范式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有清楚的了解,对各种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并掌握有关国际安全、中国外交、全球问题等领域的专门知识。
2、当代全球问题
要求学生系统研读理论文献,打下进行学术研究的坚实基础,能够较好地应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在学习中,应掌握全球政治的基本理论概念,对各种全球问题有清楚的了解,对各种研究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并掌握有关国际组织、全球市民社会、全球治理、中国外交等领域的专门知识。
3、外交决策学
要求学生系统阅读外交决策学方面的有关理论文献,能够运用理论分析不同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决策程序、特点和影响,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由于影响外交决策的因素很多,学生可以侧重自己感兴趣的一、两个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如搏弈论、决策心理学、系统论、决策文化,等等。通过综合学习和重点研究,学生能够从外交决策的角度进行外交政策分析和其他国际关系的研究。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硕士研究生提前修满学分和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批准可提前毕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1、公共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 ? ? ? ? ? ? ? ? ? ?? 3学分
②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 ? ? ? ? ? ? ? ? ?? 3学分
(2)外国语课? ? ? ? ? ? ? ? ? ? ? ? ? ? ? ? ? ? ? ?? 3学分
2、专业基础课
(1)国际政治经济学(必修)? ?? ? ? ? ? ? ? ? ? ? ? ? ? 3学分
(2)国际关系前沿(必修)? ? ? ? ? ? ? ? ? ? ? ? ? ?? 3学分
? ? 3、专业课
(1)国际关系理论? ? ? ? ? ? ? ? ? ? ? ? ? ? ? ? ? ?? 3学分
(2)国际战略学? ? ? ? ? ? ? ? ? ? ? ? ? ? ? ? ? ? ?? 3学分
(3)国际安全概论? ? ? ? ? ? ? ? ? ? ? ? ? ? ? ? ? ?? 3学分
(4)中国外交? ? ? ? ? ? ? ? ? ? ? ? ? ? ? ? ? ? ? ?? 3学分
(5)当代全球问题概论? ? ? ? ? ? ? ? ? ? ? ? ? ? ? ?? 3学分
(6)外交决策学概论? ? ? ? ? ? ? ? ? ? ? ? ? ? ? ? ?? 3学分
(7)外交政策分析? ? ? ? ? ? ? ? ? ? ? ? ? ? ? ? ? ?? 3学分
? ?? 4、选修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 6学分
? ?? 5、社会实践(必修)? ? ? ? ? ? ? ? ? ? ? ? ? ? ? ? ? ?? 2学分
六、中期筛选考核
1、硕士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要对自己入学以来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写出实事求是的自我鉴定,认真填写《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登记表》。班级进行评议,班委会和班主任填写评语。
2、由导师审核硕士生入学后的全面表现,写出导师意见。
3、由系主任、导师等组成的系考核小组,在听取或审阅硕士生的科研报告(内容以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为主),以及根据硕士生的综合情况,签署考核等级(合格和不合格)。
4、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对考核小组的意见进行审议,通过后报研究生工作处和教务处。
5、对经研究生院批准的,考核为不合格者,按照相关规定做出处理。
七、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选题应有学术意义、现实意义或实用价值。
2、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并注重学术规范。
3、硕士研究生用于写作学位论文的时间,应不少于1学年,一般在三万字左右。
4、答辩时间要求在当年的5月20日之前完成,硕士论文提交给答辩委员与答辩时间之间的最短时间不得少于20天。
八、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硕士生的公共必修课要求在第一学年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第二学年完成。社会实践要求在第五学期末之前完成。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课程编号:X600001
课程名称:国际政治经济学
讲授对象:国际学部硕士、博士研究生
任课教师及职称:张宇燕教授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学时:60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首先要说明国际政治经济学与一国内部的政治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并简要介绍国内外在此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成果、流派。和国际上通行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以政治学为基础不同,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特别要讲授相关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重点讨论一国对外政策的内政基础和国家利益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亦是本课程着重讨论的题目,它们与民族国家和区域组织的关系也自然会被涉及到。在其中,一国的贸易金融政策的形成,尤其是国内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与讨价还价过程与机理,将构成本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全球问题及与此关联的世界政府(国际机构)和全球公共产品提供问题,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要求:
? ? 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微观、宏观和国际经济学的基础,特别是要具备政治经济学和历史以及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命题、检验手段、价值观念及前人所做的工作,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写出有发表水平的课程论文。
考核方式:口试、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2、康德:《历史哲学批判文集》
3、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
4、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
5、米塞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6、驮正编:《中国边疆经略史》
7、列宁:《帝国主义论》
8、宋新宁:《国际政治经济学》
9、彼德.林德特:《国际经济学》
10、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

课程编号:X600002
课程名称:国际关系前沿
讲授对象:国际学部硕士、博士研究生
任课教师及职称:国际学部副教授、教授及部分外请专家、学者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学时:60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 ? 当代国际政治与传统的国际政治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更出现了复杂多样的新特点、新趋势。该课程重点介绍和分析这些新现实,一方面评述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新见解、新方法,另一方面讨论研究者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国际政治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学要求:
? ? 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国际政治理论基础,通读相关研究资料,关心国际时事。对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理论命题及前人所做的工作,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写出有发表水平的课程论文。
考核方式:提交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有关国际政治研究的书籍、报刊及任课教师编著和推荐的著作。

课程编号:S610016
课程名称:国际政治理论
授课对象: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教师及职称:李少军教授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
学时:80
学分:4
课程内容概要:
国际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是讲授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
1、? ?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讲授国际政治作为一个学科的由来,以及这个学科在当代的发展。
2、? ?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对这个学科进行界定,讲授它的内涵和主要研究内容。
3、? ?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讲授国际政治学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方法和知识的类型,并且讲授该学科在方法论上的一些主要争论。
4、? ? 现实主义——讲授现实主义作为国际政治学中影响最大的一个范式的由来和发展,并分别介绍这个学派的主要分枝,并对其历史地位进行评论。
5、? ? 跨国主义——讲授跨国主义的主要内涵和与现实主义的对照,并且分别介绍属于这个范式的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学派。
6、? ? 其他非主流的国际政治理论——介绍现实主义与跨国主义这两个主流范式之外的其他理论学派,包括世界体系论、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等。
7、? ? 主权国家——介绍主权的概念与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特点。
8、? ? 非国家行为体——介绍非国家行为体,诸如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跨国公司等的属性与特点,并介绍它们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9、? ? 国际权力结构——介绍国际权力结构即世界格局的构成及其演变特点。
10、国际组织与冲突解决——讲授国际组织对国际冲突与争端解决的作用与机制。
教学要求:
认真阅读指定教材与参考书目,理解国际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范式,可以在把握这些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基础上,对国际政治的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1、? ?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参阅书中各章后面所开列的进一步阅读书目);
2、? ?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3、? ? 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课程编号:S610017
课程名称:国际战略学
授课对象: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生
授课教师及职称:李少军教授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
学时:80
学分:4
课程内容概要:
国际战略学的课程包括国际战略基本理论和各国战略分析两部分。本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是:
1、? ? 国际战略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介绍战略概念的由来与发展,战略概念的界定,战略的层次与类别,以及国际战略的内涵与研究范围。
2、? ? 国际战略要素——介绍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国家实力与战略资源,以及国际战略的地缘政治环境、国内政治要素和文化思想要素等。
3、? ? 国际战略决策——介绍战略决策体制、对战略目标的评估、对外部威胁的判断、对国家实力的评估以及战略手段的选择。
4、? ? 国际战略模式——介绍霸权战略、均衡战略、合作安全、“搭便车”以及和平共处等模式。
5、? ? 大国战略分析——介绍美国战略、俄罗斯战略、欧盟战略、日本战略等。
6、? ? 中国的国际战略选择——介绍中国的战略思想传统、新中国对外战略的经验与教训,以及中国在新世纪的国际战略选择。
教学要求:
认真阅读有关的参考书目,理解并掌握战略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能够联系实际,从战略的高度对国际关系进行分析,并能够就相关国家的战略思想与战略决策提出自己的判断。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1、? ? 陈忠经:《国际战略问题》,时事出版社,1988年;
2、? ? 高金钿:《国际战略学概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 余起芬:《国际战略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课程编号:S610018
课程名称:国际安全概论
授课对象: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教师及职称:李少军教授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
学时:80
学分:4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主要讲授国际安全的基本理论,并对国际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
1、? ? 安全概念的产生与安全研究的发展——介绍安全的基本概念以及安全研究作为一个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2、? ? 安全关系与安全研究的不同观念——介绍安全理论的核心概念即安全关系,以及国际关系不同范式对安全关系的不同阐释。
3、? ? 安全战略分析——介绍国家追求安全的不同模式和不同的安全战略选择。
4、? ? 国际冲突与合作——分析国际关系的两种基本表现,并阐释有关的理论概念。
5、? ? 干涉与干涉主义——介绍干涉主义的基本概念以及对国际关系与国际安全的主要影响。
6、? ? 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介绍经济安全的基本含义、特点以及国际关系中的经济战和经济危机等。
教学要求:
认真阅读有关参考书目,了解和理解国际安全的基本理论,能够分析国际安全的基本问题。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及书中各章后所列进一步阅读书目)。

课程编号:S610019
课程名称:中国外交
授课对象: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教师及职称:李少军教授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
学时:80
学分:4
课程内容概要:
阐释现代外交学的基本知识,介绍新中国的对外关系史,并探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 ? 国际关系中的对外政策——介绍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概念、影响国家对外决策的主要因素。
2、? ? 国家对外决策——介绍对外决策的类型、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以及对外政策工具。
3、? ? 外交的界定——介绍外交的本质与定义。
4、? ? 外交的历史演变——介绍外交的由来及其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当代外交的主要特征。
5、? ? 外交谈判——介绍外交谈判的不同战略与策略、讨价还价的过程与目标、外交谈判的不同阶段。
6、? ? 外交制度——介绍外交准则、外交惯例与外交机构。
7、? ? 新中国的外交史——介绍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四个不同阶段,探讨其经验与教训。
8、? ?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介绍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的总体模式、中西文明的对比,以及中国的对外关系哲学。
教学要求:
认真阅读有关的参考书目,了解并理解外交学的基本理论与概念,了解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并了解中国与世界的总体关系模式。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1、? ?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七、十六章(及章后开列的进一步阅读书目);
2、? ? 金正昆:《现代外交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 ? 刘山、薛君度主编:《中国外交新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课程编号:S610020
课程名称:当代全球问题概论
授课对象: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教师及职称:李东燕教授
授课方式:讲课、自学
学时:80
学分:4
课程内容概要:
第一篇:从国际政治到全球政治
? 第一章:国际政治研究与全球政治
? 第二章: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
? 第三章:关于全球问题研究的主要思想
? 第四章:全球政治研究的界定及研究对象
? 第五章:相关方法论及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篇:主要前沿问题
? 第一章:主权和主权国家的前途
? 第二章:全球市民社会
? 第三章:反全球化运动
? 第四章:全球治理
第三篇:全球问题研究
? 第一章:生态环境
? 第二章:恐怖主义
? 第三章:难民
? 第四章:移民
? 第五章:跨国犯罪
? 第六章:武器控制
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介绍和讨论全球政治理论和全球性问题为对象,旨在使学生对当今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能够有一个广泛的了解,并能理论结合实际,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做出理论和实证的分析。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1、? ?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 ?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 ? 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 ? [德]乌.贝克.哈贝马斯著,王学东等译:《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5.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1997

课程编号:S610021
课程名称:国际安全概论
讲授对象: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少军,研究员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
学时:60
学分:3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国际安全的基本理论,并对国际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
1、安全概念的产生与安全研究的发展——介绍安全的基本概念以及安全研究作为一个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2、安全关系与安全研究的不同观念——介绍安全理论的核心概念即安全关系,以及国际关系不同范式对安全关系的不同阐释。
3、安全战略分析——介绍国家追求安全的不同模式和不同的安全战略选择。
4、国际冲突与合作——分析国际关系的两种基本表现,并阐释有关的理论概念。
5、干涉与干涉主义——介绍干涉主义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国际关系与国际安全的主要影响。
6、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介绍经济安全的基本含义、特点以及国际关系中的经济战和经济危机等。
教学要求:
认真阅读有关参考书目,了解和理解国际安全的基本理论,能够分析国际安全的基本问题。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及书中各章后所列进一步阅读书目)。

课程编号:S610022
课程名称:国际战略学
讲授对象: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少军,研究员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
学时:60
学分:3
课程内容:
国际战略学的课程包括国际战略基本理论和各国战略分析两部分。本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是:
1、国际战略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介绍战略概念的由来与发展,战略概念的界定,战略的层次与类别,以及国际战略的内涵与研究范围。
2、国际战略要素——介绍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国家实力与战略资源,以及国际战略的地缘政治环境、国内政治要素和文化思想要素等。
3、国际战略决策——介绍战略决策体制、对战略目标的评估、对外部威胁的判断、对国家实力的评估以及战略手段的选择等。
4、国际战略模式——介绍霸权战略、均衡战略、合作安全、“搭便车”以及和平共处等模式。
5、大国战略分析——介绍美国战略、俄罗斯战略、欧盟战略、日本战略等。
6、中国的国际战略选择——介绍中国的战略思想传统、新中国对外战略的经验与教训,以及中国在新世纪的国际战略选择。
教学要求:
认真阅读有关的参考书目,理解并掌握战略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能够联系实际,从战略的高度对国际关系进行分析,并能够就相关国家的战略思想与战略决策提出自己的判断。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1、陈忠经:《国际战略问题》,时事出版社, 1988年。
2、高金钿:《国际战略学概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余起芬:《国际战略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课程编号:S610023
课程名称:国际关系理论
讲授对象: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少军,研究员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
学时:60
学分:3
课程内容:
国际关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是讲授国际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式。其中包括:
1、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发展——讲授国际关系作为一个学科的由来,以及这个学科在当代的发展。
2、国际关系学的学科界定——对这个学科进行界定,讲授它的内涵和主要研究内容。
3、国际关系学的研究方法——讲授国际关系学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方法和知识的类型,并且讲授该学科在方法论上的一些主要争论。
4、现实主义——讲授现实主义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一个范式的由来和发展,并分别介绍这个学派的主要分枝,并对其历史地位进行评论。
5、跨国主义——讲授跨国主义的主要内涵和与现实主义的对照,并且分别介绍属于这个理论群的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学派。
6、其他非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介绍现实主义与跨国主义这两个主流范式之外的其他理论学派,包括世界体系论、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等。
7、国际关系行为体——介绍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的属性与特点,并介绍它们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8、国际权力结构——介绍国际权力结构即世界格局的构成及其演变特点。
教学要求:
认真阅读指定教材与参考书目,理解国际关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范式,可以在把握这些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基础上,对国际关系的现实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1、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参阅书中各章后面所开列的进一步阅读书目)。
2、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3、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课程编号:S610024
课程名称:中国外交
讲授对象: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少军,研究员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
学时:60
学分:3
课程内容:
阐释现代外交学的基本知识,介绍新中国的对外关系史,并探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国际关系中的对外政策——介绍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概念、影响国家对外决策的主要因素。
2、国家对外决策——介绍对外决策的类型、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以及对外政策工具。
3、外交的界定——介绍外交的本质与定义。
4、外交的历史演变——介绍外交的由来及其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当代外交的主要特征。
5、外交谈判——介绍外交谈判的不同战略与策略、讨价还价的过程与目标、外交谈判的不同阶段。
6、外交制度——介绍外交准则、外交惯例与外交机构。
7、新中国外交史——介绍新中国对外关系的不同阶段,探讨其经验与教训。
8、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介绍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的总体模式、中西文明的对比,以及中国的对外关系哲学。
教学要求:
认真阅读有关的参考书目,了解并理解外交学的基本理论与概念,了解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并了解中国与世界的总体关系模式。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1、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七章、第十六章(及章后开列的进一步阅读书目)。
2、金正昆:《现代外交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刘山,薛君度主编:《中国外交新论》,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年。

课程编号:S610025
课程名称:当代全球问题概论
任课教师:李东燕
学时:60
学分:3
讲授对象:硕士研究生
教授方式:讲课、自学
本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目的要求:
? ? 本课程以介绍和讨论全球政治理论和全球性问题为对象,旨在使学生对当今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能够有一个广泛的了解,并能理论结合实际,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做出理论和实证的分析。
课程内容:
第一篇 从国际政治到全球政治
第一章 国际政治研究与全球政治
第二章 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
第三章 关于全球问题研究的主要思想
第四章 全球政治研究的界定及研究对象
第五章 相关方法论及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篇 主要前沿问题
第一章 主权和主权国家的前途
第二章 全球市民社会
第三章 反全球化运动
第四章 全球治理
第三篇:全球问题研究
第一章 生态环境
第二章 恐怖主义
第三章 难民? ?
第四章 移民
第五章 跨国犯罪
第六章 武器控制
考核方式:论文形式
主要参考书:
1、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 ? ? ? ? ? ? ? ? ? ? ? ??
3、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德]乌?贝克扣?哈贝马斯著,王学东等译:《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5、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 ,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199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编号:S610026
课程名称:外交决策学概论
讲授对象: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
任课教师及职称:王鸣鸣,副研究员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
学时:60
学分: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外交决策学的有关基本理论,具体内容有:
1、国际关系研究对象中的决策者个人和组织的重要作用;
2、决策理性与非理性;
3、搏弈论基础;
4、决策心理学;
5、组织的决策行为和过程。
教学要求:
阅读英文教材和参考书目,提出自己的问题,了解每一种理论范式的长处和局限性,运用其中一个或几个理论范式分析决策案例。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1、Richard C. Snyder, H.W. Bruck and Burton Sapin (ed),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2
2、Pierre Allan and Christian Schmidt, Gam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94, “Introduction”
3、Allison, Graham T., Essence of Decision, Boston, Little, Brown, 1971

课程编号:S610027
课程名称:外交政策分析
讲授对象: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
任课教师及职称:王鸣鸣,副研究员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
学时:60
学分:3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为运用外交决策理论分析外交决策案例的实验性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可以运用一种或几种决策理论对案例进行分解研究,培养一种应用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研究的案例将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或当时的国际热点问题设定。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1、Michael Clarke and Brian White (eds.), Understanding Foreign Policy: the Foreign Policy 2)System Approach, England,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1989.
2、N. Leites, The Operational Code of the Politburo, New York, McGraw-Hill, 1951.
3、Nigel Howard, Paradoxes of Rationality: The Theory of Metagames and Political Behavior,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71.
4、R. Axelrod (ed.), Structure of Decision: The Cognitive Maps of Elites,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5、Richard C. Snyder, H.W. Bruck and Burton Sapin (ed),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2.
6、Thomas C. Schelling,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yangharryl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
发表于 2007-4-2 19:34: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yangharryl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5#
发表于 2007-4-2 19:32: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ebecca 该用户已被删除
14#
发表于 2007-4-1 20:17: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19:55:38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2楼yangharrylg于2007-04-01 12:14发表的 :
不知道今年有多少人可以上社科院?感觉社科院很神秘。
如果都招满的话 国际片应该是20个左右吧

还好啦 大家不关注的缘故
yangharryl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
发表于 2007-4-1 12:14: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22:07:5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0楼rebecca于2007-03-31 21:42发表的 :
这是研究生培养方案,请问楼主对于,社科院招研究生方面有何信息没?
比如,招收哪些专业?
我看网上的,好像社科院直接是按什么什么系来招生.不是按照国际关系,国际政治这样的专业来招生的?
如果是这样,让人很纳闷:不知要报什么.
望不吝赐教.
按系别招生
但是在系别下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专业
专业下又分方向
具体请到研究生院网站上看招生目录
rebecca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发表于 2007-3-31 21:42: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07-3-31 21:00:00 | 只看该作者
老哥,谢谢你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20:06:33 | 只看该作者
啊~对了~
有几个副教授已经升教授了~
我改了几个~~还有漏网的可能.........
7#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6:22:43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当在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具备在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或者胜任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1、思想政治方面
掌握马列主义、毛**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和研究当代东北亚国际关系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深了解我国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自觉地将东北亚国际关系的研究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认清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对于东北亚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不断要求进步,培养吃苦耐劳、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素质,形成在学习和研究集体中高效率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初步能力。加强外事工作中的纪律观念,严守国家机密。
2、业务素质方面
比较牢固地掌握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从事本专业研究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了解东北亚国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弄清当代东北亚国际关系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培养对东北亚国际关系研究的浓厚兴趣。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国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状况,初步培养自己对专门学科和对象国的研究兴趣和专长。初步掌握研究工作的规范,学会研究工作方法,能够独立地从事本专业简单的研究工作。基本能够使用英语从事听、说、读、写、译工作。初步掌握研究对象国语言,基本能读懂专业文章。
3、身体素质方面
懂得身体和心理素质对保障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性,注意加强身体和心理素质的锻炼,自觉提高身体素质以便今后能够胜任有效开展研究工作。
二、培养方式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培养方式为加强基础理论学习,重视提高外语水平,不断强化科研能力,扩大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在实践中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外语能力和科研能力,了解科研组织和交流过程。
加强基础理论学习,要求研究生大量阅读国际关系和本专业研究方向的理论书籍,打好专业基础和理论基础,以本专业为中心将知识面全面扩大到相关的各知识领域。
重视提高外语水平是本专业对研究生的又一个基本要求。研究生首先应当在学校成为外语尖子生,在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积极努力。学好英语是外语能力培养的第一要求,研究对象国语言作为第二外语要有显著提高。
不断强化研究能力,要求研究生首先培养对东北亚地区重大国际问题的敏锐性,善于从维护和扩大中国在该地区根本利益的角度思考中国与地区各国稳定协调发展问题。根据基础理论学习和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思考,善于捕捉这些理论和问题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提高研究成果的表达能力,按照国际通行的科研成果表述形式,用规范、简练的语言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重视实践能力,要求研究生认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了解科研成果交流和科研组织的管理等科研全过程,全面培养科研能力。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科研成果交流,注重力所能及地参与各种国内外学术活动的组织活动。
三、研究方向
东北亚国际关系
系统学习和了解近代以来东北亚国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了解当今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基本结构和表现形态。从地区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角度,重点研究朝鲜半岛问题与地区大国关系之间互动的内部机制和表现形式,把握朝鲜半岛问题对于东北亚国际关系变化和意义和作用。
四、学习年限:三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1、公共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学分
②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3学分
(2)外国语课                         3学分
2、专业基础课
(1)国际关系前沿(必修)                   3学分
(2)国际政治经济学(必修)                  3学分
3、专业课
(1)朝鲜概论                         4学分
(2)韩国概论                         4学分
(3)东北亚安全概论                      4学分
(4)当代东北亚国际关系                    3学分
(5)朝鲜半岛问题                       3学分
(6)南亚地区概况                       3学分
(7)南亚国际关系与安全                    3学分
(8)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3学分
4、选修课
选修下列课程中的三门。
(1)经济学前沿                        3学分
(2)史学理论与前沿                      4学分
(3)文化人类学                        2学分
(4)计算机应用                        2学分
(5)韩语(必修)                       2学分
5、社会实践(必修)                       2学分
六、中期筛选考核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的规定》的规定执行。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综合考虑我国在21世纪前20年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需要、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应有一定的学术意义、现实意义或实用价值;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论文格式应按照要求编排;论文应作到概念清楚,条理分明,分析严谨,文句通顺精炼,文本工整,图表整齐清晰。硕士研究生用于学位论文写作的时间应不少于一学年,论文字数一般应在三万字左右。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课程编号:X600001
课程名称:国际政治经济学
讲授对象:国际学部硕士、博士研究生
任课教师及职称:张宇燕教授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学时:60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首先要说明国际政治经济学与一国内部的政治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并简要介绍国内外在此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成果、流派。和国际上通行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以政治学为基础不同,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特别要讲授相关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重点讨论一国对外政策的内政基础和国家利益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亦是本课程着重讨论的题目,它们与民族国家和区域组织的关系也自然会被涉及到。在其中,一国的贸易金融政策的形成,尤其是国内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与讨价还价过程与机理,将构成本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全球问题及与此关联的世界政府(国际机构)和全球公共产品提供问题,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微观、宏观和国际经济学的基础,特别是要具备政治经济学和历史以及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命题、检验手段、价值观念及前人所做的工作,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写出有发表水平的课程论文。
考核方式:口试、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2、康德:《历史哲学批判文集》
3、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
4、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
5、米塞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6、驮正编:《中国边疆经略史》
7、列宁:《帝国主义论》
8、宋新宁:《国际政治经济学》
9、彼德.林德特:《国际经济学》
10、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

课程编号:X600002
课程名称:国际关系前沿
讲授对象:国际学部硕士、博士研究生
任课教师及职称:国际学部副教授、教授及部分外请专家、学者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学时:60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当代国际政治与传统的国际政治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更出现了复杂多样的新特点、新趋势。该课程重点介绍和分析这些新现实,一方面评述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新见解、新方法,另一方面讨论研究者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国际政治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国际政治理论基础,通读相关研究资料,关心国际时事。对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理论命题及前人所做的工作,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写出有发表水平的课程论文。
考核方式:提交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有关国际政治研究的书籍、报刊及任课教师编著和推荐的著作。

课程编号:S630001
课程名称:朝鲜概论
授课对象: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教师及职称:朴键一副教授
授课方式: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
学时:80
学分:4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包括以下单元:朝鲜古代史;朝鲜近代史;朝鲜现代史;当代朝鲜政治;当代朝鲜经济;当代朝鲜军事;当代朝鲜外交;总结
教学要求: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要求研究生较为清晰地理清朝鲜的基本历史沿革概况,形成对朝鲜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概念,弄清朝鲜内部以及外部的基本问题,构筑起自己的知识架构,并且能够认清朝鲜内政与外交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能实时分析朝鲜突现出来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基础的观点。考核方式:每个单元讨论一次,占总成绩的30%,课程论文3000字,占总成绩的70%。
参考书目:
1、  《朝鲜近代史》。
2、  《朝鲜现代史》。
3、  《中朝关系史》(上、下)。
4、  石源华:《冷战以来的朝鲜半岛问题》,高句丽出版社,2001年。
5、  林今淑:《朝鲜经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6、  《Modern History of DPRK》,朝鲜外国文出版社,1990年。
7、  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8、  《当代亚太》,1990—2002年相关文章。

课程编号:S630002
课程名称:韩国概论
授课对象: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教师及职称:朴键一副教授
授课方式: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
学时:80
学分:4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包括以下单元:韩国古代史;韩国近代史;韩国现代史;当代韩国政治;当代韩国经济;当代韩国军事;当代韩国外交;总结
教学要求: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要求研究生弄清韩国的历史沿革,形成基本的历史架构和概念,对韩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经济起飞的动因、军事制度和外交战略有一定的把握,对朝鲜半岛相关问题的发展趋向有自己的认识,并能够根据有关资料和国际形势做出自己独立判断,能够站在中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从宏观上应对有关问题。考核方式:每个单元讨论一次,占总成绩的30%,课程论文3000字,占总成绩的70%。
参考书目:
1、《韩国近代史》。
2、《韩国现代史》。
3、李好好:《韩国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4、石源华:《冷战以来的朝鲜半岛问题》,高句丽出版社,2001年。
5、张蕴岭:《韩国市场经济模式》,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
6、高连福:《东北亚国家对外战略》。
7、《当代亚太》,1990—2002年相关文章。
8、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课程编号:S630003
课程名称:东北亚安全概论
授课对象: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
授课教师及职称:朴键一副教授
授课方式: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
学时:80
学分:4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包括以下单元:朝鲜半岛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战略地位;朝鲜半岛问题的历史形成;冷战格局下的朝鲜与韩国;冷战后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冷战后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安全;冷战后朝鲜半岛局势与大国关系;21世纪初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安全;总结
教学要求: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要求研究生较为清晰地认识朝鲜半岛问题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冷战格局下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及其相互关系的总体情况,把握冷战后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与东北亚国家关系的变化情况,认清冷战后朝鲜半岛局势与东北亚大国关系互动的新特点,对21世纪初朝鲜半岛局势与大国关系互动的总体趋势有一个整体性的判断。
考核方式:每个单元讨论一次,占总成绩的30%,课程论文3000字,占总成绩的70%。
参考书目:
1、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李五一:《大国关系与未来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李少军:《国际安全警示录》,金城出版社1997年。
4、石源华:《冷战以来的朝鲜半岛问题》,高句丽出版社,2001年。
5、张蕴岭:《探求变化中的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6、高连福:《东北亚国家对外战略》。
7、《当代亚太》,1990—2002年相关文章。
8、崔丕:《东北亚国际关系史》,吉林人出版社出版1991年版。

课程编号:S630004
课程名称:南亚地区概况      
授课对象: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教师及职称:孙士海、刘建教授
授课方式:讲授及讨论
学时:60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南亚简史;南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基本情况;南亚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南亚国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南亚的民族、宗教构成和问题。
教学要求:
结合发展经济学理论讲授南亚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不仅让学生了解南亚地区的基本情况。
考核方式:结合专业写短篇论文。
参考书目:
1、《南亚政治经济发展研究》 高鲲、张敏秋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印度社会述论》,陈峰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孙士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S630005
课程名称:南亚国际关系与安全
授课对象: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教师及职称:孙士海、刘建教授
授课方式:讲授及讨论
学时:60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1、南亚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地区内部的国家关系。
2、南亚国家的对外政策和与外部国家的关系。
3、南亚的核武器计划和国防政策。
4、影响南亚安全的因素,包括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个方面。
教学要求:
结合国际政治理论讲授南亚的国际关系;不仅让学生了解基本情况,而且更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考核方式:结合专业写短篇论文。
主要参考书目:
1、《南亚的政治、国际关系及安全》,孙士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孙士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喜马拉雅山情节:中印关系研究》,王宏纬著,中国藏学出版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6 22:3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