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问当前中国经济走势:把好的苗头稳定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5-21 09:4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3月22日,江西玉山县冰溪镇小徐村村民徐银仙(左二)等正在当地的销售网点选购家电。
从出口主导到内需拉动:中国经济正实现战略转型
    新华网北京5月20日电 题:“把好的苗头稳定住”——三问当前中国经济走势
    新华社记者刘铮、周英峰      
    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中国经济,世人瞩目。4月份数据出炉后,中国经济走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众说纷纭。当前中国经济走向如何?未来如何发展?下一步政策取向是什么?围绕这三个关键问题,国家部委和研究机构的有关人士发表了看法。
    4月份经济是否继续向好?
    在经济增速去年四季度出现明显下滑后,人们期待着中国经济出现向好。一季度数据让人们认为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4月份的数据是否延续了这种积极向好?
    “4月的经济数据和一季度数据是一个整体,表明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统计显示,1至4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9个百分点;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8%,在物价降幅扩大的情况下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但明显高于岁末年初水平。
    作为宏观经济先行指标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连续五个月回升。在3月份一举突破经济扩张与收缩分界线50点关口后,4月份PMI继续攀升,达到53.5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表示,从今年前4个月的数据来判断,中国经济表现好于预期。经济恢复的态势得到巩固,虽然4月份某些数据出现了小幅波动,但从以往历史来看,恢复过程中出现小波动也很正常。
    在投资高位加速增长、消费保持良好的情况下,出口形势依然严峻。4月份,中国出口尽管按工作日计算环比有所增长,但同比下降22.6%,降幅继续扩大。
    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分析,受国家扩大投资政策推动,今年以来投资表现突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消费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回落,也是积极的。这些说明中央一揽子计划见到了效果。最难的、形势最严峻的就是出口,出口同比依然明显下滑。

    “目前的中国经济运行,两种力量还处于胶着状态,还不能说已经复苏了,但也不能说还在往下走,应当说出现了积极向好迹象。”王一鸣认为。
    积极向好迹象能否持续并扩大?
    一系列数据告诉人们,中国经济的确出现了积极向好迹象,4月份从总体上继续了这一势头。能否延续并扩大这种迹象,并最终发展成为经济复苏,是要害问题。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是呈反弹复苏的“V”形或“U”形,还是会出现二次探底的“W”形,人们非常关心。
    “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中国经济仍处于困难时期。要落实好中央各项措施,把好的苗头稳定住。”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指出,4月份一些数据出现了一些波动,提醒我们应当谨慎、冷静,各项政策要着力于形成支撑未来增长的长期活力。
    4月份,全国发电量同比下降了3.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了1.5%和6.6%。此外,1至4月份的银行新增贷款超过去年全年,虽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但也不能忽视由此带来的信贷风险,以及新开工项目后续资金来源问题。
    中国出口形势未来依然严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张小济预计,上半年出口同比降幅会在20%左右。欧、美、日经济可能会在底部振荡相当一段时间,全球经济仍处于困难时期。
    “只有政府投资成功带动民间资本,只有国内消费进一步启动,经济增长才稳固。”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指出。
    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司长徐林表示,宏观调控部门正密切跟踪经济走势,也有出台新措施的足够的资源空间保证。目前,中国政府负债仅为GDP20%左右。今年安排的年度财政赤字为9500亿元,约占GDP2.8%。
    徐林透露,如有必要,可能会推出更多刺激经济的措施:既可以加强现有经济刺激计划,也可以将已预备好的计划拿出来,或增加新的刺激计划。希望能够实现中国经济“V”形恢复,而非“W”形。
    还有哪些政策着力点?
    为巩固并进一步扩大经济积极成果,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如何?在扩大投资政策效果已经越来越明显的同时,还有哪些政策着力点?从最近几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内容和决定,能够看出政策的动向。
    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这不仅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也有利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底前,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同时,统筹解决其他城镇未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中央财政新安排一次性补助资金429亿元。
    “下一步宏观政策应当是更侧重于扩大消费。虽然消费拉动经济见效慢一些,但这是大方向。”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指出,无论是直接采取财政补贴等措施,还是通过完善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减轻消费者后顾之忧,扩大国内消费的政策取向是非常明显的。
    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司长徐林说,长远而言中国经济发展要加大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体措施包括逐步建立保障住房体系、推进医疗改革,从而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等。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科技支撑能力也成为政策的着力点。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安排,中央财政预算今年安排328亿元,2010年安排300亿元左右,主要推动11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此外,今年中央以贷款贴息为主的方式,安排200亿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
    “科技支撑和技术改造是着眼长远之举,对提高中国经济的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王一鸣说。
    当前中国经济仍然有着足以支撑其较快发展的庞大市场,有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的强劲驱动力。只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揽子计划,密切观察经济走势,随时应对新问题新情况,中国经济会克服种种困难,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解读4月份中国经济数据:经济向好 尚需巩固
    随着工业和消费数据13日的公布,4月份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全部“出炉”:投资加速,消费良好,出口同比降环比升;工业增速略有回落但高于年末岁初,房地产景气止跌,物价降幅有所加深……
    “4月份的中国经济运行表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中央一揽子计划成效初显。但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中国经济仍处于困难时期。要落实好中央各项措施,把好的苗头稳定住。”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
===进出口环比再现增长===
     经济数据:
    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707.3亿美元 同比下降22.8%
    海关总署12日发布的数字显示,按工作日平均计算,今年4月份与3月份环比进出口值增长10.4%,其中出口增长6.9%,进口增长15.1%。前4个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754.3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净增加184.5亿美元。
    中国与三大贸易伙伴贸易额4月份均环比增长
    中国食品出口实现5个月来首次增长
    数据解读:
    进口可能先于出口企稳 贸易顺差仍会同比负增长
    4月份我国出口连续六个月负增长,但环比增幅上升。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外需没有进一步恶化,但出口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进口可能先于出口企稳,未来数月贸易顺差同比负增长可能会持续。
===外贸企稳===
     经济数据:
    海关总署:外贸企稳 4月单月进出口环比再现增长
    一般贸易进出口环比继续保持增长,加工贸易进口环比增长明显: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4月份,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843.7亿美元,下降21.3%。其中出口416.4亿美元,下降23.8%;进口427.3亿美元,下降18.7%。从环比来看,4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2.3%、8.3%和16.4%。4月份,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681.7亿美元,下降24.8。其中出口437.1亿美元,下降23.2%;进口244.7亿美元,下降27.4%。环比来看,4月份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8.3%、5%和14.9%。
    出口商品中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环比增长:海关统计显示,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较3月份环比表现出增长势头。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73.7亿美元,同比下降11.2%,环比增长3.9%;纺织纱线及织物出口51.2亿美元,同比下降14.4%,环比增长13.4%;家具出口21.8亿美元,同比下降8.2%,环比增长2.7%;鞋类产品出口20.6亿美元,同比下降4.5%,环比增长3.8%;塑料制品出口12.1亿美元,同比下降5.7%,环比增长11.9%;箱包出口11.5亿美元,同比微降0.4%,环比增长22.4%;玩具出口5亿美元,同比下降10.9%,环比增长18%。此外,4月份,我国机电产品出口544.7亿美元,同比下降22.2%,环比增长6.1%。
    数据解读:
    外贸环比数据现暖意 投资持续强劲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表示:从环比数据显示的变动趋势来看,外贸最危险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但是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交通银行研究部研究员刘能华预计,进出口环比正增长态势有望持续,而进口同比降幅将逐步缩小。
    商务部日前发布报告称: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和蔓延,世界经济短期内明显复苏的可能性不大,美欧日经济很可能在底部震荡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数据:
    前4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37082亿元 同比增长30.5%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4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7082亿元,同比增长30.5%,增幅比一季度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16055亿元,增长39.3%。
    70大中城市房价降1.1%
    数据解读:
    投资强劲增长 力挺GDP反弹
    1-4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0.5%,比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可能更快。
    一些专家认为,未来数月基建项目将持续发力,从而带动整体投资保持强劲。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将带动二季度GDP环比增速进一步反弹,预计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速的拉动在4.6至4.7个百分点。
    专家观点:
    财政部副部长: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初见成效
    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20日在京表示,今年以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揽子计划已经初见成效。
    今年1至4月份中国固定资产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9个百分点。
    1至4月份中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68万亿元,同比增长90.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95.8个百分点。
    1至4月份中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万亿元,同比增长15%。
    中国外贸进出口企业也继续呈现企稳的趋势。
    丁学东说,这些积极变化表明,中国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措施是及时、有力、有效的。
    刘熀松:中国经济可能运行在“U”型中间部分
    中国经济已经见到了最坏的情况,正在逐步好转。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我国经济急剧下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高盛(亚洲)联合开发的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结果表明,自去年12月以来,先行指数已连续4个月回升,2008年11月到2009年3月,该指数分别为97.4、98.0、98.6、99.1、99.7。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连续5个月回升,去年11月到今年4月该指数分别为38.8、41.2、45.3、49.0、52.4、53.5。今年1至4月新增信贷规模高达5.17万亿元,4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高达29.72%。广义货币供应量超常规增长, 4月达到了25.95%,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也达到了17.48%。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达到了28.8%,真实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了15%,真实增速比去年同期高了3.6个百分点。股Shi反弹,房市回暖,车市表现超过预期: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显露了复苏迹象。
    姚景源:经济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16日在“2009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强化企业风险管理高层论坛”上表示,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表明,中国经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持续下滑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另外,主要经济指标的月度环比出现了积极向好的变化。但他同时强调,今年应该把出口的形势想得更严峻一些。

图表:我国前4个月累计贸易顺差同比增长32.4% 新华社发
    发改委官员:坚信中国今年能实现经济增长8%
    新华网香港5月18日电(记者陈济朋 程茗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18日在香港表示,中国内地2009年全年经济增长肯定能够达到8%,理由是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超过预期,经济恢复的态势得到巩固,而政府也有足够的资源空间保证在今后几个月内采取更多措施刺激经济。
    评论:
    中国经济复苏的“数字”在哪儿?
    连日来有关一系列4月份经济数据陆续发布,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经济复苏可持续性的关注。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物价数据: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均同比下降,且降幅都比上月有所加深。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最新信贷数据: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5918亿元,低于一季度月均1.5万亿元的规模。
    翌日,海关总署发布的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显示:除了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增加32.4%,净增加184.5亿美元外,今年1至4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双双呈下降趋势。
    一系列敏感经济数据的发布,让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态势更加扑朔迷离。中国经济是否在沿着先前的趋向继续转暖?如何确认中国经济是否复苏?
    五位经济专家激烈交锋:中国经济发展之路怎么走
    陆家嘴论坛现场,出现了两天来最激烈最精彩的一次交锋。这场交锋出现在上午以“中美经济与全球经济复苏”为主题的第三分会场。无论是主题发言,还是问题互动,四位嘉宾———高盛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的观点都有不同的碰撞,甚至是激烈的交锋,连主持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也在互动环节表达了他的一些观点。一时间,现场气氛热烈,香格里拉大酒店浦江楼上海厅被挤得满满当当,听到精彩处,听众还不时以热烈掌声回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15:5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