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08年度的上市公司年报里,高薪酬无疑成了高管薪酬的主流。对薪酬过高的高管进行降薪是必要的。在当前经济困难时期,降薪有利于企业高管与企业、与员工共患难,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降薪也可以避免社会财富两极分化的加剧。
但不是任何公司的高管都应该降薪。如果也针对其他公司高管,显然就会遭遇尴尬。日前ST秦岭[3.73 1.08%]总经理王清海的薪酬就不适合于“降薪令”。王清海是2008年8月29日上任ST秦岭总经理职位的,在2008年9月到12月这4个月的时间里,王清海的薪酬仅为3300元,平均每月只有825元,且无股权激励收入。王清海的低薪一时间成了市场的热点话题,很多人提出了异议,舆论显示了过低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同样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王清海的低薪酬显然体现不了王清海作为企业总经理的价值。825元的月薪不仅不能养家糊口,甚至就是王清海的个人开支都不够。作为企业的总经理,如果还要为自己的开销发愁,为养家糊口发愁,这样的总经理能一心一意地为公司的发展尽职尽责吗?除非王清海不称职,但如果是不称职的话,就不应该坐在总经理的位置上,而既然是在总经理的位置上,王清海就应该要拿与这个位置相匹配的薪酬,而不是一个普通员工的工资。如果总经理也只是拿员工的薪酬,总经理的积极性从哪里来?这不仅体现不了总经理的价值,甚至也承担不了总经理的责任。
不仅如此,高管的薪酬太低也不利于企业高管的廉政建设。高薪能不能养廉这种说法当然值得商榷,不过“过低的薪金”导致管理者心理不平衡,滋生腐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当企业的高管们拿的薪酬甚至还不够自己一个人开销的时候,那么不排除有的高管会把各种私人费用开支都转移到企业的费用开支中来。甚至不排除有的高管会因此而以权谋私、损公肥私。企业将会因此而付出更大的代价。
日前,中海油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在谈到自己的高薪问题时表示,“我拿太低工资独立董事不放心”,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面对高管的低薪,人们不仅会怀疑高管的能力,更担心高管腐败的可能性。
因此,有关部门在规范企业高管尤其是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时候,在限制高管高薪酬的同时,也要为高管们制订出一个最低工资标准,这也是合理的薪酬体系所必须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牟修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