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过来人分析跨专业考研备考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4-23 09:1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多同学在决定考研后都会遇到选择专业的问题,同时很多同学由于不同的原因会考虑跨专业考研。考研教育网网友对跨专业考研的报考原因及选择专业技巧进行了分析,供2010年的考生参考:
  一、跨专业考研的原因分析
  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原因:
  1.进入大学时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非己初衷的专业,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依然不甘心;
  2.当初年少无知,随便填的一个专业,以为自己会喜欢,却发现全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至少不是最爱;
  3.几年下来(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已工作若干年),仔细思考,觉得自己若坚持本专业或现工作定然无前途无钱途,需要投身到人们公认的热门专业中去,才觉得踏实、前路光明;
  4.并非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求知欲强烈,真正希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想要跨专业的考研人绝对都是不失梦想,充满挑战意识的人们。
  二、专业选择技巧
  跨专业考研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考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跨专业不能盲目地选择。需要考生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和选择。

  理转工易,理工转文易,经济类转纯文科易,反之则难。原因很简单,文科生从高中开始即与深奥的理工科告别,而理工科学生即使进了大学,也有大学语文课的选修课熏陶,更别提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读物。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文科侧重于感性认识,只要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就可以基于已有的中文基础深入学习;而理工科中在推理,其学科体系循序渐进,难以跨越。因此,理科作为基础性理论学科,可兼容的范围较广。
  跨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循“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如果报考院校设有交叉学科,则可以作为参考。最安全的方法是找同一门类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化学转药学,数学转理论经济学等。总而言之,最好能找到专业间的“交集”。如果不是自身实力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跨专业应考虑到自身的优劣势。由于数学和外语是公共科目,因此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尤其是数学基础尚可的同学,转考经济、信息管理类有数学科目的专业就比较具有优势,因此,这类考生去报考纯文科类的专业,从考试的角度来说丢掉自己的优势科目无疑比较可惜。相反,文转理就不同了, 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
  有的学校和院系欢迎鼓励外专业报考,而有的学员可能持不认可态度。另外,根据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选择导师也很重要。比如新闻学专业,研究中西比较的导师多欢迎外语系学生报考,因为这样在科研中就能翻译一手的外文资料;而研究方向是中国新闻史的导师,就更愿意要历史、古典文学专业的考生。
  如果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复习时除了要吃透书本外,还要培养报考专业的思维方式,熟练把握报考学科的基本概念,不能只浮于皮毛,不解精髓。另外,复习中应拓宽该领域视野,通过学术期刊,了解该领域的热点、焦点、新课题等。这不仅对于复习备考很有帮助,也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打下了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15:43 , Processed in 0.32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