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考点5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1)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一路线的简明概括。
(2)党的基本路线是建国以来党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七大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基本路线,是我党对奋斗目标认识的深化,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
(3)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最重要的是把握其实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考点6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1)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命运,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2)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相互贯通、相互依存,内在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这两个基本点。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改革必然失去正确方向。②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就不能与时俱进。③二者的统一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
考点7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①从性质和目的来看,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体制,扫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促进生产力发展,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②从社会发展的动力看,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③从特点来看,改革同革命一样,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首先,改革是对旧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不是细枝末节的简单修补。其次,改革是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全面改革。再次,改革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利益格局、相互关系、思想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因此,改革完全可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2)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的区别:①条件不同。第一次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