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意媒体评论称灾难面前东西方领导人风格迥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4-13 16:0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新网4月13日电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日前在视察该国地震灾区时一句“居住在临时的避难帐篷中却有如周末野营度假”的安慰,在一时间引起了轩然大波。意大利《欧联时报》12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说,同样是一场灾难,让我们看到了西方领导人的洒脱和乐观,也看到了东方领导人的稳健和沉着。西方领导人的风趣洒脱,东方领导人的稳健沉着虽然风格迥异,却都饱含着对遭遇磨难民众的同情和鼓励。

  文章摘录如下:

  截止到目前为止,4月6日发生在意大利中部拉奎拉的6.3级地震,已经导致了289人死亡。意大利在10日为地震死难者举行了国葬,并决定把4月10日订为“全国哀悼日”。在意大利所遭遇的这一场三十年来最强烈的地震灾难中,已有千余民众受伤,数以万计民众无家可归。

  尽管救援和恢复工作正处于有序进行中,然而弥漫在民众心中的哀伤以及对未来的茫然却仍旧存在。原本安定幸福的生活在瞬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所打乱,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打击挑战着人们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情绪。而恰恰是这个时候,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视察地震灾区时一句“居住在临时的避难帐篷中却有如周末野营度假”的安慰,却又在一时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尽管一些民众认为总理的此番形容实在有几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不过贝卢斯科尼却解释称:“我不认为我的话不合适,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保持乐观和无拘无束,我不想看到到处都充满了悲观、绝望甚至死亡的气氛。”一句话究竟说得是否恰逢其时,恐怕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各说各的理,最后讨论的结果也未必能得出一个标准的答案。至于究竟该怎么理解“帐篷生活像野营”,笔者认为不至于牢牢抓住字面意思,也不应该太片面。毕竟语言的风格与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笔者不禁联想到,去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胡Jintao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Jiabao总理也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在视察灾区的过程中,我们的总理说出了“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你们幸存活下来,就好好活下去”“活着的人的努力、你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等等感人至深,鼓舞士气的言语。


  同样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意大利总理用轻松风趣的语言安抚无家可归的民众,希望所有人在逆境中仍旧可以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而中国领导人却通过鼓舞士气的激励,促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得以凝聚,促使中国人民无坚不摧的中国力量得以彰显。西方领导人的风趣洒脱,东方领导人的稳健沉着虽然风格迥异,却都饱含着对遭遇磨难民众的同情和鼓励。

  大相径庭的语言风格源自于东西方社会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模式。对于素来有着“浪漫之都”美誉的意大利而言,洒脱和不羁堪称其特征。选择乐观和诙谐来勇敢面对恰恰符合其民族特质。对于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深厚文化积淀,一个经历过苦难和磨砺的民族,却往往往更崇尚一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同样是一场灾难,让我们看到了西方领导人的洒脱和乐观,也看到了东方领导人的稳健和沉着。无论是怎样的风格,我们都希望其能够给与困境中的民众一份希望,一种力量。(博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5:5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