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4月10日电题:好转迹象初显 前景难言乐观——我国首季外贸形势透视
新华社记者周英峰 朱立毅
4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了备受期待的3月份外贸进出口情况。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贸形势日趋严峻,出口增速显著下滑,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今年一季度,外贸形势该如何判断,又将怎样发展,还有哪些应对措施,记者采访专家、企业家进行了解读。
![]()
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一景(2008年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外贸好转迹象初显
去年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仍保持较高增速。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外贸形势从11月急转直下,当月进出口总值、出口值和进口值分别下降9%、2.2%和17.9%,均为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12月,跌幅又有所加深。
今年以来,外贸形势明显趋紧。1月进出口总值、出口值和进口值跌幅分别达29%、17.5%和43.1%。2月份,出口值跌幅又加深至25.7%。
据海关统计,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下降20.9%,出口下降17.1%,进口下降25.1%。与前2个月相比,同比降幅分别减少6.3个、4个和9.1个百分点。按平均工作日水平的可比口径计算,环比分别增长23.8%、32.8%和14%。
“这些指标均表明3月份我国对外贸易开始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阅读:今年3月份我国对外贸易出现明显好转迹象】
去年以来,针对外需放缓的形势,我国采取了调整出口退税、解决出口企业融资、推进出口商品内销等多项措施。同时,很多企业在市场压力下,加快产品升级、产业转移和技术设备更新的步伐,努力保生产、保市场。
“外贸进出口跌幅有收窄之势,并不意味着外需有所好转,而是国家采取的政策和企业的自主调整开始见到了一些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所所长张燕生说。
从出口来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3月份服装、家具、鞋类、箱包等产品出口同比、环比均实现了正增长。同期,机电、粮食、肥料、钢材出口虽然同比仍下降,但环比也实现了正增长。
据浙江步步乐箱包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家云介绍,去年以来虽然贴牌的箱包出口订单减少了一半,但该企业自有品牌的箱包出口仍在增长。目前,该企业已接的订单,就可消化2个月左右。
·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0.9%
·中国外贸形势依旧严峻但跌幅有所收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