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知识脉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4-12 16: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大爱好外院的同志们,我是进军07年外院国关失败的战友,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找到的资料和大家一起迎接08年的挑战。
   冷战后国际关系 第一讲 冷战的结束及其原因

冷战结束的标志:
1、东欧剧变
2、德国统一
3、华约瓦解
4、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渐进的变化——以波兰为代表。
(2)主动的变化——以匈牙利为代表。
(3)突发性的变化——以捷克斯洛伐克为代表。
(4)疯狂性的变化——以罗马尼亚为代表。
东欧剧变的原因:
(1)由苏联的绝对控制所引发的东欧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导致了政治变动。
(2)戈尔巴乔夫的自由选择原则对东欧剧变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政策。
(3)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与介入。
2、德国的统一
?        东德的政治剧变是德国统一的必要条件。
?        1989年11月9日两德边界开放被看作是德国统一的序幕。
?        德国***了几十年,但统一的过程历时还不到一年,具体时间是1989年11月9日——1990年10月3日。
?        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德国统一的准备阶段(1989年11月9日——1990年3月18日)
1989年11月13日,莫德罗提出了成立两德“条约共同体”的建议。
1989年11月28日,西德的总理科尔提出了关于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提出要建立联邦国家。其中第5点指出,民主德国应建立一个“具有民主合法性的政府”,这是发展两个德国间的邦联结构并最终建成德意志联邦的“绝对必要的前提”。
1989年12月7日和1990年1月28日,东德各党派举行了两次“圆桌会议”,多数人主张与西德统一。1月28日的“圆桌会议”决定,东德1990年3月18日举行“自由选举”。
1990年2月1日,东德又提出了分4个阶段实现统一的主张,但提出统一后的德国要保持中立。科尔对莫德罗的建议表示欢迎,但反对德国中立化的主张。
2月17日,两德总理会晤时,科尔提出了首先建立以西德马克为基础的两德货币联盟作为实现德国统一的决定性步骤的建议,但莫德罗表示反对。

西德为东德的大选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和财政支持 ,最后西德支持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在选举中获胜。
第二阶段:两德的经济、货币统一阶段(1990年3月18日——7月1日)
1990年4月12日,民主德国大联合政府成立,东德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梅齐埃当选为总理。4月19日,德梅齐埃在发表施政纲领时提出民主德国同意与联邦德国建立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使用西德马克;同意在民主德国恢复州的建制,按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3条规定加入联邦德国。这表明两个德国在统一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很快,双方就分别宣布将于7月1日建立两个德国的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
1990年5月18日签订《货币——经济——社会联盟条约》,这也被称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2:51 , Processed in 1.5468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