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看"大棋局”时,看到一段话,或许更有助于对07第2个问题的理解。那一个段落前面是这么讲的
“尽管俄罗斯会对北约扩大到中欧国家表示反对,但它很有可能会最终对于默认,因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这些国家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差异越来越大。相反,俄罗斯很难默认乌克兰加入到北约,因为一旦作出这种默认就意味着乌克兰的命运从此完全和苏联脱钩了。然而如果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此书中一直指出苏联一直试图使底这成为定局),他就自然而然是属于中欧的一部分,那作为中欧一部分自然而然会随中欧和北约和欧盟挂钩而与之挂钩。”
以上是我对前面内容的蹩脚翻译。紧接着这些,下面有这么句话
“Russia's acceptance of these links(乌克兰和中欧,和欧盟)would then define Russia's own decision to be also truly a part of Europe. Russia's refusal would be tantamount to the rejection of Europe in favor of a solitary "Eurasian" identity and existence.(Eurasian是指书中认为俄罗斯一直把自己定位为跨欧亚的大国,而不是单纯的欧洲或亚洲国家)
我觉得这段话就涉及到了一个对identity的认知问题,以及这种认知的持久性和由此产生的对自己利益的定位。
2,关于身份的问题,不知道07是不是就是说的是英文中的"identity",如果是,我觉得最好不要局限于中文的翻译“身份”这个概念上去理解,“身份”这个翻译并不能完全对等英文“identity",我觉得的很难为这个英文单词在中文中找到一个对等词,事实上很多英文在汉语中是没有对等词的,所以我觉得仅仅从汉语"身份”这个词去理解会误导你的。言归正传,我从"identity"这个词出发,我觉得这个词就类似于亨廷顿曾经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who we are?"要回答的答案一样。所以“identity"在我看来显然是一个包括了一个历史延续的,包括文化的,深植于人心里的一种对自我的认识。所以我觉得这种自我认知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只是变革的但不会是轻易会改变的,可以说改变的可能性是极其小的。比如很自然我从小就知道我是个中国人,整个中国社会在发展在变化,显然作为一个公民的利益定位也在不断变化进步,但那是对个人局部利益的调整,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这种利益我觉得是还是保持着本来的essence的。另外如果从个人局部的身份而不是说广义的中国人的身份来看,即,比如我自己是个商人,那么不管我的生意领域有多大变化,我作为一个商人的利益是不变的,而具体领域的利益当然是变化的,只有当我从一个商人变为农民时,那我就不再有作为一个商人对自己利益的定位了。所以,很显然,一个人可以对自己的认知由一个商人变为农民,但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由中国人变为美国人可能性就比较小了。所以我觉得07所谓的身份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历史,文化祭奠以及个人认知先决的,而不是说你有意识的构建怎样一种身份,当你决定为构建某种身份去努力时,你已经为自己定位了,你的身份已经形成了,所以显然身份不是需要构建后才形成的,也所以变革中的中国是有自己的利益的。
哎,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越说越混了,不过反正我觉得我是可以理解温特说的意思的,当然也许是错误的理解。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