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贸易保护主义为什么不长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4-1 14:3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增加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不是长久之计
(Daniel J. Ikenson, 加图研究院贸易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很多国家的政府对本国金融和房地产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干预,使得长久以来被认为已得心应手的经济政策又一次引起了争论。一些政府开始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关税、增加其他贸易壁垒;另一些政府对本国工业进行补贴,或者悄悄地使经济政策倾向于提高本国企业“竞争力”。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对本国利益的大力扶持,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引导其他国家政府也同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贸易政策圈中的学者、经济学家和记者们,已经感觉到了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他们大多认为,这种死灰复燃是不可避免的,这会对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在报纸专栏和智囊团的报告中,似乎看不出对现行的建立在贸易准则基础上的贸易系统有任何信心。62年前确立的这种贸易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降低保护主义的爆发几率,但现在似乎并没有办法来迎接62年以来的最大挑战。
不过这些观点并不能充分反映事实。事实是:大部分政府更愿意采取开放贸易和投资的经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了在一些经济衰退时期,世界并没有见证到对自由贸易和投资这一趋势的明显违背。越来越多的政府意识到,当经济政策能增加人们相互交易的自由度时(包括与国外的自由贸易),国家能获得比限制自由贸易时更理想的经济成果。而贸易保护主义限制了人们的选择权,因此会损害人类自由和经济效率。
被广泛接受的贸易规则以及全球经济体系必须开放才能成功的现实,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任何贸易保护主义的爆发都是暂时的。事实上,政策制订者们也被建议,通过单方面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来应对经济低迷,因为这样做可以扩大选择、降低成本、刺激各类结构性改革,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一个有伸缩空间但不会断裂的贸易系统
创建一个以贸易准则为基础的贸易系统,有一个动机:要确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扶摇直上的报复性贸易保护主义不会重演。从1947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开始,经过随后的七次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最终于1995年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直到现在,这一目标得到了世界的支持。
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所制订的贸易准则,目的是鼓励自由贸易,但也允许政府在选择自由化速度时拥有一定的灵活性,并且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重设或增加贸易壁垒。该贸易准则区分了“约束关税税率”和“适用关税税率”。约束关税税率是成员国可以用于阻碍进口的最大税率(每一商品类别),而适用关税税率则是常用税率(每一商品类别)。通常来说,发达国家的约束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也就是说,对富裕国家所允许的最高关税率,要大大低于贫穷国家的最高关税率。
准则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更容易受到伤害,因为贸易和投资的增加会给他们的经济带来快速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对社会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该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去应对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说,自主权的大小取决于每个国家约束关税率和适用关税率之间的差距。如果适用关税率相对于约束关税率来说很低,那么在需要应对风险时,就有很大的让步空间来提高关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约束关税率和适用关税率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
印度的简单平均约束关税率为50.2%,但简单平均适用关税率只有14.5%。所以,印度政府可以把关税提高近四倍而不违背世贸组织的规定。同样,巴西的平均适用关税率为12.2%,而平均约束关税率却高出一大截,为31.4%。相反,中国的自主权即让步空间则小得多,其平均约束关税率为10%,而平均适用关税率为9.9%,制度上对中国作出的限制接近于发达国家。美国的约束关税率和适用关税率都是3.5%,欧盟27国的约束关税率为5.4%,适用关税率为5.2%。很多因素决定了成员国的约束关税率,举几个例子来说,包括他的发展水平、加入世贸组织或关贸总协定的时间长短、在过去谈判中的地位等等。
该系统还允许其他形式的暂时性限制。成员国可以根据世贸组织的各种协议将关税提高到高于约束关税率,设立配额,甚至共同禁止进口。《保障措施协议》允许成员国在应对可能严重打击本国工业的不可预见的进口潮时,提高关税或设立配额。《反倾销协议》允许成员国因进口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销售而冲击本国工业时采取提高关税的做法。《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允许成员国在进品产品受惠于外国政府补贴时,用提高关税的方法减少对本国工业的负面影响。
按照规定,成员国还可以因为公众健康或安全原因禁止进口。一些国家就根据这些规定禁止牛肉进口,因为怀疑牛肉受到“疯牛病”的污染,还有一些国家禁止转基因产品进口,理由是转基因产品的潜在风险目前还未知。
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
彼得森国际经济学会的C.弗雷德?伯格斯坦发现,“世贸组织的准则有很多空子可钻,如果你只是简单地说不违背准则,那你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实施我称之为‘合法贸易保护’的政策。”但是伯格斯坦的看法过于消极(原文是:sees the glass as half empty,意思是说,他只看到了杯子有一半是“空”的,没看到还有一半是水)。确实,准则为自由贸易的退步留下了空间,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没有这些空间,世贸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永远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事实上政府们越来越不愿意使用这些退步空间,而且根据不同的产品和涉及的国家,准则允许的退步空间也在日渐缩小。

另外,更重要的是,贸易准则并没有严格到需要政府想方设法地去逃避的地步。并不是因为准则的存在,国家才被迫实行自由贸易政策,通常政府也不愿意寻找借口增加贸易壁垒。如果说遵守准则是一个国家进行自由贸易的主要动机,那我们就不可能看到适用关税率比允许的最高关税率低很多的情况,我们看到的会是:更多地利用各种工业补贴、各种以健康为名的限制,以及其他各种技术壁垒来阻碍自由贸易的情况。
是自身利益激励了贸易自由化,约束关税率和适用关税率之间的差异说明了大部分成员国更偏爱开放型经济。降低本国的贸易壁垒,与开放的其他市场互惠互利,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过,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些政府已经动用了保护主义措施,在这里只举几个例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6 06:5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