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无法同时顾及国内、国际的影响、效应,国内需要良性的通涨,货币按一定速度贬值,而作为国际储备手段,则希望它保值、增值,因此,超主权储备货币才有存在的理由。
这个国际储备货币,应该用商品来做标的,而不是现有货币。如取国际商品关税代码表里面的,贸易量大的5000或者10000种商品,加权,做这个货币的基础。这样,可以保证币值的长期稳定。作为价值尺度,还可以定期(如5年、10年)对其进行“校准”操作。
这样对各国、对国际贸易更加公平,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获得铸币收入,可以把自己的通货膨胀,转嫁到外国去。以后大家都靠劳动致富,避免和消除国家之间的金融掠夺。
目前,作为既得利益者的美、欧,当然不乐意这样搞了!不过没关系,中、俄、印、巴“金砖四国”可以先带头搞起来,至少可以争取到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的支持(他们占联合国大会2/3以上投票权),他们相互之间的贸易,先用这个“超主权储备货币”进行结算、清算,各国的外汇储备以它的形式存在,国债、国外发行的公司债以这个“超主权储备货币”计价和交易。现实的贸易中,还是以各国的货币进行结算,我们的人民币,可以不动声色的在它的背后走出去,让它给我们遮风挡雨。
到时候,各国对美、欧的的贸易顺差,要求他们的央行兑换成这个超主权储备货币,看他们怎么办?
问题是,中、俄两国有多大的政治意愿去推动这个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