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2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纵横天下网]考研大礼包==考研复习攻略之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7-1-5 14:5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节:考研复习攻略之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篇
?第一编:院系情况
?第二编:参考书及分析
?第三编:专业课复习和考试分析

第一编:院系情况
1. 学院概况
  国际关系学院概况
  发展概况: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中国综合性大学中建立最早的国际关系学院,是我国培养国际问题和外交、涉外工作应用、研究和教学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1960年建立的北京大学政治学系(1963年改名为国际政治学系)。学院现有三系(国际政治系、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系)三所(国际关系研究所、亚非研究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以及美国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等众多学术研究机构。学院师资力量较强,知识结构合理,梯队整齐,现有教师73名,其中教授26名(含博士生导师14名),副教授34名,讲师13名;各类学生1088名(内含各层次的留学生157名),其中本科生487名,硕士生333名,博士生151名,政治学专科生117人。
【教学工作】
     2000 年,国关学院进一步严格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学风、考风教育,顺利完成学校及学院的各项教学任务。一年来,学院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大量国外专家教授来校上课,形成了本院教师、国内兼职教授及国外兼职教授相结合的各个层次的教员队伍体系。学院还着重加强了外语教学的力度,全院学生的英语口语课一律聘请外国教师任教,部分研究生的英语精读课程也聘请了外籍教师上课。在此基础上,学院与国外院校展开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选派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外进修、学习。在课程设置方面,国关学院2000年7月,在总结各相关系、所教学、科研计划的基础上,本科生国际政治专业和外交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再度修改,进一步明确了各个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使课程的安排、学分和学时分布更加合理。9月,学院高薪聘请校外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名专家
   13  人共同为本科生开设《政治与文化》一课,加强对广大同学的文史知识教育,大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取得了预想的效果。与此同时,由离退休老教授所组成的学院专家听课组,抽样检查了《中国外交思想史研究》和《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两门研究生课程,以及《俄罗斯政治与外交》和《台湾概论》两门本科生课程,采取听课、开座谈会、发教学检查通报等形式,努力改进全院教学工作,进一步督促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和肯定。此外,学院所有本科课程全部参加学校教学评估室组织的教学评估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学院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本年度,国际政治系王联讲师荣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
2.国际关系学院的简要介绍
    国际关系学院成立后,原国际政治学系扩大为三系一所,即国际政治学系、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国际传播学与文化交流系和世界社会主义学研究所。后来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亚非研究所先后并入学院使学院的实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其中传播学专业将要在今年11月22号独立出去,成立独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
     现设有学士专业:国际政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外交学与外事管理;双学士专业: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硕士专业: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传播学;博士专业:国际政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其中国际政治专业(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为国际级重点学科。
现实的说,国际关系学院所设立的专业,与当前社会的主要就业趋势并不太符合,有人在三角地上发表帖子评论文科北大的各个院系对国际关系学院的评价是:即使在北京大学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说现在国际关系学院发展没有光华与经济管理学院或者法学院发展的快,因为毕竟这些专业方面的人才,更受社会的环境,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就不要在乎别人如何去看待,更何况国际关系学院在这一方面做的并不比别人差。
国际关系学院现任院长是王辑思,今年即是国际关系学院建系45周年,建院5周年。
3. 外交学专业及导师简介
      外交学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从99年开始单独招生。导师主要有贾庆国,叶自成,王富春,张学兵,沈青兰,方向勤。其中,贾庆国老师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叶自成老师是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主任,两位老师都是在国内学术界很有声望的学者,可以说,每个报考外交学专业的学生都希望能做这两位老师的学生。其他老师的实力要相对薄弱一些,但是我觉得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关键是能进入北大学习,只要你对外交学感兴趣,不妨就报这个专业,因为外交学是一们新兴学科,在学科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的环节,需要我们建设的东西还很多。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外交学在简章上写明有两个方向,即:外交学,中国外交。根据今年情况,方向的区别不是太大,因为,今年入学以后,系里要求学生重新选报导师,这样方向的选择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这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相比就不一样,后两者,据称,严格按照方向招生,所以方向的选择就很重要,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及希望的导师,另一方面要考虑这个专业,这个方向的竞争力。而且,与其他专业相比,这个专业方向较少,相对而言,每个方招生的人数就多一些,出现高分不能录取的情况就比较少。
我想只要你对外交学感兴趣,不妨选报外交学专业。
4. 国际关系研究所及导师介绍
    国际关系研究所共有3位老师可以带研究生,分别是:
    袁明,是研究所的所长和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是一位在国内学术界甚至在国外都很有声望的一位老师,侧重于大国关系及美国研究。
    张小明,侧重于美国对外战略与冷战史的研究,也是一位在学术上很有造诣的老师。
    刘金质,侧重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综合而言,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导师在学术上都很有声望,所以,往年报考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学生也很多,去年国际关系研究所共招了9名学生,是历年来最高的,以往一般都是每年招5人左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5#
发表于 2007-3-29 10:09:13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5:00:07 | 只看该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纵横天下网www.newslist.com.cn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4:59:3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编:专业课复习和考试分析
   1.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方法
   如果你是一位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你一定会为如何复习这么多的参考书而烦恼,特别是如果你准备的时间又比较仓促,那就更使人感到无从下手。
   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笔者当年准备考研,也不是本专业的学生,我当年考研时,也是一方面感到资料匮乏,信息不灵,另一方面,就是面对这么多的参考书觉得无从下手。我准备的时间基本上正好是一年,总的感觉是一定要有计划。
既然你准备考这个专业,那在平时就要把他当做你的第二专业来对待,保证每天都要学习一些新的专业方面的东西。
   专业课的复习要有计划,也就是说什么时候看完第一遍,你准备复习几轮,都要作到心中有数,根据我的体会,至少要保证三轮的复习,第一遍主要是通读教材,
   从而在总体上能对这三们课程做一个宏观的把握。第二遍主要是要做一些笔记,从脉络上能够理出一个头绪,第三遍则应抓住重点,需要大量的做一些记的方面的工作,同时应该学习如何组织答题。
这三轮复习一定要保证,同时也并不意味着三轮复习是相互独立的,在第一轮的复习中也并不意味着只是一味的看书,不需要做任何的记。三轮复习实际上也是三种学习方法,应交替使用效果最佳。
2. 关于外交史的复习
     外交史参考书选河南人民出版社这一套书,主要在于这本书涉及的史料非常齐全。
你感觉到杂乱,这非常正常。这就更显出做笔记的重要了,这四本书的基本事实你还是要掌握的,至于脉络框架你也要参考其他资料,我在前面好像谈到过这几本书。至于进度问题全靠你自己把握,不管那一门课要保证自己在考前认真复习三遍,不要小看这三遍哟。
    外交史前两本书要注意一方面把握大的历史发展框架,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握一些历史事件。 至于答题与参考书并无必然联系,关键在于阅读完书以后,能够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观点,理解。
3. 关于复习进度
     大三下半学期的复习总体而言不用太紧张,因为如果你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进入状态的话,很难保持到考研结束。
      我当时三门专业课基本上每天每们都要保持阅读一定的东西,关键是在于坚持,三门专业课时间上基本上平衡,在考研时一样重要,因为每一门不过都意味着机会的失去,每一分都会增加那的实力。
基本上要保证中国外交史每天阅读在 50 页左右, ( 指第一轮复习)
     6. 最后一个月的复习策略
     最后一个月了,忙碌的日子终于快要结束了,你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下面我们提供一些建议,请大家参考。
1 、 保持平常心:想想看,从宇宙的角度讲,人所做的一切决策都是微小的尘埃,成败真的那么至关重要吗?所以轻松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处于中等水平的时候,真实成就越大。所以,对待考试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2、 注意劳逸结合:这个月节日很多,圣诞节和元旦的时候不妨轻松两个小时,洗个热水澡,换上最好的衣服,和朋友一起吃顿好点的饭菜,到街上走走。另外,最好每天不要熬夜了,你可以11点半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中午稍微休息半个小时。
3、专业课的复习;除非是非常特殊的情况,现在不要再看新的书本了,贪多嚼不烂,对于提高你的成绩没有太多的好处!现在最重要的是查漏补缺了,将很多以前看过的东西仔细归纳一下,深化一下,总结出一些思想来!
4、英语的复习:从现在开始,准备10套模拟题,一个闹钟和一个清净的环境,自己进行模拟考试。因为考研的第一门就是英语,英语考得好坏对于你接下来的考试心理上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重视。如果你现在的模拟成绩是A,那么我想你正常发挥地话,考试成绩应该在A加减5分这个区间内。
5、政治课的复习:在看往年的考试题的答案之前,最好自己在纸上简单地写下自己的答题要点,然后仔细对照往年的考试题的标准答案,看看为什么它们是这样解答的,注意其中的得分点。政治考试最忌大而化之。
这些都是过来人的经验,也许大家有更好的办法。每个人可能都知道这些经验,但是能否真正实践,却不一定。 祝愿大家坚持到底,不要放弃,同时掌握好生活的节奏和自己的心态。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4:59:27 | 只看该作者
3. 考研参考书之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主要参考书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际关系史,王绳祖主编上册,何春超主编下册,法律出版社
    2,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方连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方连庆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中王绳组本主要看1917年部分,1917年以后部分仅做参考,而主要应以后两本书为主,因为,首先方老师是本院的老师,其次,国际关系史主要大题当然都是现代部分,1917年以前部分主要是一些填空题,以及少量的名词解释。所以,这一部分应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时间,重要历史人物进行识记,而现代部分则需要对一些大跨度的历史沿革做一些专题性的综述,以及横向的分析。主要应侧重于对一些大的论述题的把握。
4. 考国关必备资料
    对于考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的同学,国际关系史方面的书是一定要看的,下面是这方面的参考书以及杂志:
  1、近代 《国际关系史:17世纪中叶到1945》王绳祖主编,法律出版社(原分上下册,现已分开出,下册为:国际关系史:1945-1980,参阅)
  2、现代 《现代国际关系史: 1917-1945 》方连庆主编,新版,北大出版社
  3、当代 《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上下册)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北大出版社 1999年9月中旬出版。
          4
  当前(主要参看杂志)〈世界知识〉〈国际问题研究〉(杨成绪主编)〈现代国际关系〉(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编)〈世界政治经济与外交〉、希望对各位有益,资料来源绝对权威
5. 国关推荐书目(二)
  1、《国际政治理论》,梁守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国际关系史》(近代部分),王绳祖主编,法律出版社。
  3、《国际关系史》(现代部分),何超主编,法律出版社。
 4 、《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方连庆主编,北大出版社。
   5、《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方连庆等主编,北大出版社。
   6、《中国外交史》(一套四本),河南人民出版社,吴东之等主编。
   7、《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北大出版社,石志夫主编。
   这些书各有用处,看你怎么用。
  综合考试 不指定
   9. 国际关系考研书目及分析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版本号 备注
   1、 《国际关系史》上册 王绳祖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
   2 、《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方连庆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
   3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方连庆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
   4、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 宫少朋等 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宫少朋、朱立群、周启朋主编
   5、 《国际关系史》 袁明 北京大学 出版社  
    6 、《国际关系史纲》 何春超等 法律出版社作者:何春超、张志、张季良编著
     1、2、3是重点,如果没有时间的话就只看这些了。我们当时考研的时候就看了这三本。如果现在再考也是一样的,这几本属于经典书目的。关键是他们的知识点非常明确,比较条理。4、5、6呢略看作为补充就可以了。
10. 国政概论书目及分析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版本号 备注
1、 《国际政治学理论》 梁守德 洪银娴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国际政治学概论》 宋新宁 陈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Jan 1 2000  
3、 《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 金应忠 倪世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Feb 1 2002  2002 年第 2 版
4、 《国际关系学概论》 张秀良 世界知识出版社 Feb 1 2002
5、 《国际机制论》 王杰 新华出版社 Jan 1 2002
6、 《世界民族主义论》 王联 北京大学出版社 Jan 1 2002  
7 、《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 王逸舟 上海人民出版社 Jan 1 1998
8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Jan 1 2002  作者:约瑟夫。奈,张小明译
9、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世界知识出版社 Jan 1 2003  作者:詹姆斯。多尔蒂等,阎学通等译
1、2、3是重点,应当比较熟悉;4、5、6、7应当抓重点概念,细节的东西不必详记;8、9属于扩充读本吧,一定要快速完成阅读,时间不够的话就放弃,因为书太长,和考试直接相关的东西却太少。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4:59:17 | 只看该作者
7. 国际关系教研室及导师介绍
    国际关系教研室老师较多比较有声望的有:
    李茂春,也是国际关系教研室主任,与国际政治系副主任。
    方连庆,是博士生导师,不带硕士研究生,但是,方老师在国际关系方面,特别是在国际关系史研究方面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人。
    许振洲,是国际关系学院的副院长,FaGuo波尔多大学的博士,主要侧重于FaGuo外交研究,以及中法文化比较 。
    连玉如,是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侧重于西欧问题研究,以及联邦德国的对外政策研究。
    朱锋,主要侧重于国际安全以及人权与国际安全研究,是国际关系学院培养的第一位博士。
    其他老师还有朱文莉,梅然,王炳元,梁根成老师,学术水平就相对较一般一些。
   5. 国际政治教研室及导师简介
      国际政治教研室与国际关系教研室同属于国际政治系,也是三个专业中最早招生的专业,因此,学科建设相对比较成熟,老师的实力也较强一些。国际政治今年划为六个方向,计有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研究,东亚地区研究,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研究,东南亚地区研究,南亚地区研究,与往年相比,没有再单独提亚非研究所如何招生,不知是什么原因。
国际政治教研室主要有以下导师:
    张锡镇,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东南亚地区研究。
    陈峰君,也是博士生导师,主要侧重于亚太政治与经济,南亚政治与社会研究。
    梁守德,是前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大力倡导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理论。也是博士生导师,现在仍然是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侧重于国际政治学的理论研究。
林代昭,大家都熟悉,也是著名的考研辅导专家,也是博士生导师,主要侧重于台湾问题与中日关系研究。
  潘维,19996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侧重于比较政治,与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邱恩田,是国际关系学院的党委书记,是否带研究生不是太清楚。
   王杰,也是博士生导师,主要侧重于国际格局与国际组织研究,以及拉美政治经济与外交研究。
   由于国际政治专业专业建设比较早,所以导师实力都还可以。最后欢迎你报考国际政治专业。
第二编:参考书及分析
     1. 关于考研的参考书问题之国际政治概论
     国关考研的三门专业课分别是:国际政治概论(含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史。
     国际政治概论主要以梁守德主编的《国际政治学概论》为主,这本书原先是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4  年版,所以很难买到,这两年考研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是复印这本书的,不过现在这本书有了新的版本,2000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重新出版了这本书,即《国际政治学理论》,但是,新旧两个版本内容上差别很小。
另外,好多学生都问到了世界经济这一部分如何考,这两年的情况是:这一方面的问题很少,只有填空题少量的涉及到。例如这两年的考题中涉及道了发展经济学,日本的雁行模式等,主要还是些常识性的问题。
这门课的另一重要参考文献是:邱恩田老师的笔记,据称,邱老师是这门课的主要出题人。如果能搞到这本笔记,对你理解这门课以及答填空题会有很大帮助,因为如果你盲目看书的话,你会觉得填空题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而笔记中则涉及到了这些内容。
另外对于国际政治概论这门科需要注意的是近期时事内容的关注,比如说2000年考研试题就涉及到了“克林顿主义”,这些内容在课本甚至笔记中肯定不会出现的。
2.考研参考书之中国外交史
   中国外交史大家一致推荐的是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中国外交史》,即晚清部分,+++国部分,新中国(1949-1979),新中国(1980-1994)。这本书的一个特点即为:论述全面,所有问题均涉及到了。但是一个不利的地方是引证文献太多,阅读起来比较吃力,再一个卷帙浩繁,四卷本洋洋两千多页,令人望而生畏,但是笔者以为复习仍需以这一套书为主,因为一些小的问题,比如说99年“间岛问题”,其他书可能很难论述到。但是,存在一个不利的地方就是对整个大的脉络不好把握,对此,笔者建议参考以下几本书: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1949-1995)》中国青年1996年版。杨公素的《+++国外交简史》《晚清外交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05:1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