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时尚、流行文化有密切联系的追星现象似乎只属于现代社会。美国纽约作家和历史学家马修·珀尔却发现,生活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人同样追星,且狂热程度丝毫不逊于今天的追星族。
依据是英国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1867年至1868年的访美经历。狄更斯在那次访问中受到美国读者疯狂追捧,境遇堪比当今影视红星。
疯狂崇拜
珀尔根据狄更斯生活创作的小说《最后的狄更斯》本月面世后即成为畅销书。
他在一篇介绍小说创作过程的文章中写道,自己为撰写小说做调研时从历史资料中发现,狄更斯访美时遇到一位名叫珍妮·比奇洛的疯狂崇拜者,这位崇拜者狂热到无法忍受他人靠近狄更斯。
狄更斯访美期间大部分时间下榻在波士顿帕克屋酒店。他的美国出版商的公司就在波士顿。比奇洛和丈夫当时也住在帕克屋酒店。夫妇俩曾与狄更斯和他的经理人、出版商一起用餐。
狄更斯去纽约参加活动时住在威斯敏斯特酒店。酒店经理的一个朋友求见狄更斯,并向他献花。史料记载,求见者姓赫茨,是一位寡居女士。赫茨女士后来如愿以偿,但在离开狄更斯房间后受到比奇洛攻击。
在酒店大堂中等待赫茨的比奇洛一边拳打赫茨,一边尖叫着质问对方“竟敢”单独进入狄更斯房间。
日夜保安
珀尔写道,当时美国还没有严格的保护著作权法,使得狄更斯作品的盗版泛滥,也为他在美国赢得一大批仰慕者。
狄更斯访美期间,屡遭仰慕者包围。他们为撕扯下狄更斯围巾上一块布料、抓到他衣服上一把皮毛而欣喜若狂,有的人甚至把狄更斯鞋印取模留念。有的人拼命靠近狄更斯想跟他握手,还有的人想向他索取一张狄更斯作品朗读会免费入场券。
为防止书迷闯入狄更斯房间,狄更斯美国之行组织者不得不安排人手24小时在狄更斯房间外把守。比奇洛曾多次想见狄更斯,但在保安拦阻下均未成功。
比奇洛袭击赫茨事件发生后,狄更斯在写给英国朋友的信中感叹自己为何总会遇到崇拜者做出出格举动。
长盛不衰
狄更斯风靡美国时,读者只是通过作品对这位作家有所感知。有趣的是,有些读者一直渴望见到狄更斯,但在见到之后却发现真人与他们想像中相去甚远。
举行作品朗读会是狄更斯美国之行的主要活动。在一次作品朗读会上,一名读者中途离场,他说:“这不是真正的查尔斯·狄更斯,不是那个我这些年来一直在看的书的作者。”
尽管狄更斯不像当今明星人物那样拥有迷人外表,但他的作品已成为公认的世界文坛“明星”。
英国《泰晤士报》22日报道,如今美国又掀起一股“狄更斯热”。除珀尔所著《最后的狄更斯》外,另外一本根据狄更斯最后几年生活撰写的小说《得鲁德》也已成为畅销书。迪斯尼公司正在根据狄更斯小说《圣诞颂歌》制作一部动画片。尽管全球经济不景气,一本首版印刷的《圣诞颂歌》仍可卖到4万美元。(欧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