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说服陪审团使劲浑身解数 美国律师当庭变魔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3-8 12:2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后陈述是美国庭审过程的高潮,双方律师为说服陪审团使劲浑身解数,引《圣经》、讲逸闻、举明星为例,创意不断。史蒂文·利文撒尔似乎更胜一筹——当庭变魔术。

    这一做法虽引来对方律师抗议,却被更多同行津津乐道。

    变戏法

    利文撒尔现年47岁,是费城一名资深辩护律师,从业数十年来常使用钞票、纸牌等道具在陪审团面前变戏法,提醒对方眼见不一定为实。

    这一习惯始于1990年。当时,原告指控对方“幻觉”号船引起的波浪导致另一艘船撞上码头并压断一个人的脚。

    利文撒尔做最后陈述时向原告律师借了一美元,在陪审团面前挥一挥,神奇地变出100美元,随后又变回原样。他接着问道:“那是我当事人的船呢,还是说只是一个幻觉?”

    结果,陪审团仅用18分钟就作出利于被告的裁决。

    利文撒尔承认并非每个案子都适合变魔术。那些小把戏大多用于最后陈述,以指责对方隐瞒事实或试图打“烟幕弹”制造假象。

    一次,为了向陪审团说明原告所言部分不衔接,他慢慢折起一张一美元纸币,打开后却变成一张四角居中的“错币”,令陪审团目瞪口呆。

    利文撒尔6日在布满魔术道具的办公室里告诉美联社记者:“我不是在嘲笑什么。我在点明观点。”

    惹争议

    利文撒尔的戏法引起部分对方律师抗议,他们请求法官予以禁止。

    原告律师威廉·考珀和约翰·杜利就提出这一动议,抱怨律师变魔术“极易让陪审团产生偏见、困惑并受误导”,“与实质问题没有丝毫关系”。

    费城法律日报《法律通讯报》援引利文撒尔的书面答复说:“善于创新的庭审律师长期以来在最后陈述中讲逸闻、引《圣经》、举流行明星为例,以讲清主旨”。“没有一个把戏能改变事实”,而陪审团“自有头脑,足以辨别能够立案或破案的事实”。

    他写道:“当受聘辩护律师选择周游世界学习一套特殊的表演艺术,而非在泽西海岸消磨夏日、浪费脑细胞时,他不应受到指责。”

    事实上,利文撒尔一场人身伤害案的带魔术辩护眼下在律师界广为流传,并通过电子邮件转发给更多人,博大众一笑。

    魔术迷

    利文撒尔儿时起就对魔术着迷,在父母开的巴克县酒店内为宾客变戏法。


    他上世纪80年代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读大三时,曾作为街头艺人在FaGuo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和苏联表演魔术。

    时至今日,利文撒尔仍在宴会、婚礼等场合变戏法赚钱。他对魔术的痴迷从他办公室外仅写着“魔术”字样的名牌上就可见一斑。

    按照他的说法,利文撒尔在超过65个国家表演过魔术,观众中包括美国传奇音乐人昆西·琼斯、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和一位以色列总理。身为坦普尔大学比斯利法学院兼职教授,他的学生出勤率也因每周课堂魔术接近100%。

    就连杜利也不得不承认:“我喜欢史蒂文。但我们这样说好了,他似乎对魔术的喜爱远远超出律师这个行当。” (责任编辑:张炜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4 01:3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