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务员社保酝酿另起炉灶 专家称引民众不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2-19 08:3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务员社保酝酿另起炉灶 专家称引民众不满
 视野 公务员社会保障不应另搞一套


  提要 公务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国家法律的制定者、执行者,如果另搞一套养老保险制度,容易引起人民群众的疑虑、不满。


  历时1个半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征求意见日前结束。截至15日18时,已在中国人大网上征集到意见68027条。


  《草案》第九条第三款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金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就是说公务员或机关不参加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国务院将为他们单独制定另一套相关的“规定”。这样做是否妥当?


  公务员社会保险另立标准,无非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是公务员劳动的性质、特点与事业、企业人员不同,因而放在一起不合适,会影响社会保险制度的规范和实施。二是公务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它有自己特别的利益需要保护,如果与事业、企业人员放在一起,由同一个社会保险法规范、调整,他们的利益得不到保护,甚至受到损害。


  从第一种情况看,公务员与事业、企业人员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点。共同点是指他们都是社会生产者,因而可以建立一个全民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当然,公务员与企业的职工在劳动性质和特点上是有不同特点的,但这不妨碍公务员参加这一保险制度。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也有许多不同特点,但事业单位职工不是参加了这一全国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吗?其实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职工有许多共同之点,在历史上也一直把两者放在一起,称“机关、事业单位”。现在既然把事业与企业放在一起,那就没有什么理由把机关单独出来,另搞一个只适应于公务员的社会保险制度了。


  从第二种情况看,公务员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群体,他不是特殊公民,如果要讲“特殊”,那是说他们与别的行业中的工作人员、职工相比,他们是有“官职”的,他们是有权力的,但不论其官职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民给他们的,而且只能为人民服务,这就是说“特殊”在他们是人民的“公仆”。


  上述情况说明,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于情于理,都不宜让公务员从《草案》单独出来,另外制定一个社会保险制度。


  当然,肯定公务员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并不否认,公务员这个群体本身的利益。公务员作为人民公仆,他们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处于社会权力的中枢,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要承担责任,自然要保证其正当的经济利益。在社会保险方面,公务员与事业、企业的职工一样,就应一视同仁,按同一个《草案》规定的原则、方针缴纳保险费,按统一的原则形成养老金,按统一的计发办法,领取养老金。


  为保证公务员正当的合法权益,在公务员与事业、企业职工一起参加《草案》规定的社会保险的前提下,按照《公务员法》,制定相对独立的包括可操作的社会保险“规定”,也是可以的、必要的。同样,事业单位,如教师也是一个具有一定特点的群体,他们也可以根据《教师法》,制定相对独立的包括可操作的社会保险“规定”。其他企业、农民等其他行业,也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保持某种程度相对的独立性,制定具体的一些补充的“规定”、“办法”都是必要的。这样做可以使《草案》更完善、更具操作性。许多国家也是这样做的。为此,我们曾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的修改意见》(此文已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一文中,明确指出“建立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险制度,仍然要强调承认必要的差别”,并建议实行养老金“省级统筹和按企业、机关、事业分类分别核算相结合”。


  总之,公务员或机关与事业、企业职工一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国家立法的统一和社会的公平,有利于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避免腐败,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谐社会的建设。(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08:39:16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社保缴费信息对账单5月起寄个人


  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就社保参保对象基本信息采集和对账单邮寄发布消息,从今年5月上旬起,本市将首次为参保人邮寄《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缴费信息对账单》,但已退休人员等5类人员不在邮寄范围内。


  市劳动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有参保单位的参保人,其对账单将被寄至所属参保单位;存档人员的对账单将被寄至个人居住所在地。为使此项工作顺利实施,今年4月20日前,本市将对参保人员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及邮政编码等基本信息进行采集。


  据介绍,这次邮寄范围为2008年养老保险正常参保缴费人员,涉及参保人数近500万人,预计6月底可全部发放到位,但有5类人员未列入邮寄范围(见链接)。对账单主要包括2008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及单位划转金额、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养老保险账户本息总计、实际缴费年限等内容。此外,对账单还提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缴费记录。


  本市还将对社保缴费系统进行改造,逐步开通参保者的缴费信息网上查询等功能。劳动保障部门提醒,如果今年6月底参保者还没有收到对账单,应到单位或社保经办机构查询。查询中若发现社保缴费其他问题,需在今年10月15日前反映。


  ■链接·5类人员


  1.享受社会保险补助人员(在登记银行存折时已按固定的缴费基数及缴费费率确认,并按月由委托银行进行银行卡扣款缴费业务,本人可以及时掌握参保缴费情况);


  2.失业人员(在转移至街道时,社保经(代)办机构已经为其打印当年及历年缴费情况证明表);


  3.已退休人员(在退休审批时,已打印缴费情况证明表);


  4.死亡人员(在登记死亡时,已打印缴费情况清算表);


  5.2008年未缴纳养老保险人员(由于无缴费记录,不进行对账单的邮寄)。(京华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22:3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