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房落户政策成救市利器 专家建议京沪效仿 北京是否也可“购房落户”
在几个月来各地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振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酝酿新一轮的救市政策。
在几年前为诸多地方采用、但又被一些地方相继取消的“购房落户”政策,开始重回民众视野,并开始被一些大城市视为拯救房市的利器。
自成都市于2008年12月12日正式开办“购房落户”新政之后,武汉于今年1月19日发布了“购房落户”新政的细则。细则中,对购房范围、落户条件、新旧政策适用的界定等问题均进行了明确。重庆也于1月20日适时推出“2009年房地产市场刺激新政17条”(其中有放宽外来购房者入户限制的相关内容)。尽管上海市政府日前否认出台“蓝印户口政策”刺激楼市,但口径仍留有余地,表示“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研究出台新的政策”。
在成都、武汉、重庆等诸多大城市推出一系列“购房落户”政策之后,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开忠教授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以拉动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需求。
北京房市亟待取暖
目前,房地产在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依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公开资料显示,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而北京、上海的房地产投资占比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达到50%左右。而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全国最为坚挺的北京楼市也已开始出现商品房现房空置面积增长、交易量萎缩、房价涨幅回落的迹象。
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末,北京市商品房现房空置面积达1438.3万平方米,比2007年末增长26.6%,其中,商品住宅现房空置面积为522.7万平方米,比2007年末增长26.9%;2008年北京市销售商品房现房和期房1335.4万平方米,比2007年下降38.6%,其中,销售商品住宅1031.4万平方米,下降40.4%;2008年北京市的房屋销售价格比2007年上涨9.5%,涨幅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1.9%,二手住宅上涨6.2%,涨幅分别回落0.9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