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专电(记者罗沙、李延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0年来的财税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来自财税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12日表示,我国30年的财税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后的财税改革应当审时度势,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
在12日举行的“纪念中国财税改革30年座谈会”上,专家一致认为,30年来财税改革的成绩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规模逐步扩大,财政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和财税改革深入推进等方面。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财税改革对推动整体经济发展,有三次历史性贡献,第一次是80年代初,财税改革在宏观层面上开启了改革的突破口。第二次是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给市场经济提供了间接调控的框架。第三次是目前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的转型,引导着整个社会走入一个更加民主化、法制化的状态。
专家学者们同时指出,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财税改革还要继续完善和深化,才能在宏观调控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刘仲藜表示,财税改革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同时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等关系。下一步,要围绕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来进行。
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对此,清华大学中国财政与税收研究所所长白重恩说,“结构性”说明在必要的情况下,某些税赋也可以提高,但总体来说人们的税负会降低,这将对促进消费起到积极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刘佐则表示,财税改革的目标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还将考虑到完善税制、体现税负公平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