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平区与动乱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12-1 17:3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平区”与“动乱区”是由麦克斯·辛格(M ax Singer) 和阿隆·韦达夫斯基(A aron
W ildavsky) 在他们合著的《真正的世界秩序》一书中提出来的。该模式不赞同传统现实主义和
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范式, 认为它们的均势理论在后冷战时代已经失去了有效性。为此, 他
们提出, 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北方工业国家与南方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 而不再是世界强
国之间的争夺。
辛格和韦达夫斯基认为, 现实的世界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和平、富裕、民主区域”, 包
括西欧、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大洋洲, 占世界人口的15%; 另一部分是“动乱、战争、发展区
域”, 包括前苏联、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多数国家。⑦“和平区”(Zones of Peace) 内的国家, 由
于彼此之间政治上的观念一致, 经济上的相互依赖, 国际关系将不受相对军事力量的影响, 即
使出现摩擦和矛盾, 也会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 而不会诉诸于武力或战争。相反,“动乱区”
(Zones of Tu rmo il) 内的国家, 由于政局不稳、经济落后、人口过多, 国际关系将处于一种动荡、
不安、混乱、甚至战争的状态, 恰如卡普兰在“即将来临的无政府状态”⑧中所描述的那样。
“和平区”与“动乱区”模式, 目前在美国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就“和平区”而言, 二战以
来, 人们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反驳它的例子, 因为民主国家未曾诉诸武力解决它们之间的争端。
就“动乱区”而言, 北非战乱, 中东地区冲突、东南欧种族纠纷, 以及南亚印巴矛盾, 似乎都验证
了这一模式的可信性。然而,“和平区- 动乱区”模式并非无懈可击。例如, 美日因贸易摩擦、市
场开放和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等问题, 已使两国关系趋于紧张。北约在解决科索沃危机等问
题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内部分歧。这说明,“和平区”内的和平并不意味着永久和平, 甚至它能否
维持到21 世纪仍是个未知数。此外,“和平区- 动乱区”模式很少提及代表“和平区”的北方与
代表“动乱区”的南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应该说, 随着两个地区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差
距日益扩大, 南北对峙的可能性在所难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试图通过军事进攻使南斯拉夫联
盟屈服, 从而解决科索沃危机, 就是实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6 20:1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