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拉法特在巴以问题上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11-12 09:5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阿拉法特是巴民族解放运动的元老,在巴勒斯坦和国际社会享有极高的威望。
  阿拉法特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奋斗的一生,建立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是他终生奋斗的目标。为了建国,他舍弃了百万富翁的富裕生活,也曾发誓终生不娶;为了建国,他戎巴一生,出生入死,参与了几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为了建国,他几十次面对敌人的谋杀和死亡的威胁,勇往直前;为了建国,他忍辱负重,与昔日的仇敌同坐一张谈判桌;为了建立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国家,他审时度势,采取明智之具,几次推迟建国日期。正是因为,阿拉法特一生中波澜壮阔的英雄业绩,他在巴勒斯坦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可以说,他是巴勒斯坦民族的象征。近几年,为了分化巴勒斯坦的内部力量,以色列和美国都从各个方面对阿拉法特进行打压,但是在2003年10月的一份民意调查中,阿拉法特的民意支持率依然高达50%以上。因此,巴勒斯坦高级官员不论对阿拉法特有什么样的看法,但在事关巴勒斯坦前途问题上的任何事务中都要事先争得阿拉法特的同意。在国际上,阿拉法特又是国际知名的外交家。经过阿拉法特多年的不懈努力,他不仅在阿拉伯世界,甚至在西方世界也被公认为是巴勒斯坦民族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从阿拉法特此次病重国际社会的反应就可证明这一点。2002年以围困阿拉法特的时候,许多国际记者和友好人事甘愿做他的人体盾牌和人墙。2002年7月中旬,纽约中东问题四方会议后,安南、伊万诺夫和索拉纳都表示,他们将继续承认阿拉法特为巴勒斯坦合法领导人的地位。FaGuo、德国甚至美国的坚定盟友英国坚决反对伤害他的任何行动。2003年巴以冲突严重时,5月下旬,FaGuo外长德维尔潘曾不顾以方坚决反对,前往巴勒斯坦访问时执意要会见阿拉法特,以示声援。7月中旬,沙龙出访英国弥补英以关系时,意图说服英国领导人采取孤立阿拉法特的立场,断绝与他的关系,但遭拒绝。沙龙几度想趁势把阿拉法特往狠里整,但最终没有伤害他,美国也给过沙龙不要伤害阿拉法特的底线,并对以色列要驱逐乃至清除阿拉法特的言论进行严厉批评和制止,惧怕以莽撞导致局势不可收拾,破坏美国的中东利益。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只有阿拉法特能够控制巴勒斯坦的局势。
  正是由于阿拉法特在国内极高的威望和长期斗争所形成的灵活的政治头脑,使他能够自如地在巴内部各派别的立场中找到妥协,熟练地控制巴勒斯坦局势。首先,阿拉法特有能力和威信控制和制约激进势力。长期的斗争实践使他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明白,武力和恐怖袭击不能最终完成巴民族解放大业,他还是最终选择了和平谈判谋求建国。所以,目前尽管他身处被软禁的境地,他还是希望说服激进组织不要袭击以平民,不要通过恐怖活动实现民族解放。2003年7月20日,就在巴以总理举行会谈前几小时,阿拉法特颁布一道主席令,禁止煽动"种族或宗教歧视"。命令规定,任何鼓励对其他国家采取暴力手段的行为都被视作犯法,任何从事上述活动的组织也将被视为非法组织。激进组织口头强硬,但实际上也买了他的账。同年9月,巴以局势微妙,巴激进势力和法塔赫等各派为避免给以色列以口实,开始心照不宣地协同行动,激进组织减少了对以袭击,并称避免袭击以平民和愿意有条件停火,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不让以色列找到伤害阿拉法特的口实。其次,巴民族权力机构和巴内阁运作离不开阿拉法特。对于维持巴民族权力机构和法塔赫组织稳固与正常运转,阿拉法特地位是关键性的。他的存在和影响实际上是在帮内阁总理的忙。2003年9月倒台的阿巴斯由于上任时间较短,地位并不稳固。同年7月他访美前夕,以色列议会阿拉伯议员就迪比认为,如访问不成功,巴人民将质疑阿巴斯的能力。阿拉法特在巴民族权力机构和巴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在国际社会的巨大威望,都是阿巴斯所缺乏的。阿巴斯对阿拉法特的威信和影响以及目前实际掌握的权力也心知肚明。这一点,新总理库赖已经吸取了教训,不与阿拉法特作对,而是继续强调美以要结束对阿拉法特的软禁和围困,采取切实措施落实"路线图"计划。
  第三,以美打压阿拉法特的事实证明巴民族权力机构的任何人都不具备阿拉法特所具备的影响力。
  近年来,美国和以色列希望从形式上孤立阿拉法特,寻找新的谈判对象,以瓦解巴勒斯坦的内部力量。但事实证明这种政策得不偿失。美国在推进"路线图"计划的同时,加大更换和谈伙伴步伐。2002年下半年开始,阿拉法特地位日益被边缘化。美以目的是尽可能将阿拉法特架空,直至最终排除阿拉法特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美以排斥阿拉法特的计划一定程度上,或者说在形式上取得了成功,阿拉法特先是于2003年3月同意巴解组织二号人物阿巴斯出任首任巴自治政府总理。但双方在涉及权力分配的内阁组成人员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尤其是阿拉法特力图将安全事务抓在手里,阿巴斯则表示自己权力过小。考虑到美国、以色列、欧盟、联合国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压力和斡旋,2003年4月下旬,阿拉法特和阿巴斯达成妥协,阿拉法特同意阿巴斯拟定的内阁人员名单,达赫兰出任巴自治政府安全事务负责人,随后事实上掌管了内政事务。4月29日,巴自治政府议会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阿巴斯为巴政府总理。翌日,美国的中东和平"路线图"分别正式呈递巴以双方政府,正式公布。2003年5、6月,美国高层多次到中东游说,但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阿拉法特被冷落和弃置一旁,甚至多次被指责约束恐怖活动不力。但阿拉法特在9月上中旬巴方经历总理变局后,授权原立法委员会主席库赖组阁。库赖是阿拉法特贴心人,新内阁月底组成后,阿拉法特又重新回到了权力中心并掌控大局。(天石/天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8 00:2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