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9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内国关专业、国关教育科研机构的沉浮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6-8-22 10:5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看了国关三架马车的帖子深有感触!(这些内容没有必要隐藏吧?)。联系以前的几个讨论国关专业就业难、不是显学的帖子。扩大一下讨论范围,评述一下国内国关学科以及国关教育单位的未来走势。请大家指正。</p><p></p><p>由于制度差别,中国没有形成多元的对外政策咨询环境。相关研究主要由几个政府部门的附设研究机构和社科院负责。反关美国等发达国家,国际关系专业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除了官方背景很深的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外,还有半官方背景基金会和智库以及几乎完全由企业资金资助的对外政策咨询和研究机构,如日本的大企业几乎都有研究“国际情势”的部门。所以,大家应该相信,随着我国对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进展,中国的智库迟早会遍地开花,中国的国关专业前景看好。</p><p>至于国内的国关研究机构和高校的走势,总体走势是政府背景的研究机构下降,有关高等学校所设的研究机构以及民间、半民间性质的咨询机构地位上升。高校内部的走势也将出现分化。</p><p>国际问题所、现代国关院、以及部队的一些研究所。</p><p>由于形势跟踪的性质和人员知识结构的问题,这些部门的研究水平已经跟不上形势,重要性继续下降。</p><p>社科院国际片。</p><p>属于半官方研究机构。尽管机制和科研项目来源渠道比上面单位要好一些,但近年来人才流失严重。另外,学术阵地(核心期刊和各学会)也正在受到著名高校的挑战。地位趋于下降。</p><p>三架马车。</p><p>北大仍是国关研究领域的翘楚。老师中得海龟最多,学生生源国内最好,教育科研的国际化程度最高。近两年来,不少教师开始在国外杂志发文章,与国际同行对话。</p><p>复旦仍保持第二。复旦国关基础深厚,人才培养较好,加上上海学术重镇和对外交往上的独特地位,前景看好。</p><p>人大地位将跌出前三。由于教师队伍构成比以上两家有差距,尽管人大主编了国关领域最多的教材,但有分量的学术专著较少。加上苏联东欧问题已不再是热点,人大国关的专长领域有可能被边缘化。</p><p>其它名校。</p><p>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地位将上升。</p><p>南京大学的“南大-霍大中心”的平台很好,只是暂时领军人物的运作欠缺,加上南大政治学、历史学底蕴深厚,假以时日,必当崛起。</p><p>清华大学凭借品牌力量,国际问题研究和公共管理发展较快,特别是注重实证研究传统在国内别具一格,有潜力上升为三架马车。</p><p>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学科构架较好,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兼备。与南京大学类似,分别接近学术中心北京和上海,近年来对外交流较好。如能善加经营,应成一方重镇。</p><p>中国政法大学。有可能成为国关研究的一批黑马。政治学底蕴不错,注重西方政治思潮和政治文化的基础研究,有可能成为比较政治研究的领军部门。</p><p>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的国际问题研究和对外政策咨询容量较大,华师大凭借其地区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比交大和上外更有条件成为中心之一。</p><p>其它机构。</p><p>其它各重点大学也有一批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如云南大学的东南亚研究等,但由于远离政治文化中心而难有较大的进展。</p><p>中美国关高校类比:</p><p>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同样是翘楚)</p><p>耶鲁大学:复旦大学(同样的法学、政治学律师、官员生产基地)</p><p>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同样的理工科特色)</p><p>伯克利加州大学:南开大学(同样的多学科优势的实力老校)</p><p>密西根大学(或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样是老牌劲旅,但近年衰退)</p><p>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同样的逝去的政治中心的贵族)</p><p>弗吉尼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样是教师学院实力强)</p><p>亚利桑那大学:云南大学</p><p>宾夕法尼亚大学:吉林大学</p><p>芝加哥大学:武汉大学</p><p>得克萨斯奥斯丁大学:暨南大学</p><p>莱斯大学:中山大学</p><p>北卡罗来纳大学:山东大学</p><p>西亚图华盛顿大学:兰州大学</p><p>加州圣地亚哥大学:四川大学</p><p>杜克大学:浙江大学</p><p>弗罗里达大学:厦门大学</p><p>布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p><p>丹佛大学:西北大学</p><p>美国东北大学:辽宁大学</p><p>达特茅斯学院:外交学院</p><p>马萨诸塞学院:国际关系学院。</p><p></p><p></p><p></p><p></p><p></p><p></p><p></p><p></p><p></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laomimi 在 2006-08-22 11:11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5#
发表于 2006-9-22 18:00:37 | 只看该作者
更家坚定了我要学下去的信心
14#
发表于 2006-9-20 13:28:16 | 只看该作者
<p>个人看好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名气和实力都不俗,可惜学术门槛较高,如果跨专业,不是一下子就搞得定的。</p><p>另外,大学的类比不好:清华不是麻省理工,而是普林斯顿,上海交大才是mit,南京大学就像伯克利、哥伦比亚,比较有活力。</p>
13#
发表于 2006-9-20 12:59:48 | 只看该作者
<p>事实将会给人们一个全新的答案</p>
12#
发表于 2006-9-20 12:57:31 | 只看该作者
<!--quote-laomimi+2006-08-22 10:58--><div class='quotetop'>引用:(laomimi @ 2006-08-22 10:58)</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看了国关三架马车的帖子深有感触!(这些内容没有必要隐藏吧?)。联系以前的几个讨论国关专业就业难、不是显学的帖子。扩大一下讨论范围,评述一下国内国关学科以及国关教育单位的未来走势。请大家指正。</p><p></p><p>由于制度差别,中国没有形成多元的对外政策咨询环境。相关研究主要由几个政府部门的附设研究机构和社科院负责。反关美国等发达国家,国际关系专业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除了官方背景很深的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外,还有半官方背景基金会和智库以及几乎完全由企业资金资助的对外政策咨询和研究机构,如日本的大企业几乎都有研究“国际情势”的部门。所以,大家应该相信,随着我国对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进展,中国的智库迟早会遍地开花,中国的国关专业前景看好。</p><p>至于国内的国关研究机构和高校的走势,总体走势是政府背景的研究机构下降,有关高等学校所设的研究机构以及民间、半民间性质的咨询机构地位上升。高校内部的走势也将出现分化。</p><p>国际问题所、现代国关院、以及部队的一些研究所。</p><p>由于形势跟踪的性质和人员知识结构的问题,这些部门的研究水平已经跟不上形势,重要性继续下降。</p><p>社科院国际片。</p><p>属于半官方研究机构。尽管机制和科研项目来源渠道比上面单位要好一些,但近年来人才流失严重。另外,学术阵地(核心期刊和各学会)也正在受到著名高校的挑战。地位趋于下降。</p><p>三架马车。</p><p>北大仍是国关研究领域的翘楚。老师中得海龟最多,学生生源国内最好,教育科研的国际化程度最高。近两年来,不少教师开始在国外杂志发文章,与国际同行对话。</p><p>复旦仍保持第二。复旦国关基础深厚,人才培养较好,加上上海学术重镇和对外交往上的独特地位,前景看好。</p><p>人大地位将跌出前三。由于教师队伍构成比以上两家有差距,尽管人大主编了国关领域最多的教材,但有分量的学术专著较少。加上苏联东欧问题已不再是热点,人大国关的专长领域有可能被边缘化。</p><p>其它名校。</p><p>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地位将上升。</p><p>南京大学的“南大-霍大中心”的平台很好,只是暂时领军人物的运作欠缺,加上南大政治学、历史学底蕴深厚,假以时日,必当崛起。</p><p>清华大学凭借品牌力量,国际问题研究和公共管理发展较快,特别是注重实证研究传统在国内别具一格,有潜力上升为三架马车。</p><p>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学科构架较好,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兼备。与南京大学类似,分别接近学术中心北京和上海,近年来对外交流较好。如能善加经营,应成一方重镇。</p><p>中国政法大学。有可能成为国关研究的一批黑马。政治学底蕴不错,注重西方政治思潮和政治文化的基础研究,有可能成为比较政治研究的领军部门。</p><p>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的国际问题研究和对外政策咨询容量较大,华师大凭借其地区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比交大和上外更有条件成为中心之一。</p><p>其它机构。</p><p>其它各重点大学也有一批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如云南大学的东南亚研究等,但由于远离政治文化中心而难有较大的进展。</p><p>中美国关高校类比:</p><p>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同样是翘楚)</p><p>耶鲁大学:复旦大学(同样的法学、政治学律师、官员生产基地)</p><p>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同样的理工科特色)</p><p>伯克利加州大学:南开大学(同样的多学科优势的实力老校)</p><p>密西根大学(或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样是老牌劲旅,但近年衰退)</p><p>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同样的逝去的政治中心的贵族)</p><p>弗吉尼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样是教师学院实力强)</p><p>亚利桑那大学:云南大学</p><p>宾夕法尼亚大学:吉林大学</p><p>芝加哥大学:武汉大学</p><p>得克萨斯奥斯丁大学:暨南大学</p><p>莱斯大学:中山大学</p><p>北卡罗来纳大学:山东大学</p><p>西亚图华盛顿大学:兰州大学</p><p>加州圣地亚哥大学:四川大学</p><p>杜克大学:浙江大学</p><p>弗罗里达大学:厦门大学</p><p>布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p><p>丹佛大学:西北大学</p><p>美国东北大学:辽宁大学</p><p>达特茅斯学院:外交学院</p><p>马萨诸塞学院:国际关系学院。</p><p></p><p></p><p></p><p></p><p></p><p></p><p></p><p></p><p></p><!--quote2--></div><!--quote3-->强人<br />
11#
发表于 2006-9-19 23:24:45 | 只看该作者
<div style="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2px; PADDING-TOP: 2px" align="left"><div style="FLOAT: right"></div><a title="此主题创建于: 2006-09-19 23:23" href="http://www.uirbbs.com/bbs/showthread.php?t=18116"><font color="#000000">觉得暨大如何啊</font></a> <div class="desc" style="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2px; PADDING-TOP: 2px" align="left"></div></div>
10#
发表于 2006-9-19 23:24:38 | 只看该作者
<div style="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2px; PADDING-TOP: 2px" align="left"><div style="FLOAT: right"></div><a title="此主题创建于: 2006-09-19 23:23" href="http://www.uirbbs.com/bbs/showthread.php?t=18116"><font color="#000000">觉得暨大如何啊</font></a> <div class="desc" style="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2px; PADDING-TOP: 2px" align="left"></div></div>
9#
发表于 2006-9-19 23:24:33 | 只看该作者
<div style="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2px; PADDING-TOP: 2px" align="left"><div style="FLOAT: right"></div><a title="此主题创建于: 2006-09-19 23:23" href="http://www.uirbbs.com/bbs/showthread.php?t=18116"><font color="#000000">觉得暨大如何啊</font></a> <div class="desc" style="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2px; PADDING-TOP: 2px" align="left"></div></div>
sophia727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06-9-19 21:41: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06-9-7 20:49:0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集中于某几所大学,造成除了北京和上海外的其他地方的高校的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很少能与国内比较有声望的教授接触,这不利于国际政治学教育的发展。
Lorker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06-8-30 14:31: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3 07:5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