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23|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南人是怎么服软的? 中越领导人成都秘密会晤内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6-8-2 12:2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中越两国对立13年后,一个历史性的会晤——成都会晤打破外交坚冰,向两国关系正常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者李家忠时任外交部亚洲司印支处处长,深谙个中内情。) <br /><br />  政权更迭,中越关系出现一丝曙光 <br /><br />  1975年越南抗美战争结束后,越南当时的领导人黎笋等人没有及时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而是彻底背离了 胡志明的路线,对内在南方强制推行过“左”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外依仗苏联的支持,大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妄图拼凑“印支联邦”。在这一错误路线指引下,越南一面公开反华,一面加紧对老挝的控制,直至对柬埔寨发动武装入侵。他们的所作所为,导致越南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国际处境空前孤立。 <br /><br />  1986年7月,越共总书记黎笋病逝。同年12月,阮文灵在越共六大上当选为越共总书记。阮文灵在60年代越南抗美战争时期,是越共南方局领导成员,曾多次秘密访华,对中国态度诚恳友好,深得毛主席、周总理的赏识,认为他是越南很有希望的接班人。抗美战争结束后,阮文灵不赞成当时领导人错误的内外政策,曾一再遭到排挤。阮文灵出任总书记后,急于纠正前任的一整套错误做法,提出越南要“同所有国家成为朋友”的口号。他认为,对越南来说。当时最为急迫的两件事就是要从柬埔寨撤军和改善对华关系。但是,由前任总书记的亲信、越共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阮基石把持的外交部,继续按照黎笋的一套思维行事,千方百计干扰和阻挠阮文灵的战略部署。而阮文灵作为新上台的领导人,在中央决策层中尚无深厚根基,他的一些设想也尚未得到更多领导人的理解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实现上述目标,是极为棘手和头痛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br /><br />  凯山探路,阮文灵会晤张大使 <br /><br />  1989年10月,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兼部长会议主席凯山·丰威汉访华。在他的再三要求下,我方经反复研究、协调,最后商定请邓小平礼节性简短会见。没想到,两位领导人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谈话,而且谈的都是十分重要的实质性问题。凯山诚恳承认,过去十多年来老挝同中国的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是受了“外部的影响”,此次访华将标志着两党、两国关系的完全正常化。同时,凯山还转达了越共总书记阮文灵对邓小平的亲切问候,说越南对中国的状况已有了新认识,对中国的态度也有了改变,还说阮文灵希望中国能邀请他访华。邓小平也请凯山转达他对阮文灵的问候,并说:“我早就认识阮文灵同志,我知道他思维灵活,很有理智,工作很能干,胡志明主席很器重他。我希望他当机立断,把柬埔寨问题一刀斩断。现在我年龄已大,快要退休,我希望在我退休之前或退休后不久,柬埔寨问题能得到解决,中越关系恢复正常。这就了却了我的一件心事。”邓小平特别强调,越南必须从柬埔寨干干净净、彻彻底底地撤出军队。他请凯山将这些意见转告阮文灵。此外,邓小平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阮基石这个人爱搞小动作。” <br /><br />  凯山在回国途中在越南短暂停留,及时、全面地向阮文灵转达了邓小平的传话。阮文灵听后十分重视,对阮基石的“小动作”更有切身体会。他意识到,要改善越中关系,必须首先解决柬埔寨问题,而如何解决柬埔寨问题,则必须同中国商量。他还意识到,邓小平虽传了话,但并未对他发出访华邀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实现访华,是他急于要解决的问题。1990年6月5日,在多方努力下,阮文灵总书记在越共中央会客厅会见了中国驻越南大使张德维。会见时,外交部长阮基石也在座,但谈话内容同阮基石的反华老调完全不同。估计安排阮基石陪同的用意,很可能是要让他当面听听总书记究竟讲了些什么,也许此时对他尚存有一线希望,给他一个改变做法的机会。当然,也正因为有阮基石在场,阮文灵没有把话说得更深、更透。会见结束后,张大使立即把阮文灵的谈话内容详细报告了国内。国内很快答复说,还是要越南尽快从柬埔寨撤军,并解决好撤军后柬埔寨对立双方,即金边政权和抵抗力量三派的联合问题,之后再按部就班和顺理成章地安排两国领导人高级会晤。 <br /><br /><br />  神秘人士现身使馆出示密笺 <br /><br />  1990年8月16日上午,越南社科院一名姓黄的干部(黄文欢的儿子)来到中国大使馆,与张大使晤面出示了密笺,并捎来了阮文灵的口信:他决计绕开阮基石,同我领导人直接会面。 <br /><br />  8月19日夜,使馆收到了国内的答复。国内指示张大使设法避开越南外交部,向阮文灵身边可靠的人提出大使想于近日单独会见阮文灵,以便当面了解阮的真实意图,结果立即报部。 <br /><br />  于是,张大使决定通过越南国防部部长黎德英的渠道试试看,并指示使馆武官赵锐上校立即行动。果不其然,黎德英大将很乐意同大使见面。21日上午8时,张大使乘坐一辆不挂国旗的轿车前往越南国防部。黎德英同张大使亲切握手、拥抱,连声说,大使什么时间想见他,他都欢迎。张大使开门见山,把黄日新日前向他转告阮文灵总书记谈话的事简要说了一遍,表示大使本人很想当面听取总书记的意见,希望黎德英帮助联系。黎表示将立即去办。当天下午,越南国防部外事局长武春荣紧急约告我驻越武官赵锐说:阮文灵总书记将于22日晚7时半在国防部会客厅会见张大使,双方均不带翻译,建议张大使换乘另一辆汽车,不挂国旗。赵武官返馆后,立即向张大使作了报告。 <br /><br />  成都秘密会晤 <br /><br />  在获知阮文灵的真实意图后。张大使立即将他的谈话内容报告国内。8月28日下午,使馆接到国内的指示,请张大使转告阮文灵:江**总书记和LIPENG总理欢迎阮文灵总书记和杜梅部长会议主席于9月3日至4日对中国进行内部访问,也欢迎越共中央范文同顾问同时前往。鉴于亚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为便于保密,会谈地点将安排在四川成都。 <br /><br />  经越共中央对外部安排,29日下午4时。阮文灵和杜梅在越共中央会客厅会见了张大使。张大使向阮、杜转达江**总书记和LIPENG总理邀请他们内部访华的意见。阮、杜都表示非常高兴地接受邀请、同意中方提出的会晤时间和地点,并说将立即向越共中央政治局报告,尽快确定随行人员名单,着手准备工作。 <br /><br />  30日,国内向使馆通报了此次会晤的大体日程安排:即9月3日上午,越方专机飞离河内,中午1时抵达成都。下午双方领导人会谈,晚上中方宴请。9月4日上午继续会谈,下午越方专机离成都回国。经请示国内同意,张大使将搭乘越方专机前往成都,参加会晤。 <br /><br />  张大使从成都回来后告诉我们说,两国领导人在会晤中主要讨论了如何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和恢复中越正常关系问题。关于柬埔寨问题,双方着重商谈越南撤军后,柬埔寨的临时权力机构最高委员会的组成即权力分配方案。中方提出该委员会由13名代表组成,除西哈努克任主席外,金边政权出6名代表,抵抗力量方面由民柬(红色高棉)、拉那烈和宋双三派各出2名代表,共6名代表。对中方这一方案,阮文灵表示可以接受;杜梅认为,西哈努克本人也属抵抗力量,这样双方代表的比例为6比7,抵抗力量多了一个席位,估计金边方面接受起来会有困难;范文同则说中方的方案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最后,越方同意按中方提出的方案去向金边方面说服工作。 <br /><br />  关于中越关系,双方都本着向前看的态度,没有去翻老账。两国领导人都同意本着“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谱写中越关系的新篇章。会晤结束时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会谈纪要”。江总书记还意味深长地引用了清代诗人江永的两句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见一笑泯恩仇。”当晚,阮文灵激动地写了四句诗:“兄弟之交数代传,怨恨顷刻化云烟,再相逢时笑颜开,千载情谊又重建。” <br /><br />  成都会晤一年后,1991年11月,越共中央新任总书记杜梅和新任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访华。两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1999年2月,中越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确定了新世纪两国关系的发展框架,简要说来就是“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16个字。</fon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8#
发表于 2007-11-2 08:02:06 | 只看该作者
越南不是什么好鸟!
17#
发表于 2007-10-21 18:11:43 | 只看该作者
从DADAO小日本到DADAO越南!将来要是这样就好了。
16#
发表于 2007-5-4 01:47:38 | 只看该作者
学者认为亚洲最有可能影响美国的国防政策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美国参考》从华盛顿报道,美国亚洲文化学院(UACA)三位美国学者9月27日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防卫威胁审议小组举行的听证会上说,东北亚和南亚的安全问题对美国国际关系的影响可能超过二十一世纪任何其他跨国议题。

防卫威胁审议小组是一个跨党派的独立机制,其宗旨是识别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与五角大楼《四年度国防审议报告平行运作,后者是根据国会要求每四年进行一次的战略、军力结构和资源审议。防卫威胁审议小组预期于2006年公布审议结果。

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彼得?布鲁克斯指出,亚洲整个地区的安全局势给美国带来许多重大挑战,包括从中国的崛起到南亚伊斯兰极端分子频仍不断的叛乱活动。布鲁克斯说:"一刀切的军事或防卫政策肯定无法应付美国未来数十年在亚洲面临的所有防卫和安全挑战。"他说:"在美国制订其21世纪的军力结构和防卫政策时,国会和行政当局的决策人士必须将这一情况纳入考虑之中。"

中国

布鲁克斯敦促国会和行政当局对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予以注意,包括增加防卫预算(13% )和发展日益强大的国防工业,使之在未来10年到15年内有能力生产潜艇、驱逐舰和战略轰炸机等尖端武器。

防卫威胁审议小组共同主席迈克尔?特纳r,民主党,加利福尼亚州)在听证会开始时也谈到了中国令人关注的问题。

特纳指出,这些问题包括中国军费开支日益增加、台海局势以及中国在北韩和反恐之战问题上合作的程度等。

陶舍尔说:"劳工抗议、人民更加公开地批评政治、政府腐败、土地纠纷和穆斯林少数民族地区的动荡等都是中国领导层必须应对的问题。"她补充说:"中国如何应对这些国内的挑战将对它今后几年用于提高其军事力量的那部分预算产生显著影响。"

担任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亨利?基辛格国家安全研究部主任的库尔特?坎贝尔(Kurt M. Campbell)支持继续与中国保持外交接触的政策。他指出,美国几十年来对中国采取了接触政策,以便"吸引它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

东北亚

坎贝尔还认为,美国"必须保持在(亚太)地区前沿的军事部署,这令我们的盟友放心,并可提醒其他方面我们是和平与稳定的最终保障。"他说:"美国必须继续为我们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联盟注入活力,以创造性的方式使我们的军事介入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

布鲁克斯和坎贝尔一致认为,撤离或削减部署在亚太地区的美军可能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局势造成严重影响。

布鲁克斯指出,美军撤离的后果之一是,韩国和日本可能会重新审视他们的核立场,从而增加武器扩散的可能性。

这几位学者还论述了美国加强同韩国关系的必要性。他们指出了华盛顿同首尔(Seoul)之间的长期伙伴关系,并肯定了韩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以及在近来为制止北韩发展核武器项目而举行的六方会谈上做出的贡献。

布鲁克斯着重强调应当加强美国同韩国之间的文化交往,他认为华盛顿还应当进一步肯定首尔在地区外交政策问题上提供的支持。

与此同时,坎贝尔告诫美国"必须开始在中东和亚洲之间更有效地重新平衡力量"。

南亚

布鲁金斯研究所南亚项目主任斯蒂芬?科恩在谈到伊斯兰恐怖主义活动在整个亚洲地区日益猖獗的问题时说:"一个陷入政治混乱的巴基斯坦,或一个看来无法确定自身走向的孟加拉国,可能成为矛头指向美国的伊斯兰恐怖主义活动的发源地。"

科恩说:"如果巴基斯坦不能和谐地发展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奉行中间路线的现代国家,如果军队失去控制力,如果地方分离主义者和极端伊斯兰主义者的影响扩大,巴基斯坦就可能对美国及其邻国(包括伊朗、中国、阿富汗和印度在内)构成重大威胁。"

科恩指出,南亚地区日益增强的技术及军事能力的流动,可能将印度或巴基斯坦的势力扩大到其他地区,危及美国在那里的重要利益、投资或基地设施。他警告说,20年后美国本土可能处于南亚国家核武器的射程之内。

科恩建议加强同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和交往,并增加文化交流,以"加深相互理解"。科恩指出,崇尚恐怖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不仅对美国构成威胁,而且危及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他敦促美国与中国加强反恐合作。布鲁克斯和坎贝尔对此表示赞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5#
发表于 2007-4-14 16:07:04 | 只看该作者
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14#
发表于 2006-11-23 21:43:36 | 只看该作者
<p>就是啊~</p>
13#
发表于 2006-10-20 16:44:16 | 只看该作者
<p><br />31090584</p><p>国际新闻论坛 群</p><p>希望大家多多交流</p>
庐陵小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
发表于 2006-10-8 18:47: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 13:10:59 | 只看该作者
<p>楼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到局部,而没有全局。</p><p>国家对外政策固然要为维护国家利益服务,但利益有核心和边缘之分,也有轻重缓急之别,妥协和斗争同样重要,殊不知人类发展史既是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妥协史。不站在战略的高度,放眼长远,难免为眼前的、局部的利益束缚。</p>
10#
发表于 2006-9-18 14:41:41 | 只看该作者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利益之上,没有什么友好可讲!现在关系再好,谁敢保证以后不是仇人!
9#
发表于 2006-9-18 14:38:07 | 只看该作者
国家领导人对自己的国土(西沙群岛)不关心,却对什么柬埔寨那么感兴趣,陪当国家领导人吗?是否还想当世界革命的领头人?实在搞不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1:3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