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德法关系“一波多折” [打印本页]

作者: lingq2080    时间: 2008-10-27 09:07
标题: 德法关系“一波多折”
德国之声/德法磋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法两国于1963年签署了"爱丽舍协定",就此达成一致。从此,每半年举行一次的两国首脑磋商不仅是检验两国人民,而且是检验双方高级政治领导人关系的试金石。

"我们试图向FaGuo人表明,我们能够成为友好的邻居。建立持久的法德友好关系是我们的共同利益。"这是1963年当时的德国总理阿登纳谈到他同FaGuo总统戴高乐同年1月22日签署的德法协定时发表的讲话。签署该协定之后,德法两国历届政府都不忘强调双方的共同责任。



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也不例外。她说:"德法两国能够走出共同的历史,成功地摆脱战争纠纷,积极推动两国政治家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这是一个奇迹。"



2005 年,刚上任不久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德法关系作出了以上表态。她表示,运作良好的德法合作是促进欧洲统一进程的前提。但是双方之间是否能够开展合作,能否战胜危机,并为此共同提出倡议,对此,两国政治领导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也起着关键作用。阿登纳与戴高乐,施密特与德斯坦,科尔与密特朗等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例子。



但是,两国高级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例如前德国总理爱哈德和FaGuo总统戴高乐以及勃兰特与篷皮杜之间的关系就不是很融洽。90年代初,德国总理科尔作为"德国统一的功臣"达到其政治生涯的顶峰之时,德法关系却在恶化。苏维埃帝国解体导致欧洲政治版图发生的变化令FaGuo人产生了对未来强大德国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治领导人的个人姿态就越发显得重要。1995年10月,前总理科尔会晤FaGuo总统希拉克时就作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姿态。科尔说:" 总统先生及其夫人能够接受邀请来到普法尔茨我家中作客,我感到非常高兴。这已经是今年以来在我家中的第2次会面。我认为进行这样的会面很好。"



当时媒体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德法两国政府之间无话可谈。科尔驳斥了这种说法:"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对我们来说有一点非常明确,面对本世纪如此多的贫困、苦难和战争,德法合作紧密团结是为欧洲,当然也是为FaGuo和德国创造一个和平和自由未来的前提。"



但是,1998年秋季施罗德当选总理后,德法关系更加不如从前。直到出现伊拉克危机以及2002年施罗德再次当选,德法关系才出现转折。由于两国共同反对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两国关系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好转。



默克尔担任总理之后,两国关系再次开始降温。虽然默克尔与FaGuo总统萨科齐取得了一些共同的成就,如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但是两人之间也始终存在分歧。萨科齐计划单独成立地中海联盟。但是遭到默克尔的反对。默克尔要求必须有全体欧盟成员国参加,否则将导致欧盟的***。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