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政府改弦易辙 “国有化”拯救市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10-16 12:1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政府14日宣布,将动用2500亿美元购买“问题银行”股票。
这意味着美国政府一改此前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救市思路,走上与欧洲国家类似的“部分国有化”银行之路。

重大逆转
乔治·W·布什总统14日用“史无前例”、“激进”等字眼形容救市新举措。具体操刀这份方案的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也坦言,对于深受“自由市场”熏陶的华尔街而言,新举措或许“令人厌恶”。
美国政府的新举措基本沿袭欧洲主要国家政府救市模式,即以收购股份的方式直接注资银行,为银行间同业拆借提供担保,向银行注入急需的流动性。
从13日欧美股Shi走势看,这一由英国首相戈登·布朗率先发起的救市模式初步稳定了市场信心。不排除美国政府因此受到鼓舞的可能。
“我们对不得不采取这些措施感到遗憾,”保尔森14日上午发表讲话说,“今天的行动不是我们原本想做的,但是,为恢复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我们必须这样做。”
美国国会不久前通过7000亿美元金融救助计划后,具体制定救市政策的财政部倾向于用这笔钱购买金融机构的“毒药资产”。13日刚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将这一思路斥之为“金钱换垃圾”。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几周前,保尔森仍竭力反对“国有化”银行的设想。财政部收购银行股份的决定,意味着美国政府救市思路发生“重大逆转”。
施压银行
保尔森说,已有8家主要金融机构接受政府投资,分别为美国银行、美林公司、纽约梅隆银行、花旗集团、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道富银行和富国银行。
美国媒体报道,这些金融机构中,并非所有都愿意就范,乖乖把部分股权转让给政府。但保尔森在跟这些银行高管谈话时态度强硬,称尽管官方层面上这一救市项目系自愿参与,但银行没有多少选择余地。《华盛顿邮报》说,最终,尽管有银行不情不愿,但所有出席高管均作出让步。
华尔街对“国有化”的抗拒在意料之中。根据计划,这些银行高管在接受政府注资同时,不得不在分红、离职金乃至经营战略等层面受到政府“紧箍咒”的束缚。
保尔森说,他乐于看到更多健康的金融机构向财政部出售优先股,以提高资本金,“这样,他们能向全国的消费者和经营者提供更多信贷”。
新救市举措存在一个漏洞,即接受政府注资的金融机构或许会将这笔钱用于美化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向市场放贷。对此,财政部并没有明文可以约束。不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有望通过各种手段,促使这些银行把钱贷给普通消费者或企业主。
政府干预
市场人士认为,相比原先的购买不良资产方案,新方案既能加速美国政府向金融机构注资的速度,也能避免原方案中不良资产难以定价的问题。
或许是顾虑到有关“美式自由市场体制终结”的论调,布什宣布救市新举措时强调,政府强力干预市场的目的并非为“接管自由市场,而以保护它为目的”。
保尔森也在讲话最后说:“我们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采取史无前例的措施——此前我们从未想过有此必要。但是,这些措施对平稳经济、恢复对市场的信心大有必要。”
一贯奉“自由市场”为金科玉律的英国《金融时报》13日一篇社论或许能让布什和保尔森有所释怀。报纸在评价英国首相布朗的救市方案时说,“国有化是为拯救自由市场”。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银行“国有化”意味着自由市场的终结。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埋葬了(主张国家介入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眼下的危机证明她有多错,”英国公用事业工会领导人德里克·辛普森告诉法新社记者,“政府不仅有必要干预金融服务业,更有必要干预更多领域,在衰退中保护就业和经济。”(冯武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07:5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