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金融中心的定位及发展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10-14 14:1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把武汉定位于中部地区金融中心,既是助推中部崛起战略需要,也具有一定客观条件。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武汉主要经济和金融指标处于前列,而且在金融组织体系、市场功能和金融基础等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武汉金融中心定位:中部地区金融中心

  武汉金融中心建设,应定位于什么样的“区域”合适?目前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主张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性的金融中心。第二种是主张把武汉建设成为涵盖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区域金融中心。第三种是主张把武汉建设成为涵盖中部六省的区域金融中心。

  相对来说,把武汉定位于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是合适的。这既是助推中部崛起的战略需要,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武汉主要经济和金融指标处于前列,而且在金融组织体系、市场功能和金融基础等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成为外资银行进入中部地区首选城市。


  具有显著经济与金融规模优势。2007年武汉GDP达3141亿元,比居中部第二位的郑州高出34%;武汉100强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在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排名居第4位,居中部城市首位,表明武汉优质企业集中度高,规模经济优势突出。从金融业务规模看,2007年末武汉各项存款余额5471.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414.84亿元,保险公司账面实现保费收入66.06亿元,证券市场融资达110.50亿元,各项金融主要指标居中部省会城市之首。

  日渐增强的金融集聚优势。武汉是银行、证券、保险的区域性管理中心之一,人民银行、多数区域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均在武汉设立区域总部,人行武汉分行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分行,管辖鄂、湘、赣三省,担负着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及支付结算等职能,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武汉分行的管辖范围已延伸到南昌、长沙等地。武汉金融机构数量、市场规模在中部首屈一指,且优势呈现不断放大趋势。

  建设武汉金融中心的着力点:不断提升武汉金融核心竞争力

  目前武汉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突出表现在:

  金融机构多元产权主体发育不充分。国有或国家控股的五大银行资产规模、网点数量、从业人员、业务量仍然比重偏大,在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地方金融机构实力不强,民营性质的银行少,多元产权主体竞争格局并未真正形成。

  资本市场体系发展不完善,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武汉具备长期融资功能主要是银行信贷市场、股票市场,产权市场尚不具备融资功能。2007年武汉企业在股Shi融资达110.49亿元,创历史新高,但占贷款增加额的比例不到17%。

  传统业务仍占主体地位,金融机构综合功能发挥不够。商业银行仍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新业务有所发展,占比仍然较低。大部分证券公司业务以自营及受托交易业务为主,投资银行功能发挥不足。保险公司品种虽然多样,收入增长点集中于少数险种的格局未变,例如车险在财险业务中仍占主打地位。

  市场集聚与辐射力不足。法人金融机构尤其是跨区法人机构、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少,市场集聚力有限;缺乏开放的市场体系。目前武汉缺少全国性有形交易市场,如股票、拆借、黄金、外汇和期货市场等,造成市场辐射力不足,严重制约武汉金融功能的提升。

  建设武汉金融中心的突破口:突破性发展资本市场

  一、以引进非银行金融机构为重点,加快培育多元金融主体。

  首先,继续发展银行类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外资银行来汉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城市圈内的其他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推进汉口银行的发展,支持其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的区域性商业银行;支持武汉市农村信用联社组建统一法人机构,并向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方向发展。

  其次,大力发展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建设和完善证券机构,争取增设全国性证券公司,为城市圈、中部地区甚至更大的范围提供高水平的投资业务。积极推进设立法人保险机构,推进保险经纪、公估、代理公司等中介主体的建设。支持全国性证券公司长江证券、全国性保险公司合众人寿的发展。积极着手筹建投资基金公司或引入国内和国外知名的投资基金公司。支持设立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财务公司、存贷款担保机构、典当行、信用卡专营机构以及各种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企业集团、民营企业组建金融控股公司。

  二、以做大做强产权市场为重点,突破性发展资本市场。

  武汉资本市场发展的重点是产权市场。以目前的条件来看,武汉加大对光谷联合产权交易中心的扶持,使其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非上市公司产权交易中心是较现实的选择。扩大交易品种,促进民营企业产权交易。增强市场流动性,在适当的时候引入做市商制度;同时争取早日实现产权品种的拆细交易。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活科技产权的交易。扩大产权市场区域辐射力,促进产权交易市场由地方性市场向跨省市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转变。探索建立与周边省市的产权交易机构合作机制,组建跨省的中部产权交易共同市场。

  大力发展各类基金。争取设立几家面向中部的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在企业培育、资本配置及产业引导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更好地发挥风险投资基金的产业孵化作用。

  积极发展保险市场。吸引保险资金加大对武汉和湖北的投入。通过直接引进外资、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等方式。武汉城市圈地区可以在省市两级政府的推动下,建立完善保险业区域联系和协作机制,特别是大型自然灾害等公共领域保险业务的合作机制。在政府与保险公司共同参与下,积极探索社会保险领域商业保险的作用。(作者单位:省社科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9 23:5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