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中全会:是该“出手”的时候了 - 全球热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10-14 14:1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中全会:是该“出手”的时候了 - 全球热点



作者马昌博、苏永通/大量的预热都是为了今天。10月9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开幕。从历史惯例上说,一中全会和二中全会分别讨论党和国家机构的人事问题,而三中全会则通常要为本届中央和政府做一个“大题目”,因而总是带有里程碑式的色彩。



此前,一些诸如“新土改”之类的称呼频繁出现在报端,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官方媒体亦是高调铺垫。更密集的预热信号从9月开始,按照中国***的政治传统,政治局常委们奔赴各地调研,而这种调研也可以理解为“表态和动员”。9月上旬和下旬,胡Jintao总书记先后考察农业大省河南,以及30年前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被认为是为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热身与定调。



这从侧面得到了印证。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9月12日“学习胡Jintao视察河南重要指示精神”会议上直接指出,胡Jintao对河南的考察“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一次重要的工作准备……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一次先期动员”。而在小岗村,胡Jintao“明确告诉乡亲们”,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和三十年前按手印分地到户不同,现在的小岗村,“明里暗里的都算上”,有六成土地已经流转。就在本月初,总理温Jiabao亦来到广西,提出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亦分别赴黑龙江和内蒙古考察,黑龙江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内蒙古则是最大的畜牧业基地。



全国政协在9月初召开了今年最后一场专题协调会,题目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参会委员们说,此次专题会讨论主题与十七届三中全会相同。如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内容将在三中全会文件中有所涉及。而政治学者们更注意此次三中全会的“时机”问题。



在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央党校资深专家中,“三中全会”被认为是一届领导班子该“出手”的恰当时机。从历史惯例上说,每届**中央的一中全会往往是紧接在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召开,主题是“人事”,讨论选举中央最高领导层,比如选举政治局常委,通过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等。而二中全会,则是在全国两会换届前召开,主要讨论的是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问题。



而历届的三中全会,则通常要为本届的中央和政府做一个“大题目”。回顾**党史,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性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做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今年5月9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率民革中央调研团赴小岗村考察。周铁农说,大包干模式管了咱们农业发展三十年,还能不能再管三十年, 这个问题需要考虑。陪同的民革中央调研部三处处长蔡永飞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尽管此次题目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但在安徽多地的调研中,农地改革是基层干部与农民最强烈的要求。在民革给**中央和国务院的报告中,亦专门建议,应鼓励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事实上,农村土地不仅涉及农业生产问题,更在一段时间里激发严重的社会问题。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在调查中发现,农民维权重心已经从“减轻赋税负担”转移到“土地问题”上,而农民失地引发的上访也一度增多。三十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农村破题,扭转了中国的航向;今天,本次会议再次将注意力放到广袤的农地之上,又在2008年大事不断、全球经济震荡的大背景下召开,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各方都在试图从自身角度理解此次三中全会,或者说期望本次三中全会能够对自己关心的问题有所回应。一些试点地区的农民表达自己对试点新政策的支持,并希望能长久下去。而更多的城里人则在关心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改革,是否会给“小产权房”带来生机。证券分析师们在对本次三中全会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寄予高度期望,在总理温Jiabao最近的讲话中,“保持证券市场的稳定”被置于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并列的位置。而有关取消红利税的呼声也渐高。



有受访的地方官员在估计关于土地流转的新政策会对自己执政的地方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农业大省。这或许将面临包括征地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变化。“三农” 专家们期望能在根本上开始扭转城乡二元结构,一些关于是否可以实行土地私有化的讨论在学术层面早已不新鲜,不过本报记者获知的信息是,本次三中全会讨论重点应在土地经营权,而所有权问题应该不会涉及。



外媒则在猜测,本次三中全会是否会讨论中国出手参与美国救市的问题。他们注意到新华社最近的一篇报道标题是《温Jiabao总理:已准备好参与国际救市》,并判断说,中国准备出手已没有悬念,问题在于时机与方式。他们认为,本周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是讨论这一议题的时机。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相关人士称,此次三中全会主要是讨论农村改革问题,其中一个重点是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意即“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通俗说就是转让。浙江等沿海省市近几年的实践中已经有有偿转包、业主租赁、分季流转、土地入股、土地互换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三十年前的改革,使得农民可以自由决定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种什么,而三十年后的改革,将赋予农民对这块土地更大的发言权。



另有消息称,农民的土地承包年限有望延长至70年,这或将通过修改土地管理法的形式实现。不过,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钱克明此前说, 目前正在成渝城乡统筹综改区进行的系列政策试点、尤其是备受关注的土地流转政策探索,由于尚无成熟经验,将难以在三中全会后作为范例在全国推广。而另一个重点,则是城乡二元化结构有望被进一步打破,使农民能够平等地参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共享发展成果,这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最受关注的比如户籍制度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等。




所有的猜测,都将在本次三中全会后揭晓。不过已经有受访专家认为,此轮改革如果能够经此发端并坚持进行下去,其意义甚至不亚于小岗村“大包干”,原因在于改革触及最核心的土地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9-15 18:4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