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参与民间高利放贷逃跑的一家企业,这家老板和我们银行关系很好,没有不良信用记录,想不到全家一夜之间跑了。”9月18日,台州商业银行某支行放贷主任徐某指着人去楼空的厂房对记者说。
这家位于联升西路88号的“东本”缝纫机零部件加工厂,如今红色铁门紧闭,从门缝发现内部空荡荡的,机器和装备已经被运空。
“东本”是众多台州中小企业歇业和停办的企业之一,但从“东本”的账目上看,民间高利贷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
民间高利贷已经威胁当地产业的发展,民间融资的高成本成为企业死亡的祸水之一。根据台州发改委在年中紧急开展的一项“民间融资情况调研”显示,台州至少有三成企业存在民间借贷行为。
离奇死亡样本
“如果不参与放高利贷,老板不是现在的情况。”徐某一语直接指向高成本的民间融资。
“东本”的老板叫栾喜民(受委托改用化名),是地道的台州市椒江区本地人。他的企业总资产在840万元以上,也算是个中小企业,在业务方面,一直给当地全国最大缝纫机制造商飞跃集团提供缝纫机配套零部件,这些年发展比较快。
由于原材料上涨和人民币升值过快以及盈利能力下降,飞跃集团在给上游供应商款项时开始拖延,“东本”资金链和盈利状况都受到影响,但还是积累了一定资本。
2007年底,栾喜民向台州商业银行借贷时,评估总资产840万元,负债131万元,840万元里面含应收账:宝石80万元,飞跃160万元,其他缝纫机配件145万元,总共385万元。其中2006年,栾喜民投资椒江天皇国际15%的股份,价值为137万元。
一位银行财务人士指出,从账面看,“东本”流动资金还应该有100多万元,即使亏损运作保持开工,也不会倒闭。而且,向银行贷款后在还款日期和款项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
因而在银行看来,“东本”是个优质股。在出走之前,栾喜民曾向工商银行(601398)贷款30万。徐某表示,“看到这样的账面,贷款30万元,分为两年还清,办起来比较方便,没想到竟然卖了住房和厂房躲债去了”。
问题是,像这样的企业怎么还要向银行贷款30万元呢?实际上,栾喜民自从投资椒江天皇国际后,也卷入高利贷的漩涡。一方面高利借贷款,一方面高利息借给别人款项,最后资金无法运作,高利贷无法按期还款,就面临人身安全问题。由于栾喜民是个相对胆小的人,怕自己和家人受到伤害,就选择了背井离乡。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