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互联网奥运盛宴NO.1就算争得又如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9-1 23:3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互联网奥运盛宴NO.1就算争得又如何? 核心提示:在互联网领域,中国网民不仅仅是这次奥运的见证者,同样也伴随着中国奥运军团创造了多项新记录,从而从一个侧面勾勒出当前中国互联网蕴含的巨大活力和能量。


  北京奥运会是历史上互联网首次获得授权转播奥运会。与此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网民。不难想象,这二者的结合将带来怎样惊人的结果。事实也表明,北京奥运绝不仅仅是中国体育领域的突破。在互联网领域,中国网民不仅仅是这次奥运的见证者,同样也伴随着中国奥运军团创造了多项新记录,从而从一个侧面勾勒出当前中国互联网蕴含的巨大活力和能量。

  访问奥运网站者日均6000万

  8月24日,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荣登金牌榜首位,奖牌数量也历史性地突破了百枚大关。2008奥运绝不仅仅是中国体育领域的突破,同样也在经济、科技、文化、国家影响力等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互联网领域,中国网民不仅仅是这次奥运的见证者,同样也伴随着中国奥运军团创造了多项新记录。

  自8月8日奥运开幕截止到闭幕式,根据ChinaRank的数据,平均每天有6000余万网民访问奥运网站,其中访问数量最高的一天出现在8月14日,达到8300多万。

  在整个奥运比赛阶段,各类奥运信息页面的总浏览量达到110余亿,平均每天6.7亿余。最高一天出现在8月14日,超过9.28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刘翔退赛的那一天,页面浏览量达到9.11亿余。从类别上看,人均页面浏览量最高的是新闻资讯类网站。而整个奥运期间,奥运新闻类站点的页面浏览总量占全部奥运页面总量的81.9%,奥运视频则占7.3%。

  谁是NO.1?

  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每天访问奥运相关站点的独立用户中,有90%多的用户都访问了新闻资讯类站点,而奥运新闻资讯类站点中,又以各大门户网站的流量居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的奥运竞争,体现在各新闻门户网站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体现在各大门户网站比拼彼此在新闻报道、在线视频、博客和论坛四大板块的流量竞争上。

  而奥运会刚结束,各门户网站都开始亮出自己的成绩单。由于引用的数据来源并不相同,出现了各门户网站分别宣布自己获得第一的现象。但即使如此,各网站也在取得优势的领域呈现不同的特点。

  新浪引用Chinarank的数据说,自奥运开幕以来,新浪奥运用户数和流量两项指标均逼近四大门户均值的200%,连续15天位居排行榜榜首。此外,在网民最为关注的奥运视频报道领域,新浪成为网民的首选。央视市场研究(CTR)每天对国内128个城市网民进行的“奥运会赛事收看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通过新浪网收看的用户平均比例为39.68%,稳居各商业门户网站之首。与此同时,新浪博客的用户数和流量依然雄踞榜首。新浪博客的日均用户数达到行业均值的3.6倍,是排名紧随其后的腾讯和搜狐的总和的1.5倍,

  搜狐公司则引用艾瑞市场咨询、CTR、万瑞数据、易观国际研究机构、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等八家研究公司的数据,宣布看奥运搜狐网成为网民首选。其中CTR数据显示,76.7%的网民在奥运期间内选择搜狐获取奥运信息。搜狐表示,根据艾瑞市场咨询、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CTR在奥运进程不同阶段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网民首选的奥运网站均为搜狐。此外搜狐称,根据CTR、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艾瑞市场咨询在奥运后分别进行的用户调查数据显示,在网民对奥运网站整体满意度方面,搜狐均为第一。

  与此同时,腾讯网也宣布完胜奥运报道“网络第一主场”。腾讯称,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的调查结果显示腾讯网是独立用户数最高的奥运站点,为第二名门户的1.88倍,第三名的1.91倍。此外,腾讯表示,腾讯网友在互动性方面也领先其它门户。对各网站为中国所获得的51枚金牌制作的金牌专题的用户评论数进行统计,腾讯总评论数近22万条,超过其它三大门户的总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9-2 20:25:1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灌水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23:32:38 | 只看该作者
核心提示:在互联网领域,中国网民不仅仅是这次奥运的见证者,同样也伴随着中国奥运军团创造了多项新记录,从而从一个侧面勾勒出当前中国互联网蕴含的巨大活力和能量。


  奥运之后的中国互联网

  实际上,如果跳出商业门户网站之间的竞争窠臼而把目光放得更远,单凭吸引了如此数量庞大网民的参与,北京奥运会确实是奥运历史上一次了不起的成功。

  与此同时,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诞生以来中国网民参与数量和广度最大的一次国际性事件。为了满足网民们的需求,包括门户网站在内的相关互联网企业在内容提供、反应速度、视频质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投入,从而从整体上进一步丰富、提高了中国互联网的水平和影响力。因此有专家称奥运会的传播对于中国互联网来说是一次“成人礼”。

  在这次奥运的互联网盛宴中,中国网民显示了极强的热情。根据CTR进行的奥运期间16城市收视媒介选择调研,选择互联网来观看奥运会的人数已占全部统计对象的17%。虽然这一数据距选择电视的比例尚有不小的差距,但总量上仍是非常惊人的。而根据有关媒体报道,美国NBC电视台的网站在整个奥运期间视频点播量是7200万次,但中国仅腾讯一家的视频播放量就超过全美所有网站的总和。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互联网要从奥运的狂欢中沉静下来。尤其对于重要的门户网站来说,争夺谁是第一的头衔意义不大,用户的体验和认可是最有说服力的。认真、客观地盘点自己的奥运收成,总结经验,针对网民的新需求,新动向开发产品和提高服务,从而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中国互联网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应是今后国内互联网企业努力的方向。(周文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7: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