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8-7-15 15:38:21
|
只看该作者
翻开郴州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前,郴州全市范围的洪灾发生频数平均10年二次,而且损失并不严重。但从1991年至2002年十年中,发生的山地洪灾共有20次,其中多数洪灾引起泥石流、山地滑坡、地基下陷等地质灾害。
从2006年导致全市死亡507人的“碧利斯”到2008年的冰灾和刚刚结束的“风神”强降水引发的洪灾、泥石流,接二连三的极端性气候事件,似乎总是机缘巧合地和郴州联系在一起。
年初“雪灾”的伤痛还未停息,台风“风神”重又撕破了郴州的伤口,造成郴州临武洪灾,2人死亡,12人失踪。
据介绍,郴州地处湘江、赣江、珠江三大水系的结合部,“U”型的地形中间。南面有南岭的阻挡,降暴雨时水往倒“U”型底部涌,中间的水都无法排出,造成了连续的洪涝灾害。
2008年年初,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连续四次南下,一次比一次严重。“冷空气比较重,囤积在‘U’字型底下,太平洋北上的湿润空气与此处冷空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静止锋。此种情况下降的不是雪,而是冻雨。” 郴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诚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冰灾时期,有一天黄诚惊奇地发现,在自己院子里的几棵大树上,有上千只鸟停留着,场面蔚为壮观。这些鸟,也只能在这个“U”字型底部,颤栗地度过冬天。
纵观近几年,郴州几乎每年都要抗灾。郴州气象台台长王德良说:“实际上影响郴州的台风每年都有几个!”郴州地区洪灾频繁,与当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有很大关系。郴州在湖南的纬度是比较低的,距离东南沿海最近。
另外, 郴州是一个集山区、矿区、库区于一体的地区,地形复杂。乱采滥伐造就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灾害,与气候异常叠加,构成了郴州市山区灾害频繁,损失严重的独特性。
“仅2002年一年就发生了4次山地洪灾。种种情况表明,郴州已进入一个极端气候影响下,多雨多洪灾多山地灾害的年代。”黄诚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