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徐海星)本报记者昨天通过权威渠道独家获悉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体系全面设想计划,在计划中,未来的珠三角地区将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覆盖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形成“三环八射”路线图,内圈层内主要城市间1小时互通,以广州为中心主要城市间1小时互通,三大都市区内部1小时互通。
其**规划线路20条,线网总长1992公里,线网密度为4.78公里/百平方公里,覆盖除台山外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三级中心,记者昨从广东省发改委权威人士处了解到,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在广东省力推的新十项工程中“位置非常重要”,记者注意到,交通运输体系工程在新十大工程中排名第一,而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又在交通运输体系中排名第一。
有关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城际轨道交通的“票价”还没有定,每一个段落都不同。
线路规划原则:
尽量经过机场火车站汽车站
据悉,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与以前只有广州、深圳为中心的交通圈子相比,有着质的飞跃,不仅里程远远增加,都市圈的规模也大规模拓展,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覆盖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并与港澳及广东省其他地区紧密联系的轨道交通网络;实现珠江三角地区“内圈成网、外圈通连、覆盖全区、通达四邻”,最终形成内圈层内主要城市间1小时互通,以广州为中心主要城市间1小时互通,三大都市区内部1小时互通。
记者从城际轨道计划的规划原则中看到,交通圈将支持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发展战略,在珠三角内圈层,布置环状线路,环内成网,环外放射,辐射外圈层、港澳地区和广东省其他地区,平衡东西两岸发展。
此外,注重轨道交通效益,线路要尽量经过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主要客流集散点,要尽量引入城市中心,以最大限度吸引客流,尽量利用铁路、公路走廊,以节省土地资源。
而网络架构的基本形态是:以三角形为主骨架,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多条放射形线路所组成的多中心放射形架构。形成三横、六纵网格形基本形态。
“三环八射”大构想:
从广佛环线拓展到莞深珠海
在“三环八射的构想中”,其中第一环就是广佛环线,规划强调,将扩大广州白云机场、新广州站等重要客流集散点辐射范围,加强广州和佛山间的联系,加快广佛同城化的进程,将以广州为中心的放射形线路紧密地组合在一起。
二环则由穗莞深、中山-南沙-虎门、广佛珠三条城际线组成的环珠江口的中环线构成。
三环则是穗莞深、深圳至珠海、广佛珠三条城际线组成的环珠江口的大环线。
而八条放射线分别是,广佛肇、广州至清远、广州至惠州、东莞至惠州、深圳至惠州、珠海至斗山、江门至恩平、肇庆经高明至南沙、广州至肇庆等多条城际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