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43|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惊讶:中国人真不反日了奇迹竟发生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6-23 08:2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爱心赈灾令日本更亲切了吗?”《环球时报》旗下环球网对这一话题做了网民调查,其中约60%的网民给出了肯定回答。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媒体及民间提供的帮助让中国人感受到了善意。很多网友留下了感谢日本的帖子,其中有很多对两国关系理性的思考。“日方的救援赈灾活动,对中日关系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标志性的转折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金嬴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看到了日本人的善良”

  这次调查共有13769名网民参与投票。其中,8182票认为赈灾让日本变得更亲切,占投票总数的59.4%,对日本的看法没有因此改变的有5587票,占投票总数的40.5%。

  投票后,网民留下了近3000条评论,正方和反方的评论各占一半。认为日本变得更亲切的网民大多对日本的帮助表示感谢,有网友坦言,之前不喜欢日本,但这次日本的表现让他改变了看法。很多网友都强调,通过这次地震“看到了日本人的善良”。一名网友写道:“我们是礼仪之邦,不要凉了邻居的心意,对日本的帮助,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有网友反思:“如果灾难发生在日本,我们会不会也在每个超市设立捐款箱呢?”一名网友则评论说:“我认为国家就像每个小家一样,平时有恩恩怨怨,但是在威胁人类的大灾大难面前,那些恩恩怨怨会被彻底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人之间的互助求生,和大自然搏斗的众志成城!”

  两国之间的历史问题仍是网民讨论的焦点。一名网友写道:“仇恨是毒药,遗忘是背叛,中日关系要跳出世仇大敌的思维定势。理智地看待中日关系,就必须在铭记历史的前提下,取得民族和解。而今天,也许就是民族和解的开始。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并不是要仇恨当代的日本人;我们要推动和解,并不是忘记苦难;我们都要以史为鉴,以负责任的态度面向未来!”一名网友说:“生活在过去的阴影里是痛苦的,我们只希望大家记住教训,而不是想着再去教训以前教训过你的人。大家和平友好相处,共同发展!”

  对日本的看法没有改变的网友们几乎都说到了历史问题。有网民说:“多年积累的对日本的所有记忆都是连着痛苦和屈辱,怎么可能因一次善举就改变得了呢?”还有人表示:“想到日本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现在的态度,我心中还是很痛。”一名网友说:“日本视中国为潜在的区域竞争对手,日本从来就没放弃过在任何一个舞台压制中国。中国是日本主要原料及生活用品供应国。何时日本能真正放弃敌视中国,承认历史,友好互助,两国才能更亲切。”一名网友说:“我们应该感谢日本的友好与热心。但不要梦想中日之间遗留的一系列问题会在一夜之间解决。这仅是个好的开始,日本能否正确对待历史问题,才是中日友好的根本所在。”

“中国人真的不反日了吗?奇迹发生了!”

  这几天,日本国内广泛议论中国人对救援队员的感谢,还有日本网民把有关日本救援队在中国活动的报道全部集中到一起。《环球时报》记者在日本的论坛上看到,一名日本网民惊呼:“中国人真的不反日了吗?奇迹发生了!”一名网友称赞救援队员:“你们顽强的救助活动,打动了中国国民的心,你们可以问心无愧地回国。”还有网民称,救援队员挽救了支持率连续下跌的福田政府。

  21日从中国返回日本的救援队员在日本几乎成了英雄。当天早晨,成田机场聚集了一大批迎接救援队员的人群,在日中国留学生也打出“感谢日本救援队”的牌子。日本外相高村正彦到机场迎接他们,他当场还念了中国民众写给日本驻华大使馆感谢日本救援队的信。日本媒体报道的主题是一致的:“日本救援队打动了中国人的心。”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萨苏认为,这次日本救援队的表现确实让中日两国人民彼此的看法有所改变。他说:“在日本救援队到中国前,日本国内有部分人曾担心日本的善意得不到中国人的理解,有人甚至提议给救援犬戴上特殊标识以防发生不测。但是,无论是从媒体报道,还是从这次中国网民纷纷留言感谢中,都可以看到中国人对日本救援队员的友善。这让日本人感到中国人的恩怨分明,对于善意帮助可以敞开心扉接受。”

  具有标志性的转折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金嬴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日方救援队虽然没有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受困者,但象征意义很大。日本政府、民间对中国地震灾民的关心、爱心和帮助,让不少中国百姓对日本有了更新的认识。

  金嬴说,以往中国舆论一谈及日本就很情绪化,但这次调查显示,即使是反方的网民在留言中也表达了对日方的感谢之意。这表明,在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关系日益密切之际,中国民众变得更加理性、包容。金嬴认为,这次日方的救援赈灾活动,从时间上看是去年温总理的“融冰之旅”、今年胡主席的“暖春之旅”后一个积极延续。但不同的是,前两者是政府高层政治性、文件性的交流,而这次是民间性的,两国关系的回暖正从高层渗透到民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42#
发表于 2009-8-13 21:05:44 | 只看该作者
漫漫会向好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09-5-1 19:58:43 | 只看该作者
2# virginia_0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9-3-30 21:3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樱家小孩 于 2009-3-30 21:36 编辑

对于历史,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遗忘
然而作为中国人到底有多少人没有遗忘历史呢?
血的教训就是遗忘历史的最好表现。
然而,并不是说不忘记历史就可以正直的前进

目前放眼望去,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朋友呢?回答当然是没有。
即使中国可以以德报怨,但是仁者之心不是人人皆有的。

回溯历史,错误的何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变强?想要不被屈辱?不是憎恨谁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只有自己认清自己的立场,自己明晰自己的使命,就算原谅别人又能怎么样?
错误的事情,只要自己努力不让他犯第二次,自己的国家只要强大到不允许任何人妄自菲薄,那么原谅谁,憎恨谁又有什么关系。

中国不计其数的同胞的血仇就是一挂警钟,不是让我们铭记仇恨,而是催我们不断前进。
外交政策毕竟是表面功夫,人民互助也非常有局限,这些事情是国家的事,外交关系也是政府的决策。而我们,更多的是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不是憎恨他人,我们没有那个时间,而是努力变强,把爱国心用在实用的地方更加可靠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9-3-30 00:18:59 | 只看该作者
厉害啊!贵宾派们,领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3-26 23:54:27 | 只看该作者
金莹?不是金熙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3-25 15:40:57 | 只看该作者
只因是日本,才有如此多的异议,难道美国、英国就不对中国虎视眈眈了吗?只是他们离我们有点远罢了。再加上日本这位邻居有点“小脾气”,总是死不悔改,一直很嘴硬,但所有的反感都是摆在桌面上的,而某些国家确是阴谋不断,中美时不时的摩擦更让人措手不及。历史不该忘记,但不能总生活在历史中,我们应该想想如何让中国变得更强大,使国民素质更高一些,难道不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3-25 12:57:32 | 只看该作者
没什么必要影响下一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3-25 12:57:09 | 只看该作者
老一辈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3-22 18:52:38 | 只看该作者
日本人什么时候善良了?日本人民也是战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8-8-3 22:54:13 | 只看该作者
时刻保持对身边这条变态疯狗的警惕!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咬你一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15:1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