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15|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宝岛虽小系国运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6-4-16 21:5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31.85pt; mso-char-indent-count: 5.97; mso-char-indent-size: 22.05pt"><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22pt; FONT-FAMILY: 宋体">宝岛虽小系国运<span lang="EN-US"><p></p></span></span></b></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56pt; mso-char-indent-count: 4.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华文楷体">——台海局势现状研判及和平统一进程对策分析<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font size="3">内容提要:上古争于气力,中世较于权谋,当今竞于道德。六十年的人为***期间,台湾始终被视为东西方,特别是中美两国在气力、权谋和道德三方面的综合竞技场。而在中华民族终于摆脱了纵贯二十世纪的战争阴霾,试图借助全球化潮流而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反***国家法》的推出,使台海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地平线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熹微的曙光。台湾问题对中华民族的意义到底有多大,中国将选择何种方式完成统一?本文将从哲学和理念的角度对此予以解读和预测。</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关键词:中国崛起,中美关系,困局,亚太安全体系,中程和平协议,马英九,</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作者简介: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学生。电邮:</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Dotum">forourhomecountry@gmail.com<p></p></span></font></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26pt; mso-char-indent-count: 9.0; mso-char-indent-size: 14.0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fon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大国的博弈</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p></p></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font size="3">当国际关系的博弈发展到一种特殊状态,使得各方都不乐见的最坏结果反而一定会发生,我把这种状态称为“困局”。当前在台海两岸发生的博弈,是否已经恶化到了“困局”层面?</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84pt; mso-char-indent-count: 7.0; mso-char-indent-size: 12.0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一.美国的台湾情结——东方守护者</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p></p></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font size="3">纵观六十年来中美关系史,一以贯之的主线即是美国为促使中国改变社会制度与外交策略,加入其领导的西方“民主”阵营而进行的长远战略行动,以及中国大陆执政党在这一大背景下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展开的对美斗争与合作。美国作为远在大洋彼岸的超级大国,其所能运用的基本手段有两种:一是在军事上对中国展开围堵,防止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向外扩张;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树立“民主旗帜”,运用其强大的软实力展开“和平演变”行动,从内部诱使中国政治制度发生改变。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亦有不同之表象。冷战中前期主要为“大棒”,此后随着中国国策的革命性转向,演变为从“胡萝卜”即和平手段为主。特别是在今天,中国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反资本主义国家,各方面实力均迅速成长的情况下,对中国发展道路进行控制和导向,直接涉及美国霸权的利益核心,业已成为其全球政策的重中之重。</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font size="3">在六十年的中美互动中,台湾以其大洋锁钥般的地理位置,逐步走向“民主”的政治制度,中西合璧的独特文化,以及不可忽视的政治、军事、经济综合实力,始终被视为中美之间最复杂最敏感的首要问题。在冷战前期,台湾因为扼守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之中部,而成为对中国大陆实施“岛链封锁”的核心基地。由于台湾的存在,中国到现在仍未能建成与其利益地位相称的远洋海军,而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亦曾受到一定影响。时至今日,这种封锁效应仍然没有消失。一俟中美开战,部署在台湾岛上的武装力量可以轻易斩断中国远洋贸易船队进出太平洋的战略通道,给严重依靠外贸的中国经济以毁灭性打击;而反向言之,如果台湾处于解放军控制之下,这封锁手段将被同样有效地指向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迫使它们退出西方阵营。这意味着失去台湾有可能使美国在亚太地区几乎全部的势力范围和利益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此代价之高是美国无法承受的。</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font size="3">台湾在意识形态上对美国价值不小于军事价值。已解密的《美国外交文件集》指出,美国早在杜鲁门时代即已着手对台湾政治的西方化改造,试图在中国大陆面前建设一个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极有吸引力的“自由中国”,以对抗“红色中国”,并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中国大陆产生“召唤”效果。与周边的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台湾与大陆具有相同的血缘和语言文化背景,相互联系紧密,可比较度极高,自动成为了建立“自由中国”的“复兴基地”。而且,内战结束后的台湾在一系列内因和外因的推动之下,确实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美国的战略应该被认为部分达到了目的。特别是在九十年代两岸交流升温之后,上百万台商来到大陆发展,台湾文化产品也顺利打入大陆市场,使得这种“召唤”作用影响越来越大。在可预见的将来,除非台湾宣布独立(该行动将毁灭性地打击台湾在大陆人之心中的形象),否则“召唤”将一直持续下去。</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font size="3">对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来说,台湾的意义超出了亚太安全层面。美国自冷战爆发之日即确定了长远的战略方针,即“通过提供安全承诺,换取民主国家(或地区)支持,保持国际事务领导权”。该方针意味着美国与每一个实际西式政治制度,且与美国关系较为密切的国家(地区)之间存在“准同盟”关系,换言之则为美国不会默许任何一个民主国家(地区)遭受外来势力的武装攻击。这一方针在从冷战开始至今的数十年间基本经受住了考验,成为美国获得“世界警察”地位的根本保障之一。中国国内近年来有人做出过于乐观的幻想“美国可能不会下决心拿子弟兵的生命去冒险保护台湾”,并把这一观点引入到对台海形势的研判中去。然而如果美国在台海战争中真的选择绥靖,其奉行了近六十年的基本国策将立即破产,超级大国地位将受到巨大冲击,各“民主”国家对美国乃至其自身政治制度的信心将随之崩溃,冷战后形成的国际体系将向不利于美国的方向演化。这些代价大大超过了一个超级大国能够承受的极限。而如果美军在关键时刻跨越大洋奋力一战,即使战败失台(考虑到美军强大的实力以及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此种情况未必会发生),也能展示出世界警察的勇气和责任感,并为日后的反击留下余地。</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font size="3">美国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自己的义务。几乎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同时,美国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明确规定美国有义务帮助台湾不受武装攻击。这虽是万里之外一个国家的内部法律,却对台湾有重大意义,因为它以法律的权威性划定了美国在战争中的底线。有此法案,美国总统若下令军队不介入战争,将难以承受议会的责难,甚至有可能被弹劾。</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font size="3">亚太地区的另一个大国日本,对台湾问题的态度更是不言而喻。首先,中国与日本目前相互处于极不信任的状态,日本不可能忍受其海上生命线被中国掌控的后果。一旦战争爆发,日本必将积极运用其不亚于中国的海上力量和接近台湾的地理位置,为解放军的行动制造障碍。其次,修订后的《日美安保条约》也为日本向台湾派出自卫队扫除了法律上的限制。</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 roman??="" new=""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times=""><font size="3">综上所述,台湾问题对美日两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结合近年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可知,除非台湾主动向大陆发动进攻或研制核武器(此两种可能性完全可以排除),否则美日联军绝不可能在台海军事斗争中保持中立,中国大陆方面的决策者在采取行动之前必须作好与联军陷入苦战的准备。但是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出于其现实主义外交策略,以及保留台湾于“大中华”区域以更好地吸引中国大陆的考虑,同样维持着一条“不支持台湾独立”的底线,以免过度刺激大陆并遭到台湾当局的讹诈。对于台湾跨过底线宣布独立之后大陆采取的军事行动,美国进行干涉的决心和可行性将大大缩小,此时大陆方面在国际上争取更多同情并用外交手段促使美日降低插手深度将是可能的。</font></span></p><p></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杨威利 在 2006-04-16 21:54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4#
发表于 2006-12-16 13:48:45 | 只看该作者
台湾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是大陆应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解决?难道要做的就是不停地对台湾现在的形势及其他因素进行分析,不断地重复台湾的重要性?
putin_wa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23#
发表于 2006-11-24 08:38: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2#
发表于 2006-7-21 09:05:23 | 只看该作者
<p>文章分别从大国利益的角度,台湾对中国战略意义角度,台湾本土政策和态度,大陆本土政策和态度,两岸的可行性方案方面分析台湾问题。? </p><p>因此我认为标题可改为《台湾问题综合研判》。 而原标题似乎显得太狭窄了,让人容易理解为仅从‘台湾对中国战略意义角度’的分析。</p>
21#
发表于 2006-7-20 19:19:11 | 只看该作者
中程协议在国际法中的地位怎么解读是个问题?目前为止谈中程最起劲的是美国李恺如。大陆回应相当有限,甚至几乎可以说基本否定。
20#
发表于 2006-7-19 21:30:25 | 只看该作者
<p>在这里,我想说两点看法;</p><p>1.台湾介入大陆政制进程的程度是一个问题.</p><p>如果只给予台湾一个如"观察者"和"批评者"的地位,那么似乎难以使缺乏"实权"的台湾明显改善对大陆的看法与态度.因为这无法使台湾方面的民主意愿对大陆的政制进程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而如果给予更高的对待,赋予其可实质影响中国政制进程的权力,那么对共产党的冲击无疑是明显的.这不符合共产党做为大陆唯一执政党的理念.除非大陆方面已经决心做台湾样板的民主化改革.</p><p>2.中程和平协议是否需要附带底线.</p><p>小扬乐观认为中程和平协议到期之后台湾离和平统一更进一步缺乏说服力的依据.和平协议终结之后乐观结果;一是台湾与大陆高度融合,两岸人民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彼此的认同感.二是大陆和台湾的市场高度统一.三是两岸的政治体系不构成矛盾和冲突,且可以互相获得合法性认同,并可进行实质的权力交流和法律通性. </p><p>中程和平协议终结最有可能获得圆满的就是两岸的市场高度统一,其次是两岸人民的共同价值观和彼此认同感.最难成效的就是两岸的政治通行和法律通行.这个问题无法获得解决,那么两岸的统一依然是个未知数.  因此,我认为必须附带底线.即中程协议满台湾必须回归中国.</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昌明! 在 2006-07-19 21:32 進行編輯...</font></div><!--editpost1-->
19#
发表于 2006-7-19 21:13:1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鼓励一下.
zjq 该用户已被删除
18#
发表于 2006-7-15 02:37: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7#
发表于 2006-6-1 19:57:37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学国际关系,文笔很重要。理论水平不一定要很高,但文笔一定要隽秀哈
16#
发表于 2006-5-22 18:30:40 | 只看该作者
<p><strong><font color="#0000cd">?????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台湾问题的解决变的日益紧迫。据悉我国高层决策在注重经济、政治等重大课题时,始终把对台湾的战略放在重头戏。试想,如果台湾问题得到解决,中国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无奈,西方和台湾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用台湾问题压中国,同属一种的两岸人民就分隔了将近60年之久。还是温总理说的好,台湾问题是”国之大殇,乡之深愁“啊!</font></strong></p>
ztj901 该用户已被删除
15#
发表于 2006-5-20 10:35: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5:54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