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1>国际关系学院2002年“起点杯”项目</h1><p></p><h2>课题名称: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h2><p>目录<br />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及其原因……………………………………………………………1<br />历史方面…………………………………………………………………………………1<br />政治方面…………………………………………………………………………………3<br />经济方面………………………………………………………………………………3<br />民族心理方面……………………………………………………………………………4<br />社会思潮方面……………………………………………………………………………6<br />日本右翼势力对日本对外政策的影响…………………………………………………6<br />日本右翼对日本决策层的影响…………………………………………………………6<br />日本右翼与中日关系……………………………………………………………………8<br />历史问题…………………………………………………………………………………8<br />领土问题………………………………………………………………………………11<br />安全问题…………………………………………………………………………………12<br />中国对日政策的几点考虑……………………………………………………………14<br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以来就与我国有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而的密切往来。到了近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开始对外军事扩张;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至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中日间经历了一段悲怆而不友好的历史,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巨人的损失。1945年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而我国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发展,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同时与日本在经贸等方面合作也日益增强。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日关系对于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合作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br />然而白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不断发展,影响日益扩大,使得中日之间一些问题尖锐化,从而对中日关系乃至东亚地区局势都产生了不小的负面作用。<br />如何正确对待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和影响,如何正确看待日本政府的某些对外政策,还有如何保持良好的中日关系并促进其不断发展,真正做到“以史为鉴,而向未来”,正是我们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日本右翼势力根源及其影响的研究,并把日本放在亚太地区体系中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分析,有助于正确把握中日关系的走向,并对发展良好的中日关系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意见。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及其原因<br />日本右翼势力的存在由来已久。在二战以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都是与日本右翼分子鼓吹法西斯主义密切相关的。战时,日本右翼与军阀、财阀紧密勾结,狂妄地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br />二战后,日本右翼团体一度被解散,右翼势力山被大大削弱。然而,随着冷战的开始,在美国的庇护下,不仅旧的右翼势力死灰复燃,而且新的右翼团体也不断产生。1945午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被盟国整肃的日本右翼法西斯团体共233个。可是,到1951年夏大,日本的右翼团体却恢复到540个。到1989年,右翼团体己达840个,成员达12.5万人。这个数字,同二战末最高记录的13.2万人所差无几。日本右翼团体一般都集中在几个人城市里,仅在首都东京就有右翼团体350个,人数达8万余。 <br />战后日本的右翼势力的发展大致分4个时期:20世纪50至60年代是恢复阶段,这一时期日本右翼的思想主张追随美国的占领方针,与战前右翼有较大不同;70年代是猖狂活动阶段,新右翼给右翼阵营带来冲击;80年代是发展、巩固和充实力量的阶段,“国家主义”重新抬头,日本政治右倾化;90年代至今,是疯狂否定侵略历史的叫嚣阶段。 从其组织和成员来看,规模较战前大,成员复杂,从民间到政客都有人参加;从活动的方式和性质来看,战后的日本右翼与战前右翼非常相似,进行恐怖活动,策划军事政变 镇压进步力量,扼杀言论自由,极力否认侵华历史,鼓吹民族主义。<br />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是有其深刻根源的,主要有历史、政治、经济、民族心理及社会思潮等方面的原因。<br />1、历史方面<br />二战后,没能对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行清算,足右翼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br />由于东京审判自始至终由美国主导,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优先主义。同时,进入1948年以后,冷战气氛已明显浸入东京审判的法庭,尤其是美国占领政策“从日本非军事化,并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路线转移以优先发展日本经济, 允许其有限的再军备,使其成为远东对抗苏联及东方阵营的防波堤的路线”上来。所以,东京审判的缺憾利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比纽伦堡审判拖延了半年,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却只进行了一次甲级战犯的审判, 而且对已逮捕的100多名甲级战犯嫌疑人只判决25人有罪,其余全部释放 而且法庭的主流一直倾向于追究日本对欧美开战和虐待英美军俘虏等战争犯罪上,而日军对亚洲各国人民犯下的战争罪行则受到忽略和轻视。如强制亚洲妇女充当从军慰安妇、侵华日军73l细菌部队的人体实验利细菌战、日军在中国实施的毒气战、强掳亚洲劳工等战争犯罪,都没有在东京审判中予以揭露利追究。 在美国的主导下,加之宫中派、外务省官僚和海军派排波助澜,东京审判几乎成为只追究日本陆军部战争责任的审判活动,极不彻底:7名被判绞刑的甲级战犯中,除一名文官外,6名都是陆军部人员;被判有罪的25名被告中,海军只有2人;被开除公职的战争协力者中,80%是军人,原政府官僚、财阀、实业家只占0.9% ;而且,在7名甲级战犯被处决后的第二天,岸信介、儿玉誉士夫等19名甲级战犯嫌疑人就被释放。就连强烈攻击东京审判的右翼分子富士信夫也承认,“自主义阵营与共产主义阵营的对立,给审判官的心理带来微妙的变化” 。结果,不仅延长了审判时间,而且“强化了被告们的主张” 。<br />由于美国占领政策的转换,东京审判并未追究日本侵略者在亚洲各地犯下的反人道罪行。最明显的例证是美国为了对抗苏联,获取731细菌部队的资料,在充分掌握人量证据的情况下,仍把石井四郎等战争罪犯保护下来,不去追究731细菌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等反人道罪行。其他如实施化学战等战争罪行也没有提交到法庭议程。包括25名被判有罪的甲级战犯,无一人是因“反人道罪”而被起诉的,对南京人屠杀负有重大责任的松井石根也是以“违反国际法的战争犯罪”而被送上绞架。这也是战后以来历史修正主义者肆意抵赖日本战犯罪事实、推卸战争责任的重要原因之一。<br />综上不难看出,东京审判只是一场不充分的、由外力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的审判。其结果是扳倒了军阀,但保住了天皇;撤消了军队,却留下了官僚。不仅使负有侵略战争责任的昭和天皇于起诉,更为日本后来的国家政治理下了“保守主流”的底蕴,使日本旧的国家体系在相当程度上得以保留和延续,酿成了日本对战争责任问题含糊暖昧的历史事实,成为战后不久日本战争责任问题就被搁置下来的首要原因。 1951年9月4日,在排斥中国、朝鲜参加的情况下对日媾和会议在旧金山召开,“旧金山和约”的中心意图是为日本松绑,并把日本拉上西方营垒的战车;所以,该条约名义上是处理战后事宜,实际上通篇都是对日宽大的内容,失去了“战后处理”的本质意义。“和约”中只有第11条间接涉及到日本的战争责任问题,即“日本承诺国际军事审判及在日本或国外的联合国战争犯罪法庭的判决” ;至于这场战争的性质,日本应负的战争责任,对中国、台湾、朝鲜殖民统治的消算,向受害国谢罪,向战争受害民间人的赔偿等内容一概未见诸条文之中。这样一来,日本当局利决策人物都大松一口气,把“旧金山和约”的签字当作日本战争责任处理完毕的句号 ,从此更把战争责任问题置之一边,后来的政权继承者们也几乎毫无异议地把这一意旨继承下来。在一连串的负面影响下,日本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意志,自主、自力、自省、自觉地追究战争责任。<br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