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5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议:辨证地对待他人提供的国关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1 13:4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得感谢ZUE、白版等人,使我有勇气重写这帖子。刚才好容易写完发出但却没见上传,一气之下实在不想写了,但见到ZUE等不辞劳苦地长篇大论发帖,居然有点良心发现了,于是现在开始重新写。顺便说一下,我是个今年刚考完国关国政系研究生考试的小菜鸟,以下说得不到之处,请诸位大侠斧正。。\r<br>    这个论坛很好,特别是有像FREEMAN这样热心肠的、摒弃考研“零和博弃”思维的研友给我们不断提供参考书的笔记成品下载,给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现在,如何科学地对待这些资源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我认为,对待他人提供的国关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一要吸收二要补充三要规范。\r<br>    一是吸收,这很简单,就是毫不犹豫地吸收现成笔记中的主体内容部分。如名词解释“尼克松主义”,任何来源的资料都少不了如下内容:一是六九年关岛讲话中的继续履行军事条约义务但不承担亚洲各国防卫责任,二是七零年尼向国会提交咨文中提出的实力后盾、谈判手段、伙伴关系核心三根支柱。毋庸置疑,这些是必须掌握的内容,是尼克松主义的主体因素。有了现成的笔记,余下的就是准确无误地将其吸收进入我们的脑海,节省了许多我们自己去做笔记的时间。\r<br>    二是补充,就是补充他人笔记中不全的部分。纵观国关近年试题及国关本校提供的所谓得高分的答案,名词解释的答案不外乎三步曲:一是事件背景或原因,二是事件经过或内容,三是事件结果、评价及影响。实际上,很多复习资料,包括研友们在温习名词解释时往往只关注了第二部分,容易忽视一、三部分。如名词解释美苏中程导弹条约,很多人可能就按部就班答道:“1987年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签,内容是条约生效后双方均不再生产,生效18个月后双方都不再拥有中短程,生效三年后双方都不再拥有中程,双方都有视察权等。这些内容都是该条约的主体内容,固然重要,但仅此远不够,还应补上背景:此前美苏已就此问题谈判多年,但因双方实力均衡互不让步,导致在视察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八十年代中期戈氏入主克里姆林宫后,推行新思维指导下的对美缓和政策,在一揽子谈判等问题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让步,签约时机才告成熟,因此才有了该条约。还应加上结果及影响:执行的结果是致1991年条约规定的导弹基本销毁,从而消除了苏联中导优势。影响是标志着两国走上了切实裁军的道路,利于减轻欧洲压力,进一步促进了美苏缓和。诚然,或许不加上这两部分也能得分,但加上了定能得高分。分析一下该题的出题思路,无非是考察考生两个知识点:首先是考察考生对该条约来历的了解,该条约是苏联调整对外政策的产物,这么多武器条约为什么偏考这个?显然是考戈氏在对里根谈判时犯下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才会有这个结果,该条约是戈氏在任期间一系列无原则让步的产物之一;其次才是该条约的内容,这方面不要求太精确,答到基本内容即可,八成准和十成准不会在评分上看出差距,我想改卷老师也没那能耐做到对每个武器条约的详细内容都烂熟于胸。需要补充的内容还包括历史问题的新情况,如考到名词解释朝核危机,这本是九十年代初发生的事,本属史实范畴,但如果考生在答出当时该事件发生背景、时间及主要情况的同时不忘加上两三句当前六方会谈的进展情况及前景展望的话,会取得相当理想的效果,可以给评卷老师留下这样的印象:这个考生长年关注国政时事。\r<br>    三是规范,就是将资料答案进一步规范化。我们目前的参考书目确实不愧“参考”二字,事实上它们也只能作参考之用,这些著作是根据作者著书的需要写成,我们需要将其知识点进一步规范化使之适应考研试题的需要。如面对简答题“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时,我们应如何作答?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一书中有专门阐述:一是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催化作用,二是戈尔巴乔夫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推倒了苏联。总之一句话,乍一看去大有戈氏者,一言可以丧邦之意,其在后文中写到的“深究苏联解体的原因,肯定还能找到其他原因,但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那样地折腾,苏联解体不是不可以避免的”这句话即是明证。这里我们先做一做以下三项工作,第一,我们来共同温习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观的论述:历史人物可以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由此可见,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戈氏个人作用是且只是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第二,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我国内政治形势背景、顾关福老师个人情况并仔细甄别一下他在撰写苏联解体问题上的措辞。从国内政治形势看,我国非常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IZHI极端自由化,反对抛弃社会主义立场和原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国际政治学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种大气候的影响,无论怎样批判戈氏都不过分,因为在我们看来,他背判了社会主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罪人,批判戈尔巴乔夫,是为了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不二选择性;从顾关福个人情况看,他不仅是国内国关史专家,而且是研究饿罗斯、中亚方向的专家,更是国际人物研究领域的权威,因此他的著作里较多笔墨花在个人作用对历史进程影响上是无可厚非的,但这决不是说他分析国际问题只计一点不及其余,顾在后文中写到的“深究苏联解体的原因,肯定还能找到其他原因。。。”即可证实,这里只是因著书需要的考虑省略不写而非忽略不计,写书、说话的方式、角度都是根据主体需要而产生的,就如小平同志既说过“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说过“稳定压倒一切”,这看似自相矛盾,这里的“一切”是否包括“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发展经济必然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产生,既然稳定压倒了一切,是否可以为了稳定而不改革开放,即不发展经济?不能这样理解,话都是人说出来的,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中国语言是丰富的。第三、分析分析我们考研实践的需求。考研主观题大都采取踩点给分的方式,需要我们答题时“点”要多,阐述“点”时适可而止,要求我们大而全。就拿苏联解体原因这道题来说,如果照搬顾关福老师的两点,那这题就算吹了,需要我们做的是把顾老师出于写书需要而省略不写的苏联解体诸原因补充起来,大致思路应当是:就内因看,首先是戈氏前任们错误的内外政策导致苏联非改革不可,其次是戈氏的错误改革改死了苏联。本来嘛,有了生病才会有吃药,有了吃药才会有吃错了药,这是事情的发展顺序。就外因看,西方长期的和平演变、美国对苏联的争霸消耗、第三世界的反苏霸风潮及东欧剧变巨浪的冲击使苏联最终倒下。如何具体阐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不多阐述。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就是学会改编他人的笔记。切记:你会下载别人也会下载,大家用了同样的笔记去背,答在试卷上的内容基本不二,这是对大家的伤害,有时连错都错得一样(如下载的笔记中出现了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错误),阅卷老师肯定很反感反反复复看相同的东西,这样是很伤神的。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意思相近的另一句话,学会删减他人的笔记(那些竞相传抄、下载的笔记往往繁琐累赘,却被很多人误认为全面)。\r<br>    最后,半胆对“考研宝典”提几点意见:一是最好能去掉或修改一下与“国际知识二百问”中相同或相近内容的部分。我有同事买了这本书,我拿来看了看,主要是国政方面的内容,总地来说不错,但有一部分名词解释与国际知识二百问的内容重合,连答案也一字不差(我到研招办买了并背了国际知识二百问),可以想见,如果其他研友们既买了二百问又买了宝典,多半会来论坛发帖:“你们组团儿忽悠我来啦?。。”二是添加世界知识、现代国际关系刊物中出现的新名词,假如你们还打算出第二版第三版的话,我想应该这么做,如2005版,你们可以将有关“单边行动计划”、“中东路线图”、“欧盟宪法条约”、“东亚峰会”、“第四轮六方会谈”、“台湾问题四个决不”、“美日2+2安全磋商会议”等当年热点知识整理进去,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帮助广大考生减轻大海捞针般搜寻热点自?芙岬难沽Γ?蚁胝庋?霾坏?崾贡Φ涓?猩??Γ??一嵯?犯?恪H?侨险婧耸的谌莸恼嫖薄N曳⑾直Φ渲杏行┠谌菔侵档蒙倘兜模?缑?式馐汀熬腹?裆纭蹦忝切吹溃ㄔ诠?手?抖?傥手幸彩钦庋?吹模?骸癨
<br>无论什么人物在什么时间参拜靖国神社都是对饱受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的亚洲人民的极大侮辱。。。”事实我了解的情况不是这样,中央的精神是:“日本人民群众出于祭奠亲人的考虑参拜是可以理解的,但首相参拜等于承认二战战犯们是功臣,这就是对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亚洲人民情感和尊严的侮辱。”(大意是这样,应该没记错,这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中曾根首相企图于八月十五日以内阁总理大臣身份参拜的消息传来时,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中所说。注:方连庆版《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二本)。我知道你们的答案是从网上找到的,我也在网上看到了,我也知道中国人民是不欢迎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参拜的,但我觉得作为发行的书目,措辞需要慎重。\r<br>    以上是菜鸟喻的一些拙见,不足之处,望坛子里各位大虾批评指正!
<br>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9#
发表于 2011-2-16 17:34: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8-27 15:26:2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很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3-20 18:39:13 | 只看该作者
多谢lz赐教~~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3-19 11:13:05 | 只看该作者
<p>谢谢,顶~~~~~~~~~~~~~~~~~~~</p>
15#
发表于 2006-3-19 09:44:24 | 只看该作者
论坛就是要多一些楼主这样的人才会不断发展,楼主的建议必当永留于心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3-18 23:58:31 | 只看该作者
<!--quote-haikuan111+2006-03-18 21:14--><div class='quotetop'>引用:(haikuan111 @ 2006-03-18 21:14)</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支持</p><p>斑竹真是平易近人</p><p>是我们的好版主</p><p><!--quote2--></div><!--quote3--></p><p></p><p>谢谢大家跟我的帖,没有让它就此沉了下去,不过得通报一下:我根本不是版主,只是本楼楼主,是今年考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的一个大专生(同等学力资格报考)。只是考完后我觉得专业考得还行,所以就写了这点儿心得。现在成绩出来了,确实如我所料:国关史135,国际政治专业综合121,总分390。也欢迎大家多多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我好在即将到来的复试中加以注意。<br /></p>
13#
发表于 2006-3-18 21:14:22 | 只看该作者
<p>支持</p><p>斑竹真是平易近人</p><p>是我们的好版主</p>
12#
发表于 2006-3-17 00:01: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18:38:34 | 只看该作者
当然是,你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1:2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