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国际关系理论的关键词道德
<br>
<br>道德是理想主义的关键词,理想主义认为人性可改造;战争可避免;利益可调和;国际法、国际机构、公众舆论可以确保和平。这个理论的基础就是道德。可是这个理论却没有说明道德的作用机制,因此讲道德也就成为了理想主义的致命伤。后来的现实主义也就是从这方面对它发起攻击,说什么“国际上不存在一个权利机构可以评判道德行为,这就决定了道德在国家行为中没有很强的约束力”(爱德华.卡尔),因此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关系是处于无政府状态,成为强调追求“权力”的理论。虽然现实主义者也承认道德有一定的作用,可是由于不能精确的定义道德和理解道德的作用机制,使得现实主义者忽视道德。一味追逐权力的思想引发了美国出现了越战和伊拉克战争这样的没道德的行动。以后的国际关系理论各门派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不是说不明白道德的功效就是忽略道德功效。以美国学者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理论系统忽视的东西很多,如:经济利益、人民、道德…等,在这里着重讲解道德的定义和道德发挥作用的效能,其他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要素以后再行评述。\r<br>
<br>二.道德的定义及功效
<br>
<br>论道德的书不少,国外的有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康德的《论道德情感》;国内最早的有老子的《道德经》。而涉及道德的评论则多如牛毛。\r<br>
<br>老子的道德经讲述的是世事生、化、转变的存亡道理,太过深奥,现今的道德理论和概念与〈道德经〉所描述的相去太远了。而各种关于道德的论述是什么情操、情感、同情心、善、…等等,我认为都言之未尽,故此凑个热闹也来小议道德。\r<br>
<br>以前对道德论述都难以有固定的定义,在此我对道德定下颇具共性的定义,具体描述如下:道德是社会的一种共同期望值,人们对它有追求达到的需求。\r<br>
<br>社会期望值有许多,容易达到和遵守的就成为了法律,次一级的期望就成为了准则和规范。难以达到的,大家又都很希望完成的标准就成为了道德。\r<br>
<br>道德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社会、文化、宗教、群体会形成不同的道德观念,这是因为不同的期望值所造成的;不同的时间也会形成不同的道德观念,因为事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展,因此期望值也发生变化。\r<br>
<br>社会对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同样的男欢女爱,在平常人来说无可厚非,可是对于禁欲或节欲的僧侣或教士来说就是相当不道德的事。平常人通过帮别人的忙获得利益就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如果是领了工资花纳税人钱的官员通过帮别人的忙来获取利益就是不能容忍的不道德的腐败行为。从以上的两个例子来看道德的标准是不确定的,难以统一的,这也是道德的统一定义迟迟没出现的原因。\r<br>
<br>但是,人类也有一些共通的、统一的道德标准,助人、不欺骗、尊老敬幼、热爱国家、热爱民族、……,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期望值。\r<br>
<br>一个国家和社会除了历史习惯形成的期望值也即道德观念外,还有一些期望值即道德观念需要当政者来进行引导的。如对国家建设贡献大的、见义勇为的进行奖励就可以形成见义勇为和争为国家做贡献的社会风气,久着这些就会形成期望值变为道德观念,相反的事物就会被视作不道德的。因此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对于社会道德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保持一贯性很有利于观念的形成。\r<br>
<br>在国际社会中道德的观念经常的发生冲突。恐怖分子认为道德的为宗教和亲友复仇的观念,在帝国主义者来讲就会认为是不道德的,这就是道德的冲突。宗教和文化不同的冲突看似难以调解,可实际实行起来却不难。看看新加坡,不同的种族、文化、宗教在一起和平的相处,就知道儒家文化的魅力。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就预言过:“今后的中国是融合全人类的核心”。\r<br>
<br>期望值出来后,也即道德标准被人接受后,它还有发生作用的机制。当有些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后,法律惩罚不了时,道德就起作用了。因为大家认可的标准被公然的践踏,也就必然的引起公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会不与来往或限制他的行动,总体的效果就是使不道德者受到即期或远期的损失。例如:美国侵略伊拉克,几乎全部国家都认为是不道德的,可是又没有什么的惩罚机制,但大家对它这种做法的戒备与提防致使美国的影响力下降,因此也增加了美国的各种政治成本和其他的成本,总体的、长期的令美国遭受损失。迫使美国现在就逐步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政策。这就是道德的作用机制。因此中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他人”是长期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结论。\r<br>
<br>因此道德的定义可以是这样的:道德是社会或特定群体的共同期望值,是大家期望别人都达到的一种行为标准,人们对这样的标准有努力达成的期望。道德有限制和惩罚不道德的有力机制。\r<br>
<br>三.道德机制对看似无序却有序的解释\r<br>
<br>整个世界照现实主义者的说法,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因此也是无序的。然而现实的世界表现出来的确是有序和有规则的,为什么会这样?\r<br>
<br>我们从无政府世界的观点再退一级来看,构成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是国家行为体,而国家行为体是有序的、有组织的、有道德规则的。在这些国家行为体里,由于不同的文化和背景,形成了不同的社会行为规则和道德,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道德标准不同。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大部分国家都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法,可是伊斯兰国家根据伊斯兰教义则实行一夫多妻制,这就是文化差别所引起的不同法律和规则。但是人类文明进化所形成的一些公共概念却是相同的,如:和平、禁止掠夺、禁止偷盗、照顾弱小、….等等,这些就是人类公认的道德标准。虽然整个世界看上去好象是无序的,也不存在着一个终极的执行者,可是大家都是生活在有序的社会里都具有一定的道德概念和认识,什么事可以干,什么事不可以干,心理明白。有序的社会生活所形成的道德概念观影响着整个世界。因此上世界呈现出有序的状态。虽然有强悍者以世界无政府为借口,恣意的进行掠夺。可是很多的国家会感觉到物伤其类,会拒绝跟强悍者合作使得国际社会里的强悍者以后的行动成本增加,这就会促成强悍者的检讨。例如美国的入侵伊拉克事件。如果强悍者我行我素,则会引起弱小者的联合,最终导致强悍者的失败。二战的日本和德国就是明显的例子。\r<br>
<br>因此上道德在国际关系中处处显露着作用,可是由于定义不明确,功能也难以确定导致了国际关系理论从道德开始,到忽视道德进而造成不顾一切的掠夺。中国式的国际关系理论里面肯定道德为首。中国古代的孔子说过“仁者无敌”;老子:“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子曰:“政者正也”意即政治便是道德。\r<br>
<br>
<br>
<br>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