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15|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究生会学术部:周末电影展播活动,你们希望看什么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5-11-9 18:4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p><p>时间:下星期五 下星期六</p><p></p><p>让大家享受大片的震撼 <strong><font size="3">2块钱看两部电影</font></strong></p><p><strong><font size="3">现在定了两部:<天国王朝>和<惊爆13天></font></strong></p><p><strong><font size="3">需要增加两部电影</font></strong></p><p><strong><font size="3" /></strong></p><p><strong><font size="3">有大家希望看到的电影吗?大家可以踊跃推荐一下 </font></strong></p><p><strong><font size="3">再此留言 谢谢</font></strong></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5#
发表于 2005-11-12 16:50:33 | 只看该作者
两个LEGEND都看过了,真的很精彩!~可以看情书吗&hellip;&hellip;
14#
发表于 2005-11-12 11:06:11 | 只看该作者
惊爆十三天是13days吗?讲古巴导弹危机的?在哪里放?
13#
发表于 2005-11-11 23:33:17 | 只看该作者
<p>《1900传奇》早在99级还没毕业的时候就放过了,而且那时著名电影音乐学者杨大林老师也在国关讲课,曾经对影片音乐进行过精彩的分析</p><p>这两个传奇,的确是非常精彩的电影,但这次活动中不会再放了,大家想看其实也很容易找到DVD</p>
12#
发表于 2005-11-11 22:58:52 | 只看该作者
强烈推荐两个LEGEND!
11#
发表于 2005-11-11 22:57:01 | 只看该作者
《Legend of The Fall》,通常译作《燃情岁月》,而我更喜欢直译为《秋日传奇》。传奇二字本身就是一种鲜明的色彩,何况秋日,何况草原。\r<br>
<br>    “律卓敦在落叶的月份出生 。那年冬天真可怕,母亲生他时差点死掉。他父亲,上校抱他来给我,我用熊皮包好他,整晚抱在怀里。到他长大,我教他享受猎杀的乐趣。猎手们把猎物的心脏割出,捧在手上,可使他的灵魂得到自由。"
<br>    在印第安长沧桑如古木的声音和乌沉的号角中,我们的传奇开始了。背景永是阴郁的天空,青色远山,苍黄的草地,丛林、河流,篝火和木屋,凝重而严谨。厌倦了杀戮而隐居上山的上校,他的三个儿子,印第安仆人一家,和幼子森姆邂逅并爱上并带回草原的姑娘,一幕幕离合徐徐展开,水一般流淌,旷达开朗,却没有炽烈的大悲大喜,因为这是一部宿命的美国式传奇。它有关勇士的生死爱憎,出走与回归,荣耀与失落,有关父子之爱之冲突,手足之情之猜忌 ,有关更深远的许多东西,比如战争,比如种族观念,比如政治与法,比如人与自然万物的存在,当然,还有关于爱情。\r<br>
<br>    那就从爱情说起吧,从苏珊说起。是的,她优雅,富有活力,又有着森姆信中所说的清纯冷静:她身著白色衣裙,她喜欢白芷花;她有一条像马一样的狗,但这些都是表象。尤其不可忽略的一点是,她父母双亡,因而感情脆弱,虽然外在举止热情奔放,内心却孤单无助。她像任何其他一个女子一样,不可自拔地爱上狂放不羁的卓敦,客观上更需要的,却是出人头地的、可以给她安稳的艾尔法。卓敦出走时,她也像其他任何其他女子一样许诺:我会等你,不管你离开多久。我会永远等你。永远,这个词是爱情的必备元素,有谁会坦诚如郑钧那样说"你想要的海誓山盟没有资格说,我只想再陪伴着你给你些欢乐"呢?真正践诺的又有几人?尾生抱柱而死是迂腐,梁祝化蝶而舞是传说,现实中的苏珊,面对卓敦自不知名的远方寄来的决绝信笺("我们之间完了,一如我死了。你择他另嫁吧"),面对今已功成名就的艾尔法的痴情,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r<br>    多年之后,苏珊在漂亮的后花园里,还是身着白衣,披散着头发,变得雍容华贵,没了灵气。她对终于归来的卓敦说:永远是太长久了,卓敦。\r<br>    卓敦淡淡回答道:我知道。\r<br>    自此,苏珊的一切都可以原谅了,像卓敦那样原谅她。被艾尔法告知卓敦娶了小伊莎贝后的怅惘,在街上问候小伊却只遭到冷面相对时的尴尬,探视牢笼后的卓敦时强装的笑容,以及禁不住含泪的倾吐:我有时还会梦想是你孩子的母亲,我甚至曾希望小伊和森姆死去……以及她在床上的独自饮泣,剪下几绺长发后的自杀,都可以原谅,乃至同情: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人啊。\r<br>
<br>    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小伊,继承了印第安血统的坚忍与冷静。在她十三岁还很羞涩时,就直视着苏珊说:我会嫁给卓敦。她追着卓敦的马跑了很远,一直看他转过了山坡,眼睛里有着守候的执著。有人告诉我,在爱情上,执著只会招致痛苦,而对于小伊,她不仅敢于承受,而且能够包容痛苦。她要等到长大后对卓敦说:克里特岛,我知道它在哪儿……你还把我看成小女孩吗?她也等到了卓敦母亲送的白婚纱,等到了卓敦内心的安宁和一对可爱的儿女,虽然结局是悲剧性地玉殒于一颗流弹。阿城说,女人的刚韧发挥到极致,便是天下第一等柔媚,我想,这正宜于形容小伊。\r<br>
<br>    至于卓敦,他参战前那晚苏珊拥着他肩头哭泣时的柔情,失去爱妻后的狂怒和踉跄着抱着小伊的尸身走开,这两组镜头对于他的感情世界给予了很充分的表达,人们所关心的,是这之外的。\r<br>    "有些人能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非常清楚。他们依循内心说话行事,这些人变得疯狂,或变成传奇人物。"
<br>    荭草十月,母亲走时,卓敦一脸骄傲的冷淡,母亲走后,他拒绝提起,因为他的世界就在这儿,在这草原上,除此他别无依恋。他两次离开,一次远赴欧洲,为着热情冲动的幼弟,为了所爱的姑娘的嘱托,"好好照顾他";第二次是因为那内心的灰熊,"静静的咆哮,在黑暗、隐蔽的地方"。半夜他被苏珊的轻柔抚摸惊醒,竟奋身拔刀,吓住了姑娘,也刺醒了自己的心。这次,是注定要出走。\r<br>    多年后他终于回来了,在印第安人特有的敏锐直觉里,带着雄壮的、奔腾着的马群,英雄地策马归来。他知道这里需要什么,不是哥哥艾尔法那样的政客和声誉,是马群,漂亮的马群,他知道要送给父亲猎枪,要送给印第安人爪畦战士造的野猪牙,送给家中每人各自梦想的礼物。\r<br>    父亲已中风老去,却威风不减当年,想想他竖起中指,含混不清但却有力的咕哝吧,-——"去他妈的政府!"还有他在马嘶的一瞬间抖出猎枪射杀两人的勇猛,当然这是后话。眼下,他只是老泪纵横,吃力地在小黑板上写:我高兴。儿子说:我也是。\r<br>    他这个最喜爱的儿子,唯一一次哭泣是从欧洲返回后,在弟弟的幕前,他深深自责:"我没能救他。"他蓄起胡子,更加不修边幅,是为了赎罪吗?承诺和对同胞兄弟的挚爱,由此带来的深重歉疚,与艾尔法、苏珊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天性中的一些东西,逼迫他逃离家园,去远方,"我们听见有人看见他在海上,在白人从没到过的河上行走,我们听到故事,奇怪的故事,跟着,有几年音讯全无。"也许唯有这种漂流的生活,能让他找到那只灰熊的声音到底来自何方。\r<br>
<br>    此时,艾尔法已是春风得意的国会议员。知子莫若父,上校说:他在哪儿都会有成就,除了这儿。 当年感情上的受挫,对卓敦的猜忌,和他的狭隘、多疑,使他出走。而他的成熟世故,恐怕也只适合于城市。他把海伦纳这座"一夜间现代化"的城市视作在世上的立足点,在此他感觉到活力,轻松自如。"我和市内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交上了朋友。"其中就包括凶残、贪婪的柯氏兄弟。以他的聪明,他不会不知他们的本性,而他已经习惯于这种方式。\r<br>    他衣锦还乡时更加礼貌,冷漠,矜持,威严。他心安理得地为政府和个人荣耀服务,而且冠冕堂皇。老人辛辣地质问:你们想从中得到些什么?你认为他们会出于爱国及你的价值而支持你?……整条村子的人(印第安人)熟睡时给杀光了,我看不出政府有什么值得我信服,智慧,常识,抑或人性。\r<br>    而他还是意识到失败了,在苏珊墓前,他沉痛地反问:我遵守所有的规矩,神的,人的规矩。而你,并没守规矩。但他们爱你胜过爱我,森姆,父亲,甚至我的妻子。(我到底做错了什么?)\r<br>    影片最后,艾尔法从屋旁走出,轻松地端着一支枪,他杀死了一个政府官员,也即杀死了以前的自己,他再无愧于上校的儿子了。在被托付抚养卓敦的孩子时,他说:那是我的光荣。这句回答,令我无比感动。\r<br>
<br>    对于单纯幼稚、年轻气盛的森姆,睿智、沉稳的讲述者,印第安长老,和家中其他成员,比如上校夫人,"一个奇怪的女子",我们只需知道,他们都很可爱。\r<br>    传奇也就这样收场了,"卓敦死于1963年,九月。他最后露面的地方是在北方,那儿仍有许多动物捕猎。他的墓并没有记号,但没关系。反正他常活在边界之地,在今生和来世间。"
<br>    而我情愿认为,收回他生命的这只灰熊,是多年前最初那只。\r<br>
10#
发表于 2005-11-11 22:54:3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片名: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br>英文译名:The Legend of 1900
<br>中文译名:海上钢琴师-台/声光伴我飞-港/1900传奇
<br>编剧:朱塞佩·托纳托雷Giuseppe Tornatore/Alessandro Baricco
<br>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Giuseppe Tornatore
<br>主演:蒂姆·罗斯Tim Roth 饰 千九/1900
<br>   普鲁特·泰勒·文斯Pruitt Taylor Vince 饰 Max Tooney
<br>   梅兰妮·蒂埃里Mélanie Thierry 饰 女孩
<br>类型:剧情/音乐 级别:R级(粗口)
<br>片长:125分钟 国家:意大利 语言:英语\r<br>发行:Fine Line Features(美)
<br>上映日期:1998年10月28日-意/1998年12月25日-美\r<br>荣获1999年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
<br>
9#
发表于 2005-11-11 22:52:52 | 只看该作者
the legend of 1900(海上钢琴师)\r<br>[影片简介]
<br>  1900年的第一天,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Virginian号上,负责邮轮上添加煤炭的工人Danny Boodman在头等舱上欲捡拾有钱人残留下来的事物时,却意外的在钢琴上发现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装在TD牌柠檬的空纸箱内。由于坚信「TD」正代表了Thanks Danny的缩写,于是Danny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独立抚育这个婴儿,并为了纪念这特别的一天,将他取名为:1900。\r<br>
<br>  海上出生的1900,在陆地上却是个从未存在的人,没有亲人、没有户籍,也没有国籍,大海便是他的摇篮,而他也随着Virginian号往返靠泊各个码头,逐渐长大。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抚养1900的Danny意外丧生,幸而奇迹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而往,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的演奏着,动人的旋律打动了众人,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r<br>
<br>  Max在因缘际会下来到Virginian号加入乐队伴奏,也因此见识到这位传说中的海上钢琴师--1900,两人因此结为好友。而1900在与发明爵士乐的传奇钢琴手Jelly同船竞技钢琴琴艺之后,声势更是如日中天。但尽管Max再三鼓励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赋,1900却始终未曾踏足陆地一步。直到他在为唱片公司录制个人专辑时,意外见到船舱之外清秀动人的女孩,并在感动之余创作了《1900's Theme》(即片头Max与乐器行老板所提到的不知名曲子)。随着女孩的下船离去,1900的心开始波动,究竟1900会不会为了去寻找女孩而离开30多年来的船上生活?\r<br>
<br>  整部片子随着Max回忆中的1900,与现实中Max追寻1900的下落这两条主轴,交互穿插,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而当Max从乐器行老板口中得知,Virginian号即将被拆解时,故事也达到了最高潮。\r<br>
<br>  从战前离开Virginian号之后便未曾听说过1900消息的Max坚信,1900必定还在船上,他努力延阻了船只拆解的时间,来到这艘已残破不堪的废船上欲寻找1900最后的踪影。1900还会在船上吗?还是如Max的期望,已经找了个地方,娶了老婆、生了小孩,并在茶余饭后之际同她们提起Max这个好友……
<br>
<br>  除了曲折的情节,几个精采的桥段更是令人吟咏不已,包括Max初识1900时,两人在海上狂风暴雨之际松开了钢琴的固定栓,坐在钢琴前随船摆动着,一边弹琴一边在大厅里四处滑动,像极了跳着华尔滋或探戈的舞者;而面对傲慢的Jelly来势汹汹的挑战,1900如何展现出他过人的钢琴天赋,让与会者由轻蔑转为震惊;以及那个不知名的女孩,如彗星般的散发出耀人光芒却又快速离去,使得1900淡淡的忧愁,回忆的感伤,在片里充斥的偏黄色系影像中,益发显得鲜明。至于移民怀着梦想乘船来到新大陆,在看到自由女神像之际惊叫“America!”的喜悦,却也与孤寂的1900看着旅客上上下下的冷漠相映……
<br>
<br>  1900这个角色,因为孤寂落寞的经历,使其更能敏锐的看透人心,并藉此弹奏、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乐曲。但一生面对海洋、面对钢琴,陆地上的一切,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使他一直对陆地踯躇不前。正如他所说:“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或许对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致看得到地平线,往返多地的邮轮也有靠港停泊的时候,88个琴键是有限的,他可以据以创作无限的乐章,然而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无法掌握的。
<br>
<br>  本片的导演正是1990年前以《天堂电影院》(Cinema Paradiso)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殊荣的朱塞佩·托纳托雷。如同《天堂电影院》给人的感觉,托纳托雷以其擅长的叙事手法,使观众随着回忆与现实交错间,轻易的融入剧情之中,并几乎因此而怀疑,本片是否为真人真事所改编。
<br>
<br>  而在本片之中,托纳托雷也与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这个配乐界的大师再度合作。(莫里康内著名的电影配乐作品包括:《天堂电影院》、《豪情四海》、《哈姆雷特》、《铁面无私》等等)就如同所有以“钢琴师”为名的电影一般,配乐必然在电影里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影片的电影原声也是值得细细品味收藏的对象。
<br>
<br>  同样是从现代追溯古代,故事的背景同样在海上的邮轮,如果将《泰坦尼克号》比做丰盛的晚宴,在吃惯了好莱坞的电影大餐之后,相信精致、细腻的《海上钢琴师》会是很好的下午茶甜点,让你我的心灵觉得更充实!  
<br>
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0 21:01:31 | 只看该作者
<p>恩 会来点幽默与 趣味结合的电影的~~</p><p>绝对清晰正版DVD </p>
7#
发表于 2005-11-10 20:47:07 | 只看该作者
温柔一点的~
6#
发表于 2005-11-10 19:23:27 | 只看该作者
花与爱丽斯或者落水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0 07:3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