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第四届全国高校政治科学类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国际关系分论坛会议--会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5-10-7 14:1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主题研讨会的研讨主题为“国际体系研究:理论和方法”,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柯惠玲主持,于2005年6月19日上午10:00开始。
<br>
<br>第一位发言的是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刘丰同学。他的发言主题是《在延续中把握变迁——对现实主义无法解释变迁的回应》。他首先总结现在存在的对“现实主义无法解释变迁”的理论的观点,并指出他们对现实主义的结构解释要求过高等错误,论述了现实主义在类型、方式、动力、后果等方面对变迁的已有研究,并点明了其他理论在此方面的存在的缺失。
<br>
<br>第二位发言的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李巍同学。他发言的题目是《把国家打开:从“体系层次”到“单元层次”——走向独立国际关系和比较政治的世界政治理论》。他先就国家的概念进行分析,认为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国家成了“a closed  black box”,指出了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缺失;随着从现实发展和理论进步两方面阐述了为什么要有单元理论;然后分析了现在的一些理论的“打开国家”的内容,并着重分析了IPE的研究和发展趋势。最后,他指出,目前的世界政治理论还存在可能仅仅成为现实的描述而非分析的困境。
<br>
<br>第三位发言的是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孔凯同学。他发言的题目是《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变迁——浅析国际体系静态结构与动态变化趋势》。他主要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国际体系进行反思,首先从一般系统论入手,并上升到开放、复杂巨系统论,分析了作为开放和复杂的巨系统的国际体系的特征,指出国际体系存在增墒和减熵两种方向的可能趋势,并分析了国际体系静态结构与动态变化的特点,最后简述了国际体系的必经趋势。
<br>
<br>第四位发言的是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韩伟同学。他发言的题目是《国际体系的变数和常数——略论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变迁》。他从国际体系的概念的解析出发分析了国际体系的稳定(常数)与变迁(变数)这两个方面,并以系统论论点分析了国际体系的意义,指明了其优点和不足,及在国家发展与崛起策略的实践中的作用,并分析了中国“和平崛起”对国际体系的可能影响。
<br>
<br>第五位发言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晓玲同学。她的发言题目是《国际体系变迁的历史视角分析》。她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出发,指出民主化和制度化、全球化和多极化是国际体系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国际体系“多极——两极”的循环,并分析了当前国际格局中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多极化与单极化的竞争等特点。
<br>
<br>第六位发言的是国际关系学院的宣兴章同学。他的发言题目是《组织中的熵与世界体系中和心区的变迁、动力》。他简述了自己关于国际体系中的熵的观点,随后表示,由于自己发言的内容难以用言语阐述清楚,所以希望大家仔细看他的论文。
<br>
<br>第七位发言的是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喻锋同学。他的发言题目是《体系变迁与国籍法——二元互动理论与实证分析》。他首先批驳了沃尔兹“法律虚无主义”倾向的观点,从法社会学、国际体系运转、国际法特点等方面论述了国籍法在无政府国际体系中存在的必然性,分析了国际体系行为规范、权力结构以及互动关系。最后,他表示国际关系研究应该具有人文关怀,所以在父亲节之际不要忘了给父亲打电话。
<br>
<br>第八位发言的是国际关系学院的赵广成同学。他发言的题目是《霸权主导的等级体系与国际秩序的等级特征——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陷入困境的原因谈起》。他首先介绍了他所谓的“巴勒斯坦困境”,并从国际体系的概念出发,论述了当前国际体系的变化,推导出当前的霸权主导的等级体系是最不民主的国际体系的观点。
<br>
<br>会议由同济大学的邱美荣老师进行点评。她表示,为发言同学的学术功底、良好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年轻人特有的理想化、创新与质疑精神表示惊喜;随后由提出发言的同学忽略了国际体系地区性、多元性特征和中国崛起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有一定不足。
<br>
<br>在随后的自由讨论中,同学们就现实主义对变迁的解释、如何引入多元变量来“打开国家”、国籍法在国际体系变迁中的作用等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讨论。
<br>
<br>本次研讨会于12:15结束。
<br>
<br>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br>
<br>                                                                                                                                      2005年6月19日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
发表于 2005-10-7 19:23:48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images/smiles/agree.gif' smilietext=':agree:'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agree:'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8 00:24 , Processed in 1.453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