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04|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朝鲜课本里的中国志愿军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5-10-2 21:4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朝鲜课本里的中国志愿军
<br>曾被称为唇齿相依的中国与朝鲜,由于两国利益的不同、政策差距和国际局势变动,中朝关系经历了上世纪五十年代鲜血凝成的生死之交,八十年代后相互之间的隔阂冷淡,直至目前又重新逐步升温的曲折变化。\r<br>香港商报报道,网上有文章说,中朝这段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代价高昂得吓人。但朝鲜的教课书中所描述的中朝友谊,却与中国人的理解有所差距。\r<br>朝鲜小学生的课本中,有一篇记述朝鲜战争时中朝军事领导人会面的课文。课文这样记述,‘一个宁静的清晨,工作了一夜的金日成步出山洞,在那白雪皑皑的山坳里小息片刻。忽然通信兵报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彭德怀来了。\r<br>彭德怀敬慕地看著金日成说:你们在这样恶劣条件下坚持和美帝战斗,我们很佩服。也只有在你的领导下,才有这样强大的力量。\r<br>金日成说,还有你们嘛。打击美帝有什么困难吗?\r<br>彭德怀回应道,如果没有先前你们对美军的战斗,我们是没有经验的,也会困难得多。\r<br>对此金日成说,我们的战士都有同美军作战的经验,他们可以直接帮助你们。忽然,洞外响起警报声,美军飞机来了。周围的人很紧张,金日成操起一支老式的日本步枪,瞄准敌机开火。霎那间,空中出现巨大火团,敌机残骸坠落到地上,战士一片欢呼。’\r<br>文章说,这并非笑话,是朝鲜教科书上白纸黑字的课文,今天的朝鲜学生就是这样回忆和理解当年抗美战争的。尽管青山处处埋忠骨,几十万中国志愿军与后勤人员在朝鲜战场上献出了鲜血与生命,但是那巍巍高山如今却被压缩成一堆土墩子。常有中国的游客走进三八加附近开城的朝鲜战争纪念馆里,会因为看不到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所起的作用而感到惊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0#
发表于 2006-8-15 12:47:33 | 只看该作者
<p>上学时有个韩国留学生跟我理论,说中国漠视朝鲜人的人权,为什么不让朝鲜脱北者前往韩国使馆避难?</p><p>我说,其实有更好的办法.</p><p>他问是什么办法.</p><p>我说把三八线开放,放想过的北朝鲜人到南朝鲜,这样中国就不用两头不讨好了.</p><p>他听后哑口无言.</p><p></p>
NO.1 该用户已被删除
19#
发表于 2006-8-11 22:27: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
发表于 2006-8-11 18:20:29 | 只看该作者
<p>韩国时期是朝鲜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虽然只做为客观上***的其中之一国家存在。</p><p>综合国力全球第十五,忘记是哪年的统计了。</p><p>看过韩国电影《天兵》的人都会知道</p><p>一个韩国人说了一句话</p><p>如果我们不强大,我们永远都会被宰割</p>
谭海波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
发表于 2006-8-10 19:50: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
发表于 2006-8-1 22:51:49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我对朝鲜政府长期闭塞百姓视听,愚弄人民的做法也有异议。不过恕我直言,愚弄百姓是任何政府的执政的必然手段,古往今来,中西内外,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font>
15#
发表于 2006-8-1 16:08: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4#
发表于 2006-8-1 11:43:48 | 只看该作者
<p>从朝鲜民族心理形成的环境和过程来看,有意回避或淡化中国的作用也是历史所然。</p><p>朝鲜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对朝鲜的侵袭多达千次,我们自己经常以天朝自居,把朝鲜当作自己的属国保护有加,朝鲜人可不那么认为。所以,看问题宜设身处地,转换视角,才能得出相对完整的、符合实际的结论。</p><p></p>
13#
发表于 2006-8-1 11:24:09 | 只看该作者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可以掩饰,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知道过去
12#
发表于 2006-7-31 15:27:14 | 只看该作者
历史是一张小女孩的脸,书写历史的人就宛如给小女孩化妆的人,可以化的很美,也可以化的不堪入目!你只是一个观众,只有观赏的权利,而无书写的能力!
11#
发表于 2005-10-10 18:16:53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就是历史 是过去发生的客观事实 当然 再现这个客观事实的时候 由于立场 方法 角度的不同 可能出现失真现象 但不能因为这个就把历史看成今人的涂鸦 相反 更要认真地审视历史 从中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比如从朝鲜战争中 我们可以吸取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8:0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