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编号: b078
总学时数: 40
主讲教师: 刘宝林
教材名称: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1年2月
主 编: 唐锡麟
开课教研室: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
学 分: 2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骨骼发育的研究及应用
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年7月
刘宝林
课程简介: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主要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营养、疾病、体育锻炼、生活制度、环境污染、社会因素等),并研究针对这些因素的干预措施。儿童少年个体、群体生长发育水平的调查和评价,包括生长发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及评价方法。研究青春期发育、性发育、体格发育、骨骼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儿童少年各年龄期的心理发育、智能发育水平、行为发育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儿童少年的营养状况以及营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学目的:
1、 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主干基础理论内容
2、 对指导学位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教学重点及要求掌握的内容:本门课程重点是青春期发育和骨骼发育。由于近百年来人类的生长发育随着时间推移存在着发育水平和速度的较明显变动趋势,因此生长的长期变化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生物学现象,故成为本课程教学重点之一。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硕士生掌握的基本内容是:
1.新世纪不断深化人类生长发育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今研究的主要前沿领域,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对生长发育研究的目的和着眼点的主要区别。
2.青春期体格发育、功能发育及性发育,有关青春期发育机理探讨的现状。
3.骨龄标准的制订及骨发育指标的实际应用。
4.生长发育评价标准的制订及生长发育评价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如低体重、矮身材、评价参考值的效度、资料的可比性等)。
5.青春期体成分的特点、体脂肪和瘦体重、雄激素对体成分的影响。
6.完全性赶上生长和不完全性赶上生长的实例(以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为例);婴幼儿期和儿童期的赶上生长。
7.生长的长期变化名称演进、主要指向、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生长长期变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8. 人类生长发育地区差异、种族差异、民族差异、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的概况。
参考书目:
1.唐锡麟.《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2月
2.刘宝林.《骨骼发育的研究及应用》.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