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近几年来的石油疯涨看中美战略差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6 16:2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r>
<br>  
<br>
<br>  
<br>时间是否可以换取到空间―由近几年来的石油疯涨看中美战略差异有感
<br>
<br>  相信99%的人同意“以时间换取空间”的观点。偶也以为,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国家,要进入工业化的强大富裕国家,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东西。面对近几年来石油价格疯涨,从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史来看,这一论断也并非是无懈可击。
<br>
<br>  问题的焦点就是,资源是有限的,发展的需求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怎么样才能服务到国家的利益中去?二十世纪以来,人类一共发生了二次世界大战,大小几百次冲突,死伤数以亿计。是宗教与信仰吗?表面看可能是如此,其实骨子里是对世界上有限资源与国家利益的争夺。从日本入侵中国到德国进攻欧洲。从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和冲突来看,几乎不见纯粹为信仰的战争。如果不是偷窥垂涎中国广博的土地,丰富的资源,日本人会入侵中国吗?可以想像,没有流之不尽的石油,美国人会到中东无边的沙漠里去吗?发动两次伊拉克战争,红利就是资源与利益,这也是强权者必然的追求。而处于从属状态下的弱国,只有是被鱼肉的目标。
<br>
<br>  美国相对于中国,国内强大的人才及科学技术优势,全球到达的超级军事力量,对全球资源的控制权,是维系美国价值体系及强权政治的基石。从一战开始到二战结束,美国人终于靠两次战争坐收渔翁之利,稳稳的坐上了世界霸主。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世界建立了以美元结算的货币结算体系。从国家的观点来看,国家存在的目的就是服务于国家群体的利益。群体的利益无非就是国家内群体对资源的占用权和享用权。在货币时代,资源就可以用货币去交换,而维持了货币体系的稳定就等于维持地价值体系的稳定。做为主导权的美国,就可坐享全球的资源。对于这一点,美国人绝对不会容忍别人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个对能源需求日益旺盛的中国。那么怎么样才能维持美国的价值体系呢?那就是要改造中国。
<br>
<br>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经历了二十五年的经济改革,对外贸易急剧增长。特别是1992年以后,世界范围的初级加工厂全部转向中国,中国平均年增长9%的经济大部分依靠外贸出口的带到。而与此同时,一直与美元挂钩的货币政策,使中国生产的绝大部分商品以其低廉地的价格发运到了世界各地。在占有世界大部分低端市场的情况下,导致几个致命的硬伤。第一、低薄的利润留成使企业无后续资金来源用于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第二、要占有世界市场的同时加重了对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并破坏了自然环境;第三、已严重外向的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必须维持美国、欧洲共同体、日本三大主要市场的需求。否则,中国经济就会陷入长时期的衰退。第四、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政策,导致能源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严重短缺的同时,自己却无力保证对能源需求的控制。换一句话说,就是现在石油涨到200美元,我们也得买!从这一点上讲,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完全受制于美国的控制。例如年初的铁矿石定价战,中国企业消费着世界上最多的铁矿石,却没有一点点定价权。成本陡涨71.5%。
<br>
<br>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是否会拿时间换取到空间?由于对世界市场的严重依赖,加上不能对以石油为代表的资源市场的有效控制。中国就是发展一百年,只要资源被美国掐断,中国的经济马上就会崩溃和衰退,这种衰退的解决方法就是对资源的武力争夺。最终世界还是陷入了战争。所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跟从于美国思路的发展,最终会为美国所左右。假设现在的石油价格上涨到200美元,那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就会一夜之间为美国所摘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同样高的石油价格,美国人消费得起,中国人却消费不起。其源由就在于美国对中东的军事控制,也就是差别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体系是属于美国人的,不是我们中国人的!美国人可以在中东拥有大部分的油田股份。可以开采1美元的石油,而中国只能去买别人200美元的石油,就这样,还要看别人原意不愿意卖给你!以前有的朋友们也说过,美国自己开采的石油和英国北海的石油,那里的石油开采成本一桶基本是10美元,是中东地区的10倍!而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占了世界年产量的65%,你敢让美国人完全控制了中东吗?!看见有的人说在伊拉克打死打作多少多少的美军,美国人就撤兵了。简直就是笑话!除非美国人全民公决从汽车轮子上跳到马背上,否则美国人永远是不可能放弃中东的!事实证明,时间并非可以换到空间。
<br>
<br>  资源对于人类如此的重要,那么国家利益就必须服务于控制资源这一目标。这个控制就是国家生存空间。它和经济发展所需求的时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空间与时间是一个运动和变换的角色。空间可以换取时间,时间可以拓展空间。问题就在于我们究竟是不是在以“空间可以换取时间,时间可以拓展空间”?二战中,前苏联大规模后退,以空间换取时间,中国***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以时间换取空间,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那么,在今天对世界范围市场与资源的争夺战中,怎么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呢?首先,我们看到,在目前的形式下,在全球范围内美国人想极力维持和加强的,就是自己的价值体系。然而,世界毕竟是多样性的,各自利益诉求的不同,也为分化和削弱美国的影响创造了有利条件,世界多极化是打破美国垄断资本链的最终选择。与中国的着相同利益的,还有欧洲共同体和俄罗斯。这几个国家所缺少的,就是无法破开美国一超独霸。在现今情况下,也只有美国对全球的资源有控制能力。正是这种控制力,使美国可以左右资源的分配,也正是这一种控制力,才使美国在世界范围任意左右与践踏别国的主权和完整。对于资源匮乏而又没有定价权的中国,美国更是肆无忌惮。中国一再而三的退让并不会使美国的贪婪得到满足。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益。当中国的空间一点点在被压缩,时间一点点的在流失,发展却没有找到方向的时候,就是中国的国难之时。战争也就不可避免。诚如一些“战略家”所言,我们用台湾岛与美国人讨价还价,却未想脖子上早套上了能源的绳索,美国人在霍尔木斯或者说马六甲轻轻一拽。庞大的帝国早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随着对世界资源分配权的追逐。大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上摊牌之路。在东海、南海及周边局域内领土领海的争夺,其实也就是对资源主导权的争夺战。把这些东西放到大背景下看,没有对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实力),地这些问题上绝对是被动的。实力源源自于自信。从一个世纪九十年代未开始,中国渐趋以国内市场为主导,,以国内经济发展为引擎,以解决领土领海问题为契机,大力加强与邻国的沟通和交流,争取和平解决领土问题以空间换取时间,以时间来拓展空间。走强国强军之路。
<br>时不我待,从八十年代的\"一切为了经济发展\"到今日的"开发大西部",中国觉醒后的急剧转型,终于使日本和美国开始坐不住了。眼看中国这只“要煮熟的鸭子”想飞了,美国就开始动手了。
<br>
<br>  美国的手里有几副牌:第一、台湾问题,这对中国来讲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美国“王牌中的王牌”;第二,日本,这只美国的狗并不是一些人想的,跳起来想咬的是美国,它如果跳起来,第一口肯定咬中国。没有中国大陆给他做基础,以自己的资源潜力,连美军一个星期的进攻都挡不了;第三、朝鲜问题,正是朝鲜半岛问题,美国阻止了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经济整合的企图。东北亚地区经济圈的整合,对中国从俄罗斯获取能源至关重要,美国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不想西伯利亚的资源为中国所用;第四、石油,从美国大兵的战靴正式踏上伊拉克领土的那一天起,美国的石油绳索就已经套在了中国的脖子上。今年以来,美国轻轻拉了一下,中国就感觉到了呼吸困难。近几日,广州已开始了限量供应汽油。而世界石油价格一日三变的在涨;第五、产品市场,到目前为止,中国相当比例的产品是销向美国的,而辛辛苦苦换回来的美元,正以另外一种方式流回了美国,说白了一句话。美国人正在用自己开的“支票”在享受中国工人辛苦创造出来的商品。而中国工人拿着可怜巴巴的几张钞票却无房可住,无医可就,无学可上。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短视!相对于美国,原有僵化的战略思维不转变。中国必定处处受人制肘。
<br>
<br>  可以看到,不同的战略选择,带了不同的结果,单纯的以时间换空间,或者说以空间换取时间都不足取,中国要崛起,中国要强大,主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路不可丢。国际生存空间的拓展,要中国以实力来寻求。面对日益紧张的能源之争。未雨绸谋,不要盲目跟从美国模式的发展之路。
<br>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5-8-16 16:32:0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不错很有想法,大家看看也许会有点用
3#
 楼主| 发表于 2005-8-16 19:56:50 | 只看该作者
纵观每年考题,国关史主要以美苏为主,中东每年都有,联合国也经常出现\r<br>第三世界好象考的不多,名词解释要精练,准确,概念的最好背下来
<br>这是以前咨询会老师说的,这是我的一点感想.
4#
发表于 2005-8-16 20:09:2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归纳的很好,复习就是要突出重点,学会适当扬弃
goodspeed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5-8-18 11:59: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16:52:5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21:5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