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日本社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7 01:3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本社会
<br>1、人口\r<br>日本在这100多年的现代化过程中,人口大为膨胀。明治初期(1872年)人口仅为3480万人,可是今天(2001年)日本的总人口已达1.2729亿人,其中男性为6224.4万人,女性为6504.7万人,每年增加36.5万人,增长率为0.29%。以人口数量计算,日本已位居世界前九位。\r<br>日本的国土只有37.78平方公里,而且68%是山地,不能用来建房和修路,大部分日本人居住在高度发达的东海岸和南部地区,有占45%的居住在东京、大阪、名古屋及其周围地区,在这样狭窄的地区居住如此多的人,人口的密度可想而知。据计算,日本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已超过332人。\r<br>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出生率的下降,日本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1997年,15岁以下儿童的人口数为1940万人,到2001年已减少到1828.3万人,占总人口的14.4%,1985年,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0%,2000年上升到14.3%,2001年达到2286.9万人,占总人口的18%。由此可见,日本15岁以下的儿童人数在持续减少,老年人数在持续增加,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研究所推算,2007年日本人口数量达到顶峰后开始减少,到21世纪末将减少到6700万人。出生率的急剧下降,将导致劳动人口减少,国内市场规模缩小,中青年负担加重等问题,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据日本经济企划厅2000年推算,受人口减少的影响,2005年后的15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6.7%。\r<br>2、社会生活\r<br>(1)家庭生活\r<br>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大多数家庭是由父母、子女、孙儿三代组成的,丈夫是一家之主,具有绝对权威,妻子作为主妇,在家中服侍丈夫、公婆,料理家务,养儿育女,在家庭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1947年,日本颁布了民事法修订法,赋予女性与男性同等的法律地位,从而打破了家庭中的家长制。\r<br>战后,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三代同堂的家庭、核家庭在逐年减少,夫妇居住、单亲与未婚子女居住的家庭在逐年增加,特别是老人独居的数目明显增加。据统计,1975年、1995年、2001年,在日本,夫妇居住的家庭分别为3877户、7488户、9403户,分别占总户数的11.8%、18.4%、20.6%,夫妇与未婚子女居住的家庭为14043户、14398户、14872户,分别占总户数的42.7%、35.3%、32.6%,单亲与未婚子女居住的家庭为1385户、2112户、2618户,分别占总户数的4.2%、5.2%、5.7%,三代同堂的家庭分别为5548户、5082户、4844户,分别占总户数的16.9%、12.5%、10.6%,老人独居的家庭分别为1089户、4390户、6654户,分别占总户数的3.3%、10.8%、14.6%。老人独居的家庭的增加正引起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r<br>近年,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国民收入增长困难,据统计,1999年平均一户家庭的储蓄总额为1737.7万日元,负债额577.3万日元。近年来净储蓄额呈略微减少的趋势。2000年平均每户收入比去年减少1.5%,为6170万日元,连续四年减少。又据厚生劳动省2001年进行的国民生活基础调查显示,回答“生活困难”的家庭占51.4%,加之日本于1997年将消费税提高到了5%,给消费者心理带来很大影响,使其消费意识变得淡薄。2001年家庭实际收入为551160日元,实际支出为335042日元,比去年减少1.7%。在日本人的消费支出中,食品为73180日元、住房为22168日元、水电费为21072日元,家具、家庭用品为11320日元,服装、鞋帽类为16192日元、交通、通讯为43955日元、教育为17668日元,文化娱乐为33522日元,其他支出为85206日元。消费水平指数为98.8%。\r<br>日本的住宅大体上分为两种,即现代化的住宅和传统的住宅。城市里绝大多数是现代住宅,现代住宅的原材料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和木材。在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仍能找到传统式的住宅,它们是用木材和粘土建造而成的带砖瓦房顶的住宅。传统式住宅的门厅过道和厨房是铺的是木地板,而其他房间铺的是草编的席子“塌塌米”。今天,虽然大多数的私有住宅和公寓使用上光地板或地毯,但每套住宅中仍保留着一间铺“塌塌米”的寝室。进入日式住宅时要脱鞋并穿上脱鞋,而进入铺“塌塌米”的房间时,要把脱鞋放在过道上。日本式住宅有一个专门的浴室用以洗澡,在进入浴缸前,先坐在浴缸旁的小凳上用肥皂洗身并冲干净。全家人使用同一浴缸的水。\r<br>战前多数日本家庭以日本餐为主,通常以米饭为主食,佐以鱼、蔬菜等副食,再配些酱菜、酱汤。战后,随改革开放和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其饮食内容也日趋多样化,几乎所有家庭除了日本餐外,还有西餐、中餐。日本餐有主食与副食之分。主食为稻米,最常见的吃法是米饭。副食主要是鱼贝类,烹调法有烧、煮、蒸等。其中“生鱼片”是日本独有的生食菜肴。与鱼贝类同样重要的是豆制食品,有豆腐、油豆腐、豆豉等,是日本人不可缺少的植物性蛋白来源。日本饮食,最常用的调味品是酱油与豆酱,尤其是酱油,被称为“调味品之王”,几乎可用于任何菜肴。在餐馆就餐时,由较便宜至较贵的日本餐排名分别是“上”、“特上”、“梅”、“竹”、“松”。日本典型的饭菜是米饭并带有一碗用大豆酱作成的汤(大酱汤)和淹菜及鱼或肉。日本有名的食品有生鱼片、“寿司”和荞麦面条。绿茶是日本人最爱喝的饮料,人们常在饭后或聚会时饮用绿茶。\r<br>3、日本教育\r<br>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传统文化与尖端科学技术融为一体的国家。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对教育就十分重视,1947年,日本通过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为日本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为了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还制定了六、三、三、四制学校教育制度,即小学(六年)、中学(三年)、高中(三年)及大学(通常四年)。另外还成立了短期大学,学制为2—3年。不少大学还设立了大学院、研究院,提供高级研究课程。\r<br>(1)义务教育\r<br>在日本,小学和初中为义务教育阶段。2000年,日本共有小学24106所(其中包括国立73所、公立23861所、私立172所),在学人数7366079人;中学有11209所(其中包括国立76所、公立10453所、私立680所),在学人数4103717人。在义务教育中,根据“学习指导大纲”制定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提出各学科的教育目标和各学年的授课目标和内容。1989年,对学习指导大纲进行了修改。\r<br>教育课程由学科、道德和特别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小组活动及学校*会)三部分构成。小学每课时45分钟,中学为50分钟。在初中的教学科目中有必修棵和选修棵两种。\r<br>(2)高中教育\r<br>日本的高中分为全日制、定时制和函授制三种。全日制修业年限为三年,定时制和函授制为三年以上。定时制课程有白天上课和夜校两种形式,夜校占大多数。全日制课程从993年开始实行学分制。\r<br>高中的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专科教育两种类型。普通教育的对象是准备升入高等学校和准备就业但尚未确定具体行业的学生。普通高中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是根据文部科学省公布的
<br>指导大纲制定的,由各学习科目和特别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学生后活动、小组活动及学校*会)构成。其学习科目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必修课程有国语、地理、历史、政治、数学、理科(物理、化学)、保健体育、艺术(音乐、书法)、家庭等。\r<br>    专科教育的对象是毕业后在特定领域内选择职业的学生。专科教育有农业、工业、商业、水、家庭、护理(理科、体育、音乐、美术、英语等。从1994年开始设立了第三种学科,即综合学科。这种学科可适应学生多种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扩大学生择业出路。\r<br>(3)职业技术教育\r<br>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创设于1883年,现在已形成了在世界上独具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个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即学校教育体制下的职业技术教育、企业内的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办的公共职业训练。\r<br>学校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根据日本教育法有关规定,学校中的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以下七种,即初中的技术、家庭课教育、高中的综合学科教育、高中的职业技术教育、“各种学校”教育、高等专科教育和短期大学教育
<br>企业内的职业技术教育:企业内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职业教育之一。所谓企业内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指企业对职工进行从录用到退休的长期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其教育训练的内容包括技术教育、技能培训、经营教育、提高能力的教育及道德品质教育等,具体可分为工人的教育培训、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人员、领导人员的教育培训。\r<br>公共职公共职业外培训:公共职业培训是社会上办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和各都道府县根据“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修改后的“职业训练法”)而设立的公共职业训练,对社会上准备就职的人员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对已经就职者进行的职业能力开发和提高技术的训练。这种训练可分为五种类型:(1)对希望使自己成为技术工人的新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进行的职业训练;(2)对在职人员因工作急需而进行的更高程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3)对再就业人员或转换职业的人员进行的职业培训;(4)对残疾人进行的职业训练;(5)对管理和领导人员进行的训练。\r<br>    (4)特殊教育\r<br>    特殊教育的学校是为身体有残疾的儿童而设立的学校,根据残疾的具体情况,使残疾儿童接受相应的教育。特殊教育主要有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和养护学校三种类型。这些学校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分为幼儿部、小学部、中学部和高中部。因为是残疾人,需要进行细心教育,所以每个班的人数较少,一般为六个人(重残班三人)。\r<br>    日本2000年全国共有盲人学校71所,其中国立盲人学校为1所、公立为68所、私立为2所;全国共有聋哑学校107所,其中国立为1所、公立为105所、私立为所;全国共有养护学校814所,其中国立为43所、公立为759所、私立为12所。现在在日本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r<br>    (5)高等教育\r<br>日本的高等教育包括有大学、研究生院、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科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等。\r<br>A. 大学和短期大学\r<br>大学和短期大学的入学者,必须是高中毕业或受过12年正规学校教育者。报考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的考生必须通过各个学校的入学考试,接受选拔。根据高中提供的调查书的内容、学力检查、面试、小论文、实验技能的成绩,决定其入学资格。学力检查是每年一月进行的全国统一考试,即“大学入学中心考试”。2月份后,各个大学还要进行各自的入学考试。\r<br>大学的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自由课。大学本科的学制为4年以上(医学、兽医学为6年以上),学生必须达到62个学分方可毕业。短期大学的学生毕业时可获得准学士称号,也可以申请进入大学学习。\r<br>B.高等专业学校
<br>高等专业学校的入学考试与高中相同。国立学校实行统一的入学考试。公立和私立学校单独进行入学考试。初中毕业后学习5年,达到167个学分后可以毕业。可获得准学士称号,也可以申请进入大学学习。\r<br>C.研究生院
<br>研究生院分为博士课程和硕士课程。博士课程学制为5年(最短3年),其中含两年硕士课程,毕业时被授予博士学位,学生必须达到30个学分以上,接受必要的研究指导,论文的审查,并且考试合格,方能获得博士学位。\r<br>4、社会保障\r<br>(1)社会保障制度\r<br>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该项保障制度由国家扶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公共卫生及医疗四方面构成。该制度建立初期,根据当时的社会现状,政府实施以救贫和扶贫为中心的福利保障,因此,国家扶助和公共卫生两方面占有很大比重。1961年开始实施全面的公共社会福利制度,为全民提供退休金和各种保险计划,实现了“国民皆保险,国民皆年金的目标”。随着6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对社会福利的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对福利保障产生了许多新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日本政府从70年代后半期开始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增添了一些新的福利,例如,医疗保险和退休福利、改善失业保险以及增设儿童津贴等。1983年,《老年人健康和医疗服务法》开始实施。该法规定老年人的医疗费用不仅由国民医疗保险负担,还要由职工及其他医疗保险计划负担,以减轻国库在国民医疗保险上的指出。随着老龄化的迅速到来和因出生率下降而引起的人口减少,使原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受到威胁,迫使日本政府不断的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如2000年日本政府通过了一揽子退休金改革方案、《长期医疗保险法》和《护理保险制度》等。       
<br>日本现行的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分为以下五类:公共援助、福利服务、社会保障(医疗、退休金、儿童津贴、事业保险以及劳工意外赔偿)、公共卫生、公共服务退休金以及对战争受害者的援助。这五大类分别提供多项保险计划,例如医疗保险方面有全国的医疗保险、雇员保险、海员保险、中央及地方政府雇员的互助组织、私立学校员工的互助组织及老人保险。有关的指出由政府按照比例拨给各项保险计划。退休金包括雇员退休金、海员保险以及公务员、农业、林业及渔业从业人员的互助组织。\r<br>(2)社会保险制度\r<br>日本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有四项,即养老金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工伤事故保险制度。各项保险制度都是相关法律制定的。例如属于养老金的有《厚生养老金保险法》、《国民养老金法》、《农业从业人员养老金基金法》、《国会议员互助养老金法》等;属于医疗领域的有《健康保险法》、《老人保健法》等;属于雇用领域的有《失业保险法》、《劳动保险征收法》等;属于劳动灾害领域的有《工伤事故补偿保险法》、《国家公务员灾害补偿法》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与社会保险事业配套的法律体系,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和管理提供了严密的法律依据。\r<br>养老金保险制度
<br>养老金保险制度设立于1961年,又称国民养老金制度,该制度规定20岁以上的国民均有义务加入基础养老金,从此,日本实现了“国民皆有养老金”的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日本不断地对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又在国民养老金的基础上新建了以企业工薪人员为对象的“互助养老金”、以公务员为对象的“互助养老金”,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r<br>目前养老金的资金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基础养老金,来源于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国家财政预算,厚生养老金和互助养老金的资金则由个人和企业对半分担;另一部分为为报酬比例部分,除了基础部分外,还要考虑物价和工资的增长,即随工资的上升而增加的“工资滑动”部分和随物价上涨而出现的“物价浮动”部分。随着日本经济衰退的不断加剧和人口老年化,在职人员缴纳保险费的的负担越来越重,据厚生省统计,1999年在职人员所缴纳的保险费占其收入的19.5%,以后每五年提高5%,预计到2025年保险费在工资中所占的比例将会更大,国民收入的30%—35%将不得不用于养老金。为避免加重劳动人口的投保负担,2000年4月,日本对养老保险进行了修改,对首次领取雇员退休金收益的人所领取的金额削减5%,,工资浮动体系将被冻结,退休金数额将只依据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化进行调整。此外,雇员开始得到退休金收益的年龄也将提高到60岁。\r<br>医疗保险制度
<br>医疗保险制度由“健康保险”和“国民健康保险”两部分构成,“健康保险”制度设立于1922年,1927年正式实施该制度承保对象为:拥有五人以上从业人员的事业所及国家或法人事业所雇用的职工;其他事业所的业主在征得过半雇员的同意后也可申请加入;雇用时间六个月以内的临时工和不满一个月的日工。其资金来源于雇员、事业主和政府三方面,雇员缴纳其收入的4.2%,事业主缴纳工资总额的4.2%,政府承担由其掌管的健康保险部分的16.4%,以及日工的定向补助。\r<br>“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设立于1938年,从1961年开始改为义务实施,即强制实施。其承保对象为凡居住在市町村的农业从业人员、退职者和自由职业者等。从986年4月起,被保人的范围扩大到居住在日本的所有外国人。其资金来源于被保险人按规定缴纳的国民健康保险税和政府拨款。\r<br>护理保险制度
<br>《护理保险制度》从2000年开始实施,是一项强制性的保险制度。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资金25%来自于中央政府,12.5%来自县和地方政府,50%来自于保险费的收入。\r<br>(3)社会保障费的使用\r<br>日本的社会保障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直接用于社会保障的费用,二是用于实施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政策、制度的费用,即包括国家扶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公共卫生及医疗的费用,其中,社会保险和公共卫生及医疗的费用占绝大部分,而且呈上升之势。日本社会保障收益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呈不断扩大之势。1956年度仅为5.3%,1971年度为9.5%,1980年度达16.5%,1989年度达19.2%,1996年度上升到67.5万亿日元,占国民总收入的17.2%。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所占的比重是最低的,美国为18.7%,德国为33.3%、FaGuo为37.7%、瑞典为53.4%。\r<br>
<br>(二)日本文化\r<br>1、风俗习惯\r<br>日本以“礼仪之邦”而闻名于世,讲究礼节是日本人的习俗。平时人与人见面时总要互施鞠躬礼,并互相问候,常说的话是“您好”,“再见”,“请多关照”等。\r<br>    日本人在初次见面时非常重视交换名片。初次见面不带名片,被视为失礼或不好交往。互赠名片时,要先行鞠躬礼,并双手递接名片。接到对方名片后,要认真看阅,用点头表示已清楚对方的身份。日本人认为名片是一个人的代表,对待名片就像对待他们本人一样。如果接过名片后,不看而随手放入口袋,便被视为失礼。如果去参加谈判或其他活动,必须向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递送名片,并接受他们的名片,不能遗漏任何一个人,这是表示相互友好和尊敬的一种方式。\r<br>   到日本人家里去做客,要预先和主人约定时间,进门前先按门铃通报姓名。如果这家住宅未安装门铃,绝对不要敲门,而是打开门上的拉门,问一声:“对不起,里面有人吗?”,进门后要主动脱衣脱帽,解去围巾(注意即使是天气炎热,也不能穿背心或赤脚,否则是失礼的行为),穿上备用的拖鞋,并把带来的礼品送给主人。在屋内就坐时,背对着门坐是有礼貌的表现,只有在主人的劝说下,才可以移向尊贵位置(指摆着各种艺术品和装饰品的壁龛前的座位,是专为贵宾准备的)。日本人不习惯让客人参观自己的住房,所以不要提出四处看看的请求。日本特别忌讳男子进入厨房。上厕所也要征得主人的同意。进餐时,如果不清楚某种饭菜的吃法,要向主人请教,夹菜时要把自己的筷子掉过头来使用。告别时,要客人先提出,并向主人表示感谢。回到自己的住所后要打电话告诉对方,告诉已安全返回,并再次感谢。过一段时间后再遇到主人时,仍不要忘记表达感激之情。日本人设宴时,传统的敬酒方式是在桌子中间放一只装满清水的碗,并在每人面前放一块干净的白纱布,斟酒前,主人先将自己的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杯口朝下在纱布上按一按,使水珠被纱布吸干,再斟满酒双手递给客人。客人饮完后,也同样做,以示主宾之间的友谊和亲密。\r<br>    日本人无论是访亲问友或是出席宴会都要带去礼品,一个家庭每月要花费7.5%的收入用于送礼。到日本人家去作客必须带上礼品。日本人认为送一件礼物,要比说一声“谢谢”意义大得多。给日本人送礼要掌握好“价值分寸”,礼品既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若过重,他会认为你有求于他;若过轻,则会认为你轻视他。去日本人家作一般性拜访,带上些包装食品是比较合适的,但不要赠花,因为有些花是人们求爱时或办丧事时使用的。日本人对礼品讲究包装,礼品要包上好几层,再系上一条漂亮的缎带或纸绳。日本人认为,绳结之处有人的灵魂,标志着送札人的诚意。接受礼品的人一般都要回赠礼品。日本人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因礼品的不适而使客人感到不好意思。自己用不上的礼品可以转赠给别人,日本人对此并不介意。日本人送礼一般不用偶数,这是因为偶数中的“四”在日语中与“死”同音,为了避开晦气,诸多场合都不用“四”,久而久之,干脆不送二、四、六等偶数了。他们爱送单数,尤其是三、五、七这三个单数。但“九”也要避免,因为“九”与“苦”在日语中发音相同。\r<br>     (张义素)\r<br>  
<br>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br>地址:北京张自忠路3号东院 电话:64014021 传真:64014022 E-mail:ijs@cass.org.cn
<br>
<br>  
<br>
<br>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5-8-19 11:06:59 | 只看该作者
正是这样的历史才能造就这样的日本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8 06:0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